APP下载

探讨自主探究模式下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

2019-09-10王亚萍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应用题题目探究

王亚萍

自主探究模式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31-01

小学数学的目的是教授学生基础的数学概念,养成数学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根据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大部分学生认为应用题有难度,无法独立解开题目,产生挫败感。如果教师这时仍固执于课堂教学模式,一味地向学生讲解题目的解法,学生必然会逐渐丧失学习兴趣。而自主探究模式的优点之一便是趣味性,同时还能增加师生的互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尊重学生,形成他们特有的思维模式等。

1.自主探究模式下的教学优势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自主探究模式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这种趣味性通常是通过教师构建活泼、充满互动的课堂情景呈现出来的。教师利用现有的多媒体设备播放富有生活气息的图片和视频,给以往的板书授课增添了更多的动态美,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圆柱和圆锥》这节课中,教师先在幻灯片中同时给出两个多面体的图形,让学生自主观察相同点与不同点,请学生先试着概括,然后由教师总结出书中的定义。同时,在自主探究模式下,教师根据学生该阶段身心发展的特点,可以发挥想象力,创设更多的新奇的情景,出一些打破常规的应用题,在课堂中鼓励学生交流探讨。比如,教师给学生们安排一个包装礼物的任务,面对同样的底面半径3cm,高20cm的圆柱型水杯,怎样包装是最合算的呢?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感,首先要保证学生有宽裕的思考时间,然后由教师提点学生,分析两个底面的面积,回忆出圆的面积公式,之后计算侧面积,最后相加得出总面积。

(2)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自主探究模式下的教学不再是教师的“一言堂”,只有增强师生与生生之间在课堂上的及时交流和互动才能有效提升教学效果。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课堂上,为了增强学生的语言和动作双重合作能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一些拓展性较强的题目,让学生互相合作解题。例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解决“鸡兔同笼”的问题,先给出已知条件,鸡兔共有40个脑袋,100只脚,让同学们互相探讨尽可能多的解决思路,随后教师收集大家的方法,并由学生代表复述,最后教师可以针对方法点评和补充,挑选一种方法精讲以达到启发的目的。例如极端假设法,假设都是鸡,那么应该有40×2=80只脚,而现在多了100-80=20只,又已知一只兔子比鸡多2只脚,则得兔子有10只,鸡有40-10=30只。

2.自主探究模式下的教学策略

(1)根据学生兴趣创设情境

数学应用题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如文字理解能力、计算力、知识力等,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有很大的挑战。教师为了更好的讲解开拓性较强的应用题,可以运用生活中的例子进行类比,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他们理解题目蕴含的知识点和思维逻辑,认识题目的本质。例如在讲解小数除法类型之一的循环小数时,先对学生进行提问,两个苹果分三份,每份有几个苹果?让学生计算2÷3的结果后,这时他们会发现用已学知识无法解释,这时教师通过提问适当引导,学生就会怀着好奇心跟着教师思考,提升学习效率。

(2)重點训练学生的解题和应用能力

解应用题是学生进行严密思维的过程,对锻炼个人的数学能力起重要作用。最初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便是审题。教师应当教给学生正确的方法,并带领学生不断地进行审题的训练。然后是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讲解必要的图画法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最后联系所学知识,做假设列公式,得出结果后进行验证。经过多次解题流程的规范和教导后,使学生能够独立地运用思维解决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比如,小明和爷爷去菜市场看到番茄1.4元/斤,青菜1.6元/斤,土豆3元/斤,奶奶买了些番茄,一斤青菜,两斤土豆,共付了9元,问买了几斤番茄。通过课本例子和生活实例,学生能够对应用题的题目设定有更深的理解,同时也提升自身的解题能力,教师平时要多了解学生的生活,及时指导解答他们的疑惑,以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了解学生心理,合理设置题目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新奇事物,很难保持长时间的专注,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机应变,抓住学生的心理,尽量减少单纯讲解概念、公式的时间,留足时间给学生自主探究课本进行学习。同时,教师要准备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题目,比如结合学生中流行的动画片《熊出没》,设计一道题目:光头强在一片小森林中第一天砍1棵树,第二天砍2棵,问到第50天他一共砍了多少课树?另外,教师可以设置一道“母题”,设置几道难度不等的变形题,以适应不同能力的学生,还可以在保证全班学生扎实地掌握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充分发掘学生的数学潜能。

3.结语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应当重点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学生普遍感到较难的应用题的教学部分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研究学生的兴趣和心理,设置富有趣味的题目,鼓励学生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及时排解学生生活和学习上的疑惑,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21世纪青少年。

参考文献

[1]沙国柱.小学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实践研究[J].中国农村教育,2018(12):55-56.

[2]郑中侠.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有效运用[J].中华少年,2017(36):187-188.

猜你喜欢

应用题题目探究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设问引导探究
本期练习类题目参考答案及提示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追根求源
你的情绪够稳定吗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
解应用题要过“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