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描写,让小学生作文彰显精彩

2019-09-10侯颖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细节习作动作

侯颖

小学语文  作文教学  细节描写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2-0122-01

1.在学习经典中,积累细节描写的素材

学会选材,就是围绕中心选择哪一个人物、环境或事件的某一局部、某一特征、某一细微事所做的具体、细致、深入的描写,特别是特定的对能表达文章中心,深化文章主题的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读过《挥手之间》,里面有一段话就是典型的抓动作细节细致描写:主席也举起手来,举起他那顶深灰色的盔式帽,但是举的很慢很慢,像是在举起一件十分沉重的东西,一点一点的,一点一点的,等到举过头顶,忽然用力一挥,便停在空中,一动不动。这样的细节描写具有独特的意义,甚至通过动作非常成功地写出来主席思索的过程,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小学生必读书目《草房子》里面有一段环境细节描写: 白鸽在天上盘旋着,当时正是一番最好的秋天的阳光,鸽群从天空滑过时,满空中泛着迷人的白光.这些小家伙,居然在见了陌生人之后,产生了表演的欲望,在空中潇洒而优美地展翅,滑翔或做集体性的俯冲,拔高与穿梭。除此之外,心理细节、外貌细节等不同的细节在名著经典中都有体现,需要我们认真阅读,静心积累。

2.在生活场景中,观察细微的动作变化

叶圣陶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 生活就像五彩缤纷的万花筒,异彩纷呈!生活犹如活水源头,流淌出无数动人的画面和感动!作文,就是要把这些点滴的事情,通过自己的观察,用文字的形式呈现。

教学动作细节片段描写时,出示《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片段,让学生畅谈看后的感受。就在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不禁哈哈大笑。事后同学们的交流也离不开一个“笑”字。“笑”是一个高度概括情感的词语,然而,习作是一个不断扩句的过程。怎样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呢?有的同学在习作中写到,看到这个画面,我不自觉地笑了起来。针对“笑”这个动作,我请同学上台展示,指导学生从动作、神态、语言等方面进行观察,进而同学们对笑的描写从一个字,渐渐变成:我不禁咧开嘴笑了;咧开嘴乐的我眼睛不仅眯成了一条线,嘴里还不时地发出“哈哈”的声音。更甚者写到:看到这个画面我不禁紧闭眼睛,弯下腰,嘴里不停叫到“哎呦、哎呦”(笑到肚子疼)。指导后的习作,通过一连串的动作,展现笑的效果,让读者更为准确地把握人物的动作细节,让人物的形象更加丰满逼真。

3.在情感体验中,悟出细腻的心理活动

作文讲评时,列举本次习作的共性问题:情感表达与事例选取不匹配。指导学生回忆自己的暑假经历“一次旅行”“一次学习”“一次亲子阅读”喜忧参半的场景不断在脑海中浮现,脸上的表情也各不相同。修改后的习作大有改进,其中有几位学生的习作引起我的注意:1.每天在家与补习班之间来回穿梭,写不完的作业,补不完的课,看着同伴潇洒玩耍的身影,我满心满眼的羡慕,真想大声地对妈妈说一句:我好想休息,我好想出去玩一次!玩的尽兴!玩的疯狂!迫切渴求玩耍的心理跃然于纸上,令读者不禁同情、扼腕。2.我十分委屈地说:“都怪你,都怪你,要是你不帮我报这么多的补习班,我就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尽情地游玩,伤心的泪水像决了堤的洪水一般不住地流下来。”不停地学习学习,让小作者充满了委屈、难过。3.(游戏的佳绩破灭的绝望)我从未见过这样的希望,它微弱得近乎绝望,强烈得近乎乞求。我不敢想绝望是不是对生活的绝望,但我清楚那乞求分明是对生存的乞求。令我震惊,令我“轰”地一下全然忘了身在何处,一时有些痴了。

4.在视听媒介中,感受精细的声色之美

小学语文六年级练习中有一首小诗:湖波上 荡着红叶一片,如一叶扁舟 上面坐着秋天。此时,恰逢秋天,是带领孩子走出教室,走进自然、观察自然的好时机。信手拍下叶子的照片,以便为孩子们写作提供参考。学生在习作中写到:1.迎着凉爽的秋风,迈着轻快的步伐到校园里寻找秋天。秋天最典型的景要数树叶—— 一叶知秋嘛。瞧,那银杏树叶几乎落光了,剩下光秃秃的树枝。秋风一吹,它们便瑟瑟发抖。“簌簌簌”又有几片黄黄绿绿的银杏叶儿像小降落伞似的慢悠悠地飘落下来。拿起来仔细一看,真像把小扇子呢!2.看,那叶儿被秋风卷去,轻轻飘落在地上,我走上前去小心翼翼的捧起那一片发黄的树叶。小桃似的叶片看起来身形单薄。你可别小瞧它,它的组成很复杂。它有三个部分组成:叶片、叶脉、叶柄……

秋天还有哪些变化呢?听音频里的声音,你有什么发现吗?对此展开一段想象叙述。人们似乎不喜欢秋天的雨,秋雨不能给人带来温柔拂面的感觉,无法让人尽情感受凉爽的滋味,也不能让我们领略皑皑白雪铺洒大地的美。秋雨不像唤醒万物的春雨那样多愁善感,它总喜欢悄悄地来,默默地走。秋雨也不像脾气暴躁的夏雨那样热烈粗犷,它既不懂得春雨的柔情,也从不耍夏雨的脾气。

5.结语

真情源于细节,细节传递感情,有了细节,文章才会形象生动,才能与读者产生共鸣。成功的细节描写能起到“以小见大”的功效。在小學语文高年级作文教学中,教师应当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灵巧地安排文字的细节问题,汇集或者扩大,让学生从细节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引导学生成为生活中的有心人,学会关注细节,用细节把文章内容联系在一起,让笔下人生更精彩。

猜你喜欢

细节习作动作
下一个动作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非同一般的吃饭动作
习作展示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