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

2019-09-10杜芷珊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幼儿园问题

杜芷珊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完成道德建设和育人的根本任务的关键性的途径,在幼儿园学生价值观的确立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幼儿园是儿童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重要时期。儿童价值观的培养将直接影响到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必須加强教育指导、实践培养和制度保障三项关键任务。在教育指导中,要注重幼儿德育的整合,增强德育的整体性。在实践中,要在校内校外的共同努力下加强综合性,在制度保障上以育人的共同努力为指导,增强长效性。

关键词:幼儿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对策

一、中小学生幼儿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重要性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

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详细的提出:“提倡繁荣、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平、法治,倡导爱国、奉献、诚实、友好,积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十四个词是三个不同层次的科学解释。在很好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考虑到国家、社会和公民的价值诉求和追求,三个层次是相互联系、相互联系、有序发展的。

(二)培育和践行幼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 有利于帮助儿童抵制腐朽思想的侵蚀,促进其健康成长

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各种腐朽思想大部分已经渗透到人民中,这些消极落后的价值观和错误的思想倾向对青年人的思想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和影响,使一些儿童在思想萌芽阶段产生了困惑,甚至扭曲了价值观。这对他们未来的价值取向、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造成幼儿园欺凌现象频发的原因之一。所以,在这一阶段树立思想标准,塑造幼儿形象,对他们有效地抵御腐朽思想的侵蚀发挥至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助于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输送不竭的新生力量

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我们党始终十分重视青年的培养。2014年5月,国家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为了中华民族的今天和明天,我们要教育和引导广大儿童青少年建设一个“志存高远,陶冶良知,让他们更好地成长。”同理能够发现,仅有把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提高到关系国家前途命运的高度,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提供永无止境的后备力量。

3.有利于从源头上巩固和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思想

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是长期培育和灌输儿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只有有意识地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儿童才能识别当前社会思潮,最终从源头巩固和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流意识在青少年思想领域的主导地位。

二、幼儿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缺乏科学规划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内容的科学规划在幼儿教育未能够较好的完成,幼儿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缺乏具体的阶段性目标。这种现象忽视了儿童的接受程度,忽视了教育内容的简单重复,违反了儿童的认知规律,直接造成儿童的叛逆心理。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方式陈旧

迄今为止,幼儿园教师多为80后、90后青年教师。虽然他们很有活力,但与前人相比,他们的德育和知识储备有待提高。他们对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周围最美丽的人知之甚少。由此,幼儿教师在教育和指引儿童的基础上很好的创建正确价值观的中重视灌输和宣讲,这违反了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规律,极大地阻碍了儿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便是能够使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的效果遭遇巨大影响。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缺少相应的社会支持

现在,没有多少教育基地可以让孩子们集中精力练习。另外,由于安全问题,幼儿园不惧怕开展更重要的社会活动,也不害怕发展和实施社会基本价值观,如果不把安全问题与教师和幼儿园联系起来,也不必耕种和练习。

(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最近几年,拜金主义、诚信缺失、享乐至上等问题对幼儿产生了巨大影响。譬如,“毒奶粉事件”“假疫苗事件”和道德滑坡事件时有发生。此外,有些地方农村社会环境还比较差,很多家长有赌博等不良习惯。在“有钱就是爷”等不良思想的驱使下,部分人轻视正确的价值取向,这一定会对儿童的价值观造成消极的影响。

三、幼儿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途径

(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

课堂教学是德育的主要渠道。在这方面,幼儿园正在努力挖掘学科教学中教育的核心价值。譬如,在思想政治教育、语言、历史、科学等学科中,环境教育、公共安全教育、廉洁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等内容被整合到教学中,使儿童在接受价值教育的同时,也能接受价值教育。学习学科文化知识,与中国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认同感。

(二)立足课堂,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形式

儿童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主要是通过“课堂学习”来实现的。当前儿童“知而不深”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象,也激励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式上进行创新,不仅立足课堂,而且将课堂范围扩大到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在幼儿教师的培养中,要把以前的“全室灌输”模式转变为体验式、参与式的教育模式,多引导少灌输。如引导孩子们到名流故居感受“爱国”、“诚实”,让孩子们以戏剧表演的形式表现出对“和谐”、“友好”的理解。关注儿童在活动中的体验,领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

(三)结合社会实践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实践是使儿童获得基本价值观和基本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课外活动的作用,如社会实践的基础、青年人的活动中心,组织儿童访问基地。地方爱国教育和特别研究,以将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纳入学生的核心,构建一个“主题实践活动小组”,该小组开展了一个关于诚实、友好和老龄化问题的周末社会活动。通过促进各种专题活动的做法,实现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做法。规范感恩启迪和“做一个道德人”主题教育的实践活动,为儿童传递积极的社会能量创造良好的氛围。

结束语

做好学前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自身和整个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实践,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任务。只有做好学前教育,才可以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深入、更广泛地传播,进而很好的促进全社会的伟大发展。

参考文献:

[1]于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小学生导读.2018(09)

[2]万俊人.正确理解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基础教育课程.2018(05)

[3]石中英.关于幼儿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几点思考[J].中国教师.2017(01)

[4]刘宝臣.幼儿阶段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西藏教育.2018(09)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幼儿园问题
爱“上”幼儿园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