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精益成本管理在供电企业的应用研究

2019-09-10刘桢钟锦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20期
关键词:供电企业应用研究

刘桢 钟锦

摘要:现代社会的运转离不开电能的供应,供电企业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电能的供应能力和供应成本。近年来,对成本的管理,已经成为了决定供电企业后续发展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性工作,加入精益成本管理,有助于提升供电企业对企业资源的管控能力,进而达到提升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的目的。本文就是针对精益成本管理在供电企业中的应用,做出的应用研究,阐述精益成本管理的特点,指出一些现存问题,并根据问题提出一些改进的举措,以供参考。

关键词:供电企业;精益成本管理;应用研究

引言:在供电企业的日常工作中,主要负责对城市、乡村的电力供应、电力调度以及电网的维护管理等,其属于电力产业的基础环节。供电企业提供的电能价格受政府的管制,这也就造成了供电企业运营过程中,盈利空间往往较小。为了在有限的条件下,提升供电企业的利润,供电企业就必须加强对成本的管理,提升成本管理能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创造经济效益。传统的经营模式不利于企业的发展,粗放的管理方式会降低企业对企业资源的管控能力,进而降低对资源的利用效率。精益成本管理就是为了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有助于促进供电企业的发展[1]。

一、精益成本管理的概念

精益成本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丰田公司管理者提出的一套企业管理方式,其主要涉及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其目的是在有限的资源投入中,最大限度的创造经济价值,满足客户的需求,确保服务质量。顾名思义,精益成本管理主要遵循的原则就是精细,在工作中注意对各个细节的把控,以客户价值增值为导向,注重对产品的设计、材料的采购、产品的制造,以及为客户提供的服务。应用精益成本管理模式,有利于让企业提升对企业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助于实现对供应链成本的最小化。精益成本管理的理念与传统理念有所不同,其打破了传统以创造企业利润为目标的管理理念,而是更注重提升对顾客的服务质量,通过提高顾客满意度,来吸引顾客,满足顾客真正需求的同时,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

二、精益成本管理工作中的现存问题

(一)预算的制定

目前,在精益成本管理工作中,预算的制定环节存在的问题较明显,其主要体现在成本预算制定时使用的编制方法缺乏科学性。在制定本年度的成本预算时,往往需要参考上一年度的运营成本,再根据上级单位下发的预算指标,对企业经营成本进行上下幅度的调整。这种增量预算方法制定的成本预算数值往往存在不合理之处,一些应该加入的成本需求不能得到满足,这就违背了精益成本管理的原则。在预算的制定中,管理人员往往没有充分考虑到地区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消费水平、物价水平都有所不同,其对成本的需求也就出现了差异。如果不结合实际,盲目的制定成本预算,就会出现预算与实际成本不符的情况。

(二)成本管控能力不足

在精益成本管理工作中,还存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对成本管控能力不足的问题。电力供应所需的物资采购周期过长,就会延缓项目进程,让结算的时间较晚。这一现象会产生恶性循环的影响,项目计划下发的延迟、物资采购流程过于繁琐、电力调度计划不够妥当等问题,都会严重降低企业对成本的管控能力。另外,在实际工作之中,基层负责人员只注重对项目的建设,没有将项目结算工作重视起来,项目结算较晚,就会影响项目结算的质量,降低结算结果的准确性,这也会严重影响企业对成本的管控能力,增加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三)缺乏健全的考核制度

健全的考核制度可以提升企业内部员工的责任意识,也能激发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是对企业运营过程的有效监督。一些供电企业缺乏健全的考核制度,这就影响了企业对下属责任中心的考核评价;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企业的成本计划中,至存在单一的成本计划降低额以及成本计划降低率的指标,涉及的分析内容并不全面,缺少扩展性。另外,企业还缺少与考核制度相配套的奖惩制度,这就让企业对员工的约束能力不足,无法形成良好的运营模式,这就大大降低了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

三、提升精益成本管理水平的具体措施

(一)明确制定预算的基本原则

制定预算时首先要有明确的基本原则,预算的制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预算要根据基础台账的数据来制定,要准确完整的采集相关数据,以预算测算模型为理论支持,提升预算结果的精准性。在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时,要注意节约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升对企业资源的使用效率。制定預算时,还要了解不同地区的具体差异,了解不同地区用户群体的实际需求,不可盲目的设定经营决策,对不同地区的日常成本应该详细区分,这样才能让成本分布更加合理,满足各个地区用户的需要,让生产经营活动更加符合实际。

(二)改变预算编制方法

供电企业应该将传统的增量预算编制方法加以转变,使用更加科学的零基预算编制法,可以对企业业务流程进行更加系统化的梳理分析,没想预算支出都能做到从实际角度出发,以零为基础进行编制,提升开支标准及项目费用的合理性。在各个基层运营成本的编制中,应该有具体的数据支持,要充分认清每项日常成本的产生特点及原因,这样才能更加科学的建立起数据模型,最终完成预算的测算工作。

(三)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与配套制度

供电企业应该为精益成本管理建立更加完善的考核机制,相关制度要根据成本核算资料以及成本分析报告加以制定,让制度符合各责任中心的实际情况,提升可控成本的执行效果。根据各责任中心成本控制中的问题,分析问题原因,改正工作中的不足,实现对生产经营活动的有效监督。制定考核制度的同时,企业还应该制定与其相匹配的奖惩制度,奖励工作中业绩突出的员工,惩戒业绩较差的员工,这样能可以实现对企业经营全过程的有效监管,通过健全的考核机制和配套制度,可以让企业内部逐渐形成良好的精神面貌,端正员工的工作态度,进而有利于促进企业服务质量的提升。

结束语:综上所述,供电企业应该做好精益成本管理的落实工作,改进预算编制方法。工作中要遵循以科学、简约为基础的预算编制基本原则,完善企业内部的考核机制,这样才能提升精益成本管理的应用效果,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黄仁新. 刍议供电企业中精益成本管理的应用[J]. 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4,4(21):24-25.

[2]刘万文. 供电企业成本管理的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1):102-103.

猜你喜欢

供电企业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新时期供电企业党建工作发展策略分析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