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学不是致富的“金光大道”

2019-09-10余娅

科教新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窘境晓晓高薪

余娅

卖掉了大明湖畔的小院,花費了约200万元学费去澳大利亚留学的济南女孩晓晓(化名),回国后的实习工资只有1300元。原本以为“出国就镀一层金”,但是事与愿违,晓晓告诉记者,尝试工作之后,在家里的安排下,她开始了自己的考博之路。

(1月4日 《生活日报》)

社会进步之快超出我们的想象。几年前晓晓家卖掉房子、凑齐200万元供她出国留学,现如今,却不得不面对“实习工资只有1300元”的窘境。与其说是“窘境”不如说是残酷的现实,留学生的含金量下降乃大势所趋,有能力选择送孩子出国的家庭越来越多,加之国内高校实力提升,培养了大量高素质人才,曾经让用人单位趋之若鹜的“海龟”不再是用人市场上的“香饽饽”。

  这也是为什么笔者不赞同晓晓“考博”的原因。继续深造虽然可以让她暂时摆脱就业压力,但她终究要走上工作岗位,如果选择读博和当初选择出国一样,就是为了“镀一层金”,让自己的简历更加闪耀,那么毕业之后,已经有“博士”光环的晓晓,又该如何面对用人单位的严苛挑选和定价?要知道,“博士”和“高薪”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正因为此,晓晓应该放低姿态,像其他没有留过洋的毕业生一样,从“1300元”的实习工作开始,用能力换取信任,继而赢得高薪,而不是被“海归”的身份束缚。殊不知,“清华毕业生送快递”“北大才子开肉铺”的新闻比比皆是,“学历”不等于“能力”已经成为共识,如果有真才实学,“1300元”绝对不会成为晓晓的最后“身价”。

  换个角度来看,留学不是致富的“金光大道”,但却能让我们拥有精彩的人生历练,晓晓看到了不一样的风景,经历了不一样的生活,也拓宽人生的可能性,这些都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又何必为“1300元月薪”郁郁寡欢?

猜你喜欢

窘境晓晓高薪
“高薪”真的高吗
Carry-on Bags
开在你心底的花
红豆发夹
达· 芬奇画蛋
小霸王也有柔软的心
高薪贫困症
噜噜拒绝“高薪”
技校德育课面临的窘境与对策
关店换帅,传统零售业“窘境”怪马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