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

2019-09-10郭健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3期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

郭健

【摘  要】现代城市飞速发展,人们关注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的程度越来越高。因为我国地震频发,人们对建筑抗震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筑工程的抗震设计已经成为影响建筑质量的主要因素。本文先写了现代建筑工程中应用抗震技术势在必行;再写抗震技术的应用原理;最后写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常用的抗震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抗震技术

中图分类号:TU352          文献标识码:A

1房屋抗震技术的基本理论原理

想要优化抗震设计就要从地震本身出发,根据地震自身的一些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地震对房屋建筑造成破坏的原理主要如下:在地震灾害爆发的时候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些能量会由地震源为中心向四周释放,从而对周围建筑物造成破坏。另外,地震波对建筑物实际造成的破坏主要受到房屋建筑自身的阻尼的影响,一个阻尼相对较大的建筑能在地震波传达的时候实现一个有效的缓冲作用,从而降低建筑物本身受到的破坏。而阻尼的大小主要由房屋的具体结构所决定,建筑设计人员在完成设计的时候,需要通过对房屋结构的调整,加大房屋的阻尼值,以提高房屋实际的抗震性能。

2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常用抗震技术

2.1 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基础隔震抗震技术

基础隔震抗震技术包括多种类型,主要包括支撑摆动隔离抗震技术、橡胶隔离抗震技术等。建筑工程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必须在建筑的地基基础部分进行控制,实现隔震目的,保障建筑物的稳定。比如在很多的现代建筑中做建筑框架通常都用钢筋混凝土材料。在这种结构框架中运用控制钢筋的构件面积和最小配筋率完成抗震的最终目的。施工时,必须在墙上安装必要的特殊的减震材料,还必须跟圈梁合理连接,充分考虑建筑的结构性能,增加建筑的抗震承载能力。

2.2 房屋结构水平和垂直布局的设计

房屋的结构设计中,最基础的一部分就是水平方向与垂直方向的布局,这两点是否科学合理是一个建筑最基本的要求。提高房屋抗震性能,需要重点解决垂直与水平方向的位移问题,所以对于房屋的水平以及垂直方向的设计需要符合以下原则:第一点就是要保证承重墙的墙体在水平及垂直方向上的各个部分要保持必要的整体性,第二是承重墙的刚度中心以及墙体的质量中心要保持在同一点,第三是设计垂直面墙体的时候需要保证墙的部件中心要偏下,这样能有效避免头重脚轻的问题,第四就是保证墙体自身的均匀。

2.3科学合理的选择建筑地基

为了能够有效避免地质灾害对建筑物所产生的一些影响,有效避免建筑物建立在地质危险区域,就需要我们合理的进行建筑地基的选取与设计工作。为了提升建筑地基选取的合理性,可以参照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建筑地基选取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选取标准,将房屋等建筑设施建立在地质均匀的岩层或土层上;第二,进行建筑施工设计前,进行详尽的地质勘探与检验,针对施工地质的土质结构、地壳分析以及地下水情况都要有详细的勘探结果,以确保地基选取的科学性;第三,相关建筑的审批部门,需要严格审查相应的建筑施工设计报告,以确保地基选取的科学有效性。

2.4 重视建筑材料的选用与结构的合理性

科学合理的建筑材料选取以及建筑结构的设计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建筑物本身的防震能力,提升建筑物的稳定性。首先,在进行建筑材料的选取时,可以根据实际地区的需要,选用承载力和抗弯曲能力较强的材料,尤其是在建筑的纵向支撑的结构中,选用承载能力高的支撑柱材料,提升建筑物的抗震性;其次,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时,为了提高建筑的防震性,可以选用更加稳固的三角结构代替传统方形结构。

2.5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半主动和主动控制抗震技术

一是半主动控制抗震技术,它主要是运用控制部件对外部建筑物结构参数进行调节,确保从本质上实现抗震,控制部件是调节载体,只需要很少的外部能量,可以通过微弱的电流形式提供能量。当前,在应用减震技术时,采用电键作为控制部件,整个控制系统由自动电键装置控制,因此建筑结构的动态特性发生了很大变化,半主动控制装置主要有可控液体阻尼和可变装置。二是主动控制减震技术。应用这一技术时,根据地震等级边界对建筑结构参数的需求非常大。抗震力是反向力,抗震的目的是通过这种力和地震波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其作用机制是施工单位在建筑物内建立一个传感系统。

2.6建筑工程的施工中加固抗震技术

除了以上抗震技术,整栋建筑还可以用砖石和混凝土钢筋框架加固综合建造,这也有很好的抗震效果。砌体加固处理是指施工单位用钢筋混凝土砂浆加固建筑物,施工人员必须先铺设钢丝网水泥砂浆,钢筋网可以用来为建筑建造保护层,避免墙体裂缝。然而,这种抗震方法在施工期间没有进行地基综合抗震,仅适用于震级较小的地方。抗震墙也可以设计在建筑物的相应位置,在施工完成之后抵抗地震作用。如果一些建筑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上述砌体加固方法都不可取,必须用聚合物砂浆来提升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

2.7房屋结构的刚度设计

房屋的整体刚度也是影响房屋抗震性的重要一点,具有较高刚度的房屋能够在面临地震时有效抵抗地震带来的危害。刚度主要由完成建筑物的混凝土以及所采用的钢筋决定,需要根据房屋的具体要求选取合适性能的混凝土以及钢筋,并在具体施工过程中保证房屋不同层次之间的刚度与阻尼度相同,否则,如果刚度不够,在面临地震的时候,房屋容易出现变形问题,这种情况下房屋更容易被破坏。但是如果房屋刚度太大的时候,房屋的整体结构会变脆,在短时间承受较大冲击的时候会出现难以估量的破坏,对于房屋刚性设计需要设计人员综合多方面因素共同考虑,通过合适的刚度提高房屋的承受能力。

2.8建筑工程的施工中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技术

建设部门必须从以前建造的建筑和经历过地震灾害的建筑中分析提炼抗震技术运用的经验和教训,从而发现抗震作用较好的建筑框架结构,即钢筋混凝土加固框架。混凝土加固方法是指施工人员必须使用钢支撑组件和耗能支撑组件来将它们部署在地震力可以消散的位置。并且需要在建筑物整体框架的柱子间隔处安装钢支撑,从而科学有效地增强结构框架的稳固和抗震强度。在发生严重地震灾害时,逐层布置的框架和钢支撑框架能确保建筑物不会发生太大变形,放置在结构框架中的耗能支撑组件能够在地震袭击的时候吸收和处理大量的能量,从而最大限度地控制这种地震力对建筑物自身结构的不利影响。

结束语

抗震技术广泛应用于当前各种类型的建筑中。该技术显著提高了建筑物的整体使用质量,有效地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和强度。因此,要求建设单位积极学习和理解抗震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正确的抗震措施,提高和完善抗震技术,改善房屋建筑的强度和整体抗震性能,确保建设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朱君俊.房屋结构设计中抗震技术的运用[J].智能城市,2017,3(12):96.

[2]柴晨舟.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抗震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7(51):51.

[3]吴智成.地震与建筑结构抗震相关研究[J].低碳世界,2017(33):257-258.

[4]陈惠书.探讨抗震技术在房屋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7(21):15-16.

[5]王娟.抗震技术在房屋结构设计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17(30):92.

(身份證号码:152105198805012219)

猜你喜欢

建筑工程施工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挂篮悬浇施工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边坡控制爆破施工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公路隧道施工及其不良地质段施工处理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关于房建工程深基坑施工技术的分析
论档案管理对建筑工程产生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