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迁补偿过程中家庭伦理关系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9-09-10贾雪丽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关键词:对策

贾雪丽

摘要:和谐的家庭伦理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良性社会关系的形成得益于家庭美德的培育,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必须要以切实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和解决家庭问题为前提。本文以北京大兴区为切入点,对回迁补偿过程中家庭伦理关系变迁的现状、原因和对策建议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回迁补偿   家庭伦理关系  对策

家庭伦理关系在中国是一个复杂而又古老的问题。近代以来,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封闭的地理环境制约下发展起来的,以血缘、地缘、姻缘为纽带的,传统的家庭式社会结构逐渐被瓦解。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化趋向性运动, 传统的家庭式社会组织结构被彻底改变。这就意味着基于广泛联系、关切普遍性利益的市民社会产生。进入21世纪,回迁补偿引发了新型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

一、回迁补偿过程中家庭伦理关系的现状

在北京市城南发展计划助推大兴区经济飞速发展的经济形势下,因产业快速发展、房屋拆迁等因素影响,大兴区人民法院受理的机动车交通事故纠纷、农村房屋买卖纠纷、离婚纠纷、家庭及继承纠纷等类型案件数量激增,在民事案件中所占比例提高近20%。2013年3月19日,北京市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2013-2015年)正式发布,与2009年第一阶段城南计划相比,更注重民生服务,强调城市功能。伴随作为第二阶段城南行动计划重点的新机场建设的全面铺开,北京大兴区将面临更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传统家庭伦理关系将在村庄城市化进程中发生深刻变革,回迁补偿过程中的家庭道德失范现象将有可能在经济利益多元化的推动下出现短时期爆发,这将严重阻碍城南行动计划的顺利实施和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这一过程中,家庭伦理关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

第一,传统家庭代际关系被打破。之前四世同堂的家庭关系大多不复存在,多数农民拆迁后都住进了安置房或单元房。调查显示,拆迁后,大部分拆迁居民对生活状态表示满意,一方面,在城镇化过程中,大家普遍感受到子女教育、日常生活、就医的便利。即便,融入城镇速度较慢,但大都能适应新的生活环境。但是,回迁过程中传统家庭关系的松弛化也冲击了我国的家庭养老制度和传统家庭养老的模式。尤其是在生活依靠和精神慰籍方面,回迁过程使得我国部分地区的养老问题更加严峻。

第二,传统的婚姻关系遇到新的挑战。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家庭伦理文化及生活方式在我国大量传播,加之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的深刻变革,我国居民的家庭观念和行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在经济、社会、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利益获取途径的多样化尤其是回迁补偿过程中的财富膨胀,导致了家庭结构形态增多,家庭内部和外部关系不稳定,家庭矛盾和家庭暴力上升,家庭道德失范現象逐年增多。比如,2009年11月27日,北京市大兴区发生一起震惊全国的灭门惨案,一家六口家中被害,最小的年龄不到2岁。2009年11月28日凌晨4点,三亚警方接到北京市公安局协查灭门惨案嫌犯的紧急通报后,连夜部署,先后出动近百警力进行搜捕。下午5点50分,在河西路某休闲会馆将犯罪嫌疑人李磊抓获。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落网嫌犯李磊竟是被害家庭的男主人。2011年9月8日,经北京市高院核准并上报,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了大兴灭门案凶手李磊的死刑。这一因为回迁款的分配问题而导致的极端案件,给社会带来了极其恶劣的影响。

二、回迁补偿过程中家庭伦理关系变迁的原因分析

无论是传统家庭,还是现代家庭,都是一种以婚姻关系为基础建立在血缘和姻缘关系之上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导致回迁补偿过程中出现家庭道德伦理关系变迁的因素有很多,既有市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有文化、心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一,是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家庭伦理关系的冲击。大卫·切尔曾经指出,在市场经济中,大部分资源都是在只有你能够支付的情况下才是可供给的,这就意味着人们必须要进入家庭以外的经济交换过程中。回迁补偿是伴随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产生的一种现象。事实上,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已经导致家庭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动,社会结构性分化日益明显。家庭成员及家庭间的收入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识也呈现多样化趋势。市场交换、追逐利润等市场经济的理念渗入家庭。“重利轻义”、“权钱交易” 等观念也进入了一些家庭,成为人们处理家庭伦理关系的原则。回迁补偿使得很多家庭通过出让土地,迅速掌握大量财富、改变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成为导致很多家庭伦理关系不和谐的重要因素。

回迁补偿款的分配问题,经常会引起家庭成员间的纠纷。父母子女反目、夫妻离婚,直接导致很多家庭的老人得不到很好的照顾,孩子没有稳定的生活。此外,家庭财富的迅速积累,导致很多人参与赌博、非法集资、购买奢侈品等违法或者不合理的消费行为,从而引起家庭伦理关系的不协调。比如,生活在南宁的夫妻本来有着让人羡慕的家庭,男主人在外面做装修工程挣钱,妻子在家照顾两个孩子。但伴随着村里征地拆迁,数百万元的回迁补偿款不断刺激着村民的消费欲,使得男主人迷失自我,不但过度消费,还有了外遇。夫妻二人最后以离婚收场。根据很多街道协调办的反馈,伴随拆迁补偿,很多村民一下子富了起来,但精神却没有跟着富起来,从而导致了一些家庭矛盾突出。

其二,是中外现代伦理观的影响及原住居民心理构建的不完善。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影响着我国家庭变动以及人们行为方式和生活样态,同时也已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基因。一方面,中国传统家庭伦理中的优秀成分已经内化成中国人处理家庭关系的重要原则。另一方面,传统家庭伦理中的不合理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着居民主体个性的发展、和人格的健全。尤其是当原有的家庭伦理观念,遭遇到与时代相适应的新观念和新变化时,家庭矛盾冲突便不可避免,家庭伦理失范行为也就频有发生。

此外,伴随大众传媒的发展和时代的推进,带有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及时享乐等腐朽西方家庭伦理观念,通过各种途径传入中国社会,严重冲击和破坏了我国原有的家庭伦理秩序。在中国传统伦理观和西方伦理观的双重影响下,有些人在处理家庭伦理关系时,就出现了价值观扭曲、道德取向歪曲等现象。尤其会导致家庭成员间对家庭关系的评价出现偏差,从而使得家庭伦理的约束机制被搁置,家庭的整合功能在社会变革中逐渐消弱。比如,回迁补偿过程中,有些家庭为了获取更多补偿,甚至采取假离婚、为补偿而迅速结婚等各种方式,从而严重冲击了原有家庭结构的稳定性。

其三,是回迁补偿的相关政策发挥不完善。事实上,回迁补偿是伴随近些年城市化进程而出现的现象。相比快速发展的城市拆迁速度,我国相关的政策法规显得尤为滞后,尤其针对越来越多的回迁补偿过程中如何处理家庭纠纷的法律法规更是明显欠缺。同时,很多个人或家庭在回迁补偿过程中,仍抱有一夜暴富的想法,而不是遵从法律的规定。即便是遇到家庭伦理关系不和谐的问题,也大多采用的是不合理的手段,而不是寻求大吕的解决手段。事实上,不管在城市土地上还是农村土地上进行相关拆迁,绝大多数的拆迁补偿纠纷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对于拆迁补偿如何分配以及相关涉的赡养老人、抚养子女等问题的不满意而引起的。

三、对策分析

早在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就明确提出,要不断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的全面创新。党的十七大,明确把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并列为四位一体,并将这一布局写进了党章总纲里。这一要求指出,社会建设是指从社会所处的实际发展阶段出发,顺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趋势,充分遵循社会发展的各项规律,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动员各种社会力量,积极开展社会领域从事的各项建设事业。通过对回迁补偿过程中家庭伦理关系出现的不和谐情况的分析,尤其是对回迁补偿过程中家庭道德失范现象原因的总结,使我们要充分借鉴社会管理的有效措施,从而解决好回迁补偿过程中出现的家庭伦理问题。

第一,构建家庭道德失范预警机制,规避城镇化进程中家庭道德风险,进一步提升大兴区城市功能。通过多年的社会建设,北京市大兴区紧紧抓住城南快速发展的机遇,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通过健全社会建设与管理机构,构建家庭道德失范预警机制,规避城镇化进程中家庭道德风险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大兴区城市功能。比如,大兴区先后成立了成立社会办和天宫院、观音寺街道办事处,完善社区管理组织体系,保障和改善社区办公条件,从而能够及时有效地解决辖区内的家庭纠纷。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创造,特别是社区居民自身的主动性,并将村庄社区化管理模式作为先进经验在全区推广。

此外,大兴区还深入探索“四有”搬迁村农民利益长效保障机制,实施“以补促管”等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制度,建立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从而有效地规避了流动人口密集引发的社区安全和家庭纠纷等问题。同时,覆盖大兴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尤其是加大回迁补偿过程中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回迁安置居民聚集社区的教育、卫生、文体设施明显改善,与优质教育、医疗资源合作不断深入。“四级”文化工作网络格局进一步巩固,广播电视、档案、老龄、红十字会、残疾人等各项事业取得新的成绩。这一系列举措,构建了比较完整的家庭道德失范预警机制,有效解决辖區内家庭纠纷的同时,也为其他地区解决回迁补偿过程中家庭伦理关系失序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二,进一步完善回迁补偿过程中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的法规和政策保障是解决回迁补偿过程中家庭伦理关系失序的硬约束。积极有效的政策保障,能够缓解回迁安置过程中家庭居住结构变化导致的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的紧张和焦虑。比如,2015年开始,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回迁安置房采取了一站式服务,方便了群众的同时,也使得回迁补偿不断透明化,从而有效规避了回迁补偿中家庭伦理关系的失序状态。在这次回迁过程中,社区和物业公司为方便回迁村民对房屋进行房屋管理,对居民闲置房屋进行统一出租管理,统一装修和出租。这一方式不但能够更好的管理小区,还能够有效保障回迁村民的利益。同时,离开传统村庄生活的回迁村民,没有了离开家园的陌生感,而是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同时生活也有了保障。尤其是一些老人,也可以要通过这种方式获得部分收入,从而实现有效解决家庭养老问题的同时,从而使家庭关系能够进一步和谐。

参考文献:

[1] 高乐田. 传统、现代、后现代:当代中国家庭伦理的三重视野[J].哲学研究. 2005(9).

[2] 晏辉. 守望家园— 家庭伦理的当代境遇 [J]..2006(02).

[3] 贺雪峰. 农村家庭代际关系的变动及其影响[J].江海学刊. 2008(04)

[4] 廖小平. 中国传统家庭代际伦理的现代转型和重构.[J].东南学术. 2005(06)

[5] 李桂梅.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的现代转向及其启示[J].哲学研究. 2011(04)

猜你喜欢

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中小水电站集控系统建设改造对策分析
探讨精神科护理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与护理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