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同期线损管理中若干技术问题探讨

2019-09-10周容容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3期
关键词:线损管理技术问题

周容容

【摘  要】线损的程度是衡量电力供应企业管理水平的一个关键指标,它不仅反映了电力供应企业的实时经营业绩,而且还决定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线损管理水平的持续上升,线损管理开始朝向精益化转变,在工作思路与方向上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优化线损管理系统,加强不同部门之间的协同管理,在企业管理中坚持以线损管理为核心。随着国内电表覆盖率逐渐增加,线路合格率随着电表数量和覆盖率的增加而增加。因此,本文介绍了同期线损管理的技术问题,对同期线损系统偏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一些线损管理的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同期线损系统;线损管理;技术问题

引言

线损管理是电力企业工作的优先内容,是企业生产和建设规划能力的综合示范。通过良好的线损管理,可以有效地减少电能浪费[1]。作为电力工作的中心,线损管理工作可以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线损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止电力泄漏的可能性。同期线损系统是用电量端计算的,避免了时间的损失。同期线损是客观反映电力损失的重要工具。同期线损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目前的损失水平還不能真正反映出来。因此,通过同期线损建设,可以有效地减少电力消耗,提高电力公司的经济效益。

1.分线线损理论误差

一般而言,因为输电线路电阻非常小,因此必须要结合电能表剂量精度进行分线线损率的计算。因为同期线损管理系统中,大多数电能表表计非关口计量表,并不会计入到具体电费结算中。按照《电能量剂量系统设计技术规程》,电能表表计的允许误差在0.5%左右,则按照公式(1)可得出计量误差所造成的线损计算误差会在1%左右[2]。线损统计过程中,因为计量误差而导致的分线线损误差较大,不能够予以不理睬的态度,必须要采取理性眼光正确看待同期线损统计结果。

2.实际分线线损计算

为对各地区线损管理水平有全面而精准的评价,必须要设定同期线损率统计的合格范围。当前,国网公司设置范围是-1%~5%,这里面设置的负损率是出于计量误差考虑而设定的,在统计计算的过程中,还必须要考虑到线损率偏大的特殊情况。

2.1正常充电电路的分线线损统计

正常充电线路指的是线路常态化运行过程中,其中一侧断路器进行充电,另一侧断路器处于备用状态。这种状态下,备用线路主要分为三种:第一,按照220kV分区间运行需求,采取分区备用联络线路;第二,按照保护运行需求,双回线与多回线没有办法同时运行,其中一种回线会作为充电备用路线;第三,按照分区调整、检修等需求,线路长时间作为备用充电线路[3]。

充电线路一般因为不输送有功潮流,在理论层面,此时获取到的线路有功计量数值应是0。然而因为电容电流的存在,线路电阻会让电流出现有功损耗,即线路充电侧电能表会形成有功电量计量,而备用电路器此时的有功电量计量数值仍为0。线损率对应为100%,实际线损率为80%到100%范围内,因此理论与实际结果一致。

2.2极端轻载线路的分线线损统计

极端轻载状态下,部分线路可能会产生线损偏大问题。根据相关研究,出现线损率偏大的情况,最主要是因为线路电容电流或电晕损耗与线路和有功电量计量进行比较无法忽略。比如说,假设一条实际系统线路,线路损耗功率在不计入电晕损耗的情况下为2.57MW,计入电晕损耗的情况下为4.55MW,根据该数值进行计算,如果线路平均传输功率在200MW以下,那么对应的损耗率将会大于5%。

2.3环形网络中功率分点线路的分线线损统计

功率分点指的是环网的功率输送终点,也可以称之为功率方向转折点。系统潮流方向全部指向功率分点,而且系统有功功率分点可能在落点上和无功功率分点存在差异。

如果线路是在有功功率分点上,则对应会产生的情况是有功潮流较小,然而无功潮流偏大时,潮流功率因数就会比较小。经过分析证明,线路潮流符合 时,线损率将会大于5%。其中,r表示线路电阻,单位为欧姆,P表示线路有功,单位为MW,U表示线路电压,单位为kB,cos 表示线路功率因数。线路在功率分点的状态下,有功潮流一般并不会太大,可视有功在100MW以内,则线路功率因素比0.45小时,线损率必然会超过5%[4]。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如果同期线损管理系统计算得到的线损率存在异常,因此必须要排除计量误差、实际线损偏大等特殊情况,在对线损计量异常原因进行具体分析。一般会采用母线电能平衡方式进行异常分析[5]。

3.结语

在本文的研究中,对同期线损管理系统计量精度进行了详细分析,首先从理论角度来计算得到分线线损量与线损率,从而得到系统基本误差范围,其次针对三种不同线路进行了线损统计分析,并指出同期线损管理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通常采用的异常分析方式,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帮助我国电力企业提高同期线损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胡若琳,刘宇,苏雨婷,黄丹丹,曾子晗,强浩.基于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同期线损五项管理机制[J].低碳世界,2019,9(04):105-106.

[2]徐飞,孙明柱,凌松,程辰.基于电力大数据的配电网同期线损管理[J].安徽电力,2019,36(01):43-46.

[3]尹兆文,陆鑫.运用专业联动提升同期线损精益化管理水平的策略[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8,8(16):109-110.

[4]王博文,董大伟,陈峰,陆海清,徐玮韡.同期线损系统中电厂电能量采集成功率的分析与提升[J].浙江电力,2018,37(11):84-89.

[5]彭栋,徐春雷,吕辉,邵俊.同期线损的电能量平衡监测方法及其系统实现[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8,16(10):86-90.

(作者单位:国网建湖县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线损管理技术问题
县级供电企业经济效益提升和线损管理工作强化摭谈
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分布式电源技术相关问题的讨论
从复审案例浅谈技术问题在创造性判断中的作用
浅析普通车床中自动对刀仪相关技术问题
探讨配电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及施工安全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