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

2019-09-10成永生

天津教育·下 2019年2期
关键词:历史情感教师

成永生

情感教学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注意采用合理的方法,尽量激发、调动以及满足学生的情感方面需求,在知识传授过程中也要注重情感需求,使教学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情感在人的一生中必不可少,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可以作为一个良好的催化剂,教师如果可以充分利用好这一条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然而,现实的状况是,大多历史教师并没有注意情感方面的教学,只是将学科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并没有将学生情感作为重视的环节,这种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缺乏乐趣。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注意情感教学的引入,帮助和引导学生在情感充沛的状态下学习历史、了解历史,进而更加热爱历史。

一、历史课情感教学的特点和意义

历史学科作为初中教学的一项重要学科,它不仅关系着我国的历史文化知识,还和人们的情感世界紧密相连,非常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情感,促进人格的全面发展。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教学的特点很多,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有广泛的情感教学素材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经历了几千年,也就使其具有包罗万象的优势,其中涉及了很多历史事件、人物以及成败案例、善恶评价等,学生在学习中都可以将历史中的优点加以采用,完善自身的人格以及思维能力,帮助其在发展中更加全面。

(二)具有明确的教学目标

我国教育部门关于历史课堂学习给予了明确规定,比如“逐步了解国情,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这对历史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学习中,教师以及学生要追求真理、严格求实、懂得创新,要不断明确教学目标。

(三)历史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实施模式多元化

历史学科并不仅仅只是我国发展的文化历史,其与人们的精神世界密切相连,不仅有着严密的秩序性、叙事性,还有着重要的借鉴性、反思性,因此,历史情感教学相比其他学科,具有更好的灵活以及操作性,教师可以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方式进行情感教学。

情感教学是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必须充分重视起来,凭借历史情感教学具有的众多优点将其良好地应用于学科教育。历史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应该将学科理论与心理学理论有效结合起来,不仅要将学科认知因素考虑在内,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情感心理状况,充分利用情感因素进行教学,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使教学效果得到不断优化,使教学模式尽量丰富多元化。

二、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如何进行情感教学

(一)让学生情感得到激发

初中历史课堂的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充分地利用教学资源,充分合理地利用学生情感因素,紧密地将学生生活经验以及情感感悟进行有效结合,使课堂氛围充满愉快、有趣。具体到相应的历史知识讲解环节,教师应该多以学生为中心,让他们展开友好的交流讨论,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比如,对于世界大战中一战这一历史事件,教师可以采取提出问题的策略调动学生积极性:“什么原因导致战争发生?”“战争带来了什么危害?”然后让学生们进行交流讨论,通过这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升其学习情感以及乐趣。同时,在交流讨论中,学生也能很好地掌握历史事件,在思考以及解决问题中发现历史被赋予的深厚情感,全面掌握知识点。

(二)培养学生的情感

教育的不断改革创新,已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课堂教学中,不再是简单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的教育观念有了很大转变,他们开始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情感更加真挚,教学中的语言、手势以及眼神更加丰富多样化,不仅使课堂充满了乐趣,学生也不断受到了感染,情感方面的因素不断增多,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比如,讲述我国的抗日战争这一历史时,教师首先应该增强爱国意识,然后通过充满爱国情怀的语言、表情进行讲解,让学生在听觉以及视觉充分调动下感受战争的危害,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讲解长征历史事件时,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讲解让学生感受到长征中红军的艰苦,学习到历史文化知识的同时增加爱国情怀。

(三)通过情境教学,加深学生情感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情景式教学,对教材进行深入仔細的研究,及时发现历史事件真实情景,尽量创设情境,不断改变课堂氛围,进而感染学生的情绪。比如,讲解时抗日战争可播放《义勇军进行曲》,让学生在听觉中感受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很多爱国分子积极走上救国的道路,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中习历史文化知识,能增强爱国的情怀,进而更加努力学习,为以后报效祖国做出贡献。

三、加强初中历史情感教学的建议

(一)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要有所转变

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高度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教师必须重视这一教学理念。应重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法,让学生可以直接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让学生在学习中认识到自身的主体作用,使他们懂得如何学习历史、学科基本结构,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不断提升,注重学生情感教育的培养,通过不断努力提升学生的情感情怀、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度的同时,使学生全面理解历史的重要作用。

此外,教师应该树立学生有潜能的发展观。很多学科已经说明,人的潜能有以下几个特点:普遍性、丰富性以及隐蔽性、可开发性。普遍性指每位学生都有很大的可开发潜能,并且有很大的需求;丰富性指学生信息的容量巨大,并且每个人并没有对大脑进行充分利用;隐蔽性指潜能是在人脑深处潜藏着,人们并没有对其进行认识,甚至忽视了这一特点。由此,可以对隐蔽性的特点进行良好开发利用,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自身潜能;可开发性指,虽然人的潜能具有很大的隐蔽性,然而并不意味着其不可以被有效开发。因此,针对以上潜能的四个特点,历史教师应该仔细研究分析此特点,充分认识到潜能的巨大作用,将其作为学生发展和成功的基础和前提,在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尽可能地让其潜能得到发挥,使其能学习到历史文化知识,在潜能的激发下不断增强情感培养,帮助他们走向成功。教师应该足够重视潜能的开发,充分挖掘情感方面的教学资源,积极利用情感教学素材进行历史教学。

(二)利用丰富的历史音像资料

我国历史文化悠久且博大精深,这就使得社会中存在着众多历史音像资料,有图片、地图、音乐以及影片等,尤其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众多互联网平台应运而生,也就使得人们搜索资料的能力不断上升。比如,文献纪录片这一历史音像资料可以很好地呈现历史中某些大事件,情感素材极为丰富,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对历史文化知识进行学习,还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了解历史、热爱历史,教师如果可以很好地利用这一音像资料,将会使得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更加有助于情感教学的开展,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和体会历史,不断增强历史情感和思维能力。因此,历史教师应该多方面搜集资料,学会运用这些音像资料辅助教学,不断挖掘其中的情感素材,让学生在学习中真切感受到历史,使情感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结语

全面改革教育的大背景下,尤其是新课改的提出,已经让学生成为教学的核心,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促进每位学生全面发展,让他们的情感体会不断得到升华。教师应该重视学生的情感体会,密切重视他们的全面人格培养。教师在具体教学中应该与学生多些心灵上的沟通、情感上的交流,不仅要传授其知识,还要教会其做人、学习以及生活的实际能力。通过合理教学方法的实施,使学生情感教育有法可施,使情感教学起到良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 袁 霜)

猜你喜欢

历史情感教师
情感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台上
秋天在哪里
新历史
美育教师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主题素材阅读之“情感”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