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研究

2019-09-10白瑾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20期
关键词:模式研究财务共享电力企业

白瑾

摘    要: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就是以信息化的手段把分散的财务核算工作集中处理,以便达到更好地服务于决策、服务于业务和服务于员工的目标。财务管理的共享模式作为企业的一种创新化的管理模式,在国内外跨国企业的运行中获得了良好的实践,并且取得了突出效果。电力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庞大的市场主体,通过财务信息的共享模式,可实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文章将对电力企业实施财务共享进行分析,探究其财务共享模式模型的实际应用意义。

关键词: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模式研究;

顺应现代信息化的新系统平台即集团公司财务共享平台,目的在于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克服电力企业因财务管理上的繁重负担而产生的人力、物力成本。财务共享的管理模式能够克服传统模式的局限性,以消费者或者企业的服务对象为导向,从市场最主要的需求出发,根据市场价格和服务水准订立共享协议,为电力企业提供财务管理服务。对于财务管理流程的根本性改造,是该种模式最突出的特点。

1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优势

1.1提高电力企业部门工作效率和信息质量

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处理日常业务时,存在着管理水平不一、核算无法标准化、因企业规模庞大而出现人员多效率低的情况比比皆是,无法给企业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财务共享服务模式通过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将企业各部门业务流程标准化,并提供了将各类业务数据统一核算和管理的平台,从而将企业日常复杂或重复的工作简单标准化。在新的模式下,各部门之间及内部人员分工更细致,从业务层到管理层,实现了信息资源集中管理和共享,大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质量,为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财务数据。

1.2降低电力企业管理成本

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管理下,更多的是采用信息技术来完成数据整理和核算,相比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在同样的业务工作量下,只需少量的人员便可完成。在企业业务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也无需增加更多的人员,这就很大程度地降低了企业的人工成本。从业务层的数据录入到审批完成生成财务数据,均可通过电子信息处理,避免了以往的重复纸质流程,在节省时间成本上效果显著。

1.3加强电力企业风险防控力度

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打破了企業在地域上的限制,真正地实现了企业各分机构之间财务数据和业务信息的集中处理,有利企业集团总部对各项数据和业务进行监控管理。通过在系统中制定风险标准,可以对企业的风险管理进行透明化和规范化,企业可在经营过程中随时监测到异常业务数据和风险点,以便及时有效的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控制各类风险。

1.4增强电力企业竞争能力

在新的财务管理模式下,企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不但得到了有效的提高,获得的财务数据和业务信息资源更是质量高、真实性强,为企业管理层分析决策及作出经营战略提供了更加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实现了业务与财务一体化运作,大大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创造出更大化的经济效益,使得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有优势。

2电力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

2.1企业组织再行构造的风险

电力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结构会被一种新兴的财务管理模式破坏。这就需要对于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构架进行重新分配和组织。而实际上,这样又会对于子企业在财务方面的管理带来很多的限制和约束。这就使得下属企业受到了更多的束缚,最终会导致子企业相关业务出现一种较为消极的反弹和抵制结果。

2.2工作人员转型的风险

在电力企业实施财务共享管理方式之后,那么财务共享中心就需要对整个企业的财务进行一个更为科学的处理。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通过财务共享这一新兴的管理模式的确是可以解放不少的劳动力,为企业个性的发展节省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不得不面对的情况之一就是解放出来的这些工作人员该如何正确安置。这些工作人员面临着岗位竞争,重新换岗的事实,而一些工作组人员在重新竞争上岗中遇到不合理的安排就直接离职了,这也不可避免地使企业今后的发展损失了一定的人员。根据相关企业的介绍,而且在使用财务共享管理模式的过程当中也导致很多的财务人员流失。

2.3财务风险控制过于被动

关于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在事情发生之前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防范工作。从我国目前汽车行业风险现状来分析,大部分的汽车零件企业仍然没有建立一个合理的防范系统,并且企业对每一季度的风险检查也是较为疏忽。事实上,如果企业不能够提前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一定的预防,那么就很可能会对降临的风险手忙脚乱、惊慌失措。当然,面对风险,企业尽管没有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但也应该积极地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应急预案中,如果对于风险不能够进行合理处理,必然也会导致风险后续相关事件无法妥当面对。而以上都会使得在开展企业财务管理的工作当中,依然存在很多的漏洞。所以,在应对企业财务风险的过程当中,必须采取积极的、科学的防范方案,将风险尽快地降低。最后,及时地总结反思相关的防范风险经验。

3电力企业财务共享服务模式的改进措施

3.1树立战略眼光。

企业在决定是否要建立财务共享服务时要考虑到自身的战略目标,切忌盲目跟风,使企业在经济、人力上受损,要树立战略眼光,审慎选择。刚开始应用财务共享服务模式是需要时间与企业的传统文化进行融合的,管理者应根据企业状况、考虑企业文化,在实现财务管理转型的同时能够使员工认可、接受并支持。

3.2提高流程管理水平。

对管理流程的规范化建设、强化财务管理工作实施的执行力度可以大大提升财务共享体系在企业中的应用效率与效果。因此,管理者应当不断强化自身的管理理念从而更好地影响员工的认知,员工的认可是实现工作流程规范化的一大前提条件,只有做到流程制度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员工自身观念的强化,才能够提高服务体系的运行效率,创造出一个适合企业发展的优质流程管理环境。

3.3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和考核制度。

财务共享既是组织、财务流程、人员的重塑,也是会计人员为了适应新模式而进行转型变革的机会,针对财务共享服务在管理和运营方面的独特性,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服务模式的运行特征来设计附有指向性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指标,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比如可以通过加强对会计人员的定期培训来传达国家新发布的相关政策,提高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强化其对相关知识信息的掌握。

3.4优化信息服务平台。

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数据是在虚拟数据传输环境内进行传递的,因此要加强数据管理和保护的力度,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对于机密信息的审阅需经过严格的授权方能执行,以此来保障财务信息的安全传输。此外,企业需要不断加强数据的整合能力,实现财务信息之间的共享。

4结论

电力企业业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发展中都占有重要的发展地位,电力企业规模的不断提升和扩大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企业管理中的传统财务模式已经慢慢地被时代所超越,也不能够满足企业管理的相关需求,这时就必须对企业财务管理进行完善和改变。所以,在企业使用财务共享模式,能够更好地提升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从而提高发展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继德,纪佃波,孙永波.企业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管理世界,2013(8):179-180.

[2]陈阳,程昔武.集团公司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的构建策略[J].财会月刊,2017,(07):19-23.

[3]卢化梅.基于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下业财融合发展的思考[J].经贸实践,2018(7).

猜你喜欢

模式研究财务共享电力企业
电力企业成本精益化管理提升研究
电力企业经营管理措施和策略
电力企业管理的创新途径分析
试析集团企业实施财务共享存在的风险及防控对策
平安集团财务共享服务中心组织结构框架研究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基于精细化理念的沈阳市乡村规划编制与建设管理模式研究
高校内部控制的定位与模式研究
新时期电力企业纪检监察工作有效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