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

2019-09-10朱浩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20期
关键词:零排放燃煤电厂处理技术

朱浩

摘要:目前,工业废水处理技术仍在逐步发展和推广的阶段,每年仍有大量燃煤电厂废水无法进一步处理回用,被直接排放到环境中,严重污染着环境。所以有必要对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

1分析燃煤电厂脱硫废水的产生及特征

1.1脱硫废水的产生

燃煤电厂产生的废水主要包括锅炉循环水、冷却水及脱硫废水。一般情况下,电厂中有配套的锅炉循环水及冷却水处理系统,处理后的洁净水返回循环水及冷却水系统,剩余的高盐分浓缩液则并入脱硫废水进行后续处理。脱硫废水主要为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过程中吸收塔的排放水,其杂质主要来源于烟气和脱硫剂。尽管排入处理系统的脱硫废水中混有锅炉循环水和冷却水处理浓缩液,但是由于脱硫废水的水量相对很大,所以脱硫废水水质主要取决于湿法脱硫排放水的水质。

1.2脱硫废水的特征

根据脱硫废水的来源及其水质特征(如表1所示), 得到的脱硫废水具有如下几个特点:1)pH低:废水呈弱酸性,pH在2.90~6.99之间;2)含盐量高: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钙、镁、钠等离子;3)悬浮物含量高:受煤种变化和脱硫运行工况影响,悬浮物可到数万mg/L;4)重金属种类多:脱硫废水中有汞、镉以及铅等金属元素,对环境有很强的污染性;5)水质不稳定:受锅炉负荷、煤质等多因素影响。

2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

2.1预处理单元

脱硫废水预处理是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基础,主要是对废水进行软化处理,去除废水中过高的钙镁硬度,防止后续处理系统频繁出现污堵、结垢等现象,同时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重金属和硫酸根等离子。

2.2化学沉淀

化学沉淀法主要包括加药中和、混凝沉淀、澄清过滤等工序。由于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中和、反应和絮凝过程需要提供较大的容器,因此通常将中和箱、反应箱和絮凝箱称为“三联箱”,化学沉淀法也常称“三联箱”化学沉淀法。根据加药步骤中所加药品的类型,预处理技术又可分为不软化、半软化和全软化三种。常用的软化方式包括石灰-碳酸钠、石灰-硫酸钠-碳酸钠等方式。其中,石灰-硫酸钠方式可降低软化成本,节约50%的费用。综合软化成本和处理效果考虑,软化工艺通常优选“石灰+硫酸钠”法,在废水水质钙低、需要回收硫酸镁条件下,通常采用单一硫酸钠软化法。对于过滤步骤,为了提高过滤效率、减少占地面积,出现了新型紧凑式过滤装置,其中以管式微滤方法最具代表性。

2.3混凝沉淀

化学沉淀后的废水含有大量胶体和悬浮物,通过投加混凝剂,混凝沉淀使其形成絮凝体,经沉淀过程发生固液分离而从水中去除。混凝沉淀尽管可有效去除水中大部分悬浮物,但出水仍含有部分细微悬浮物,且处理效果不稳定,易受水质波动的影响。常用的混凝剂有聚合氯化铝和聚硅酸铁,后者在脱硫废水处理中的效果优于前者。

2.4过滤

为了进一步降低废水的浊度,确保后续系统进水水质,混凝沉淀常常需与过滤单元联用。常用的过滤技术包括多介质过滤、微滤、超滤等。其中,内压错流式管式微滤,膜管内料液流速高,前处理无需投加高分子絮凝剂,甚至无需沉淀池,自动化程度高,运行稳定,适用于高固体含量废水的处理,因而在脱硫废水预处理中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此外,纳滤可实现不同价盐的分离,实现脱硫废水的资源回收。由于脱硫废水水质复杂多变,实际工程需根据水质特性及后处理系统的要求来选择适宜的预处理方法。此外,为分别回收不同价态的盐,则需增设纳滤将单价与多价离子分离。

2.5浓缩减量单元

浓缩减量主要通过热浓缩或膜浓缩技术,使预处理后的脱硫废水得到浓缩,废水量得到降低,为后期处理节约成本并提高处理的效率。其过程不仅可回收水资源,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后续蒸发固化的处理量,从而降低蒸发固化的处理成本,是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的保障。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膜法浓缩和热法浓缩。热法浓缩常用技术在蒸发结晶中已详细阐述。膜法减量主要包括反渗透、正渗透、电渗析等技术(如表2所示)。

2.6尾水固化单元

2.6.1蒸发结晶法

采用蒸发结晶法时,通常将蒸发固化和浓缩减量单元合为一个整体布置在处理系统中,常见技术有MED、MVR等,原理同浓缩减量单元。蒸发结晶法技术成熟,可实现废水中无机盐的资源化利用,但投资及运行成本较高,投资成本250~400万元/吨水,运行成本通常高于120元/吨水,另外蒸发结晶法占地面积通常较大。

2.6.2烟气干燥法

烟气干燥法利用烟气余热加热浓缩液,浓缩液中的水分被蒸发,随烟气排向大氣,含盐杂质进入除尘器等电厂已有烟气处理装置处理。根据所用烟气来源,烟气干燥法可进一步分为高温段烟气干燥和低温段烟气干燥。常见的烟道蒸发布置方式包括主烟道内蒸发、空预器前烟道内蒸发和旁路烟道蒸发。烟气蒸发方法有如下特点:一是不会产生需要处置的工业杂盐;二是能够变工况或间断运行,适合参与深度调峰的机组;三是与脱硫系统共用一个DCS系统;四是投资运行成本低,投资成本100~200万元/吨水,运行成本通常高于10~20元/吨水,系统设备少、占地面积小、建设工期短、运行维护较方便。由于烟道蒸发将废水处理与电力生产运行相融合,在烟道蒸发对机组运行的影响等方面已有不少研究。研究表明,脱硫废水烟道蒸发不会对飞灰的综合利用产生影响,但产生的气态产物会增加脱硫废水的排放量及烟道等的腐蚀。鉴于上述特点,尽管烟气干燥法未对结晶盐加以利用,但对于没有分盐需求且项目预算较低的电厂来说,仍旧无疑是首选方案。

3结语

我国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根据燃煤电厂原水水质选择最佳处理工艺路线,实现低成本的脱硫废水零排放,实现废水资源化利用,是今后脱硫废水零排放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连坤宙,陈景硕,刘朝霞,等.火电厂脱硫废水微滤―反渗透膜法深度处理试验研究[J].中国电力,2016.

[2]杨宝红.新形势下火电厂节水减排工作特点及关键[J].热力发电,2016.

[3]刘宁.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技术[J].能源与节能,2015.

[4]李兵,张其龙,王雪同,等.燃煤电厂废水零排放处理技术[J].水处理技术,2017.

猜你喜欢

零排放燃煤电厂处理技术
如何准确测定煤炭的发热量
浅析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Java千万级别数据处理与优化
电厂燃煤管理方法探讨
火力发电厂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
燃煤电厂烟气脱硝技术及其发展趋势的研究
我国浓海水资源利用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