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Jigsaw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2019-09-10王慧敏岳蕾胡秋萍王戈

数字教育 2019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

王慧敏 岳蕾 胡秋萍 王戈

摘 要:在高速发展的信息社会,以传统的知识结构为核心的培养目标已经越来越难以满足社会的需求,未来对学生能力的要求将更加多元化。21世纪核心技能和中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都强调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目前合作学习已经广泛应用在课堂中,但其实施效果往往流于形式。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Jigsaw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小组合作效率,并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本文从Jigsaw模式的理论发展出发,梳理出适合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的Jigsaw模式的操作程序,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设计教学范例,以期为信息技术教学带来新的思路。

关键词:Jigsaw模式;合作学习;中学生;信息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69(2019)02-0067-06

收稿日期:2018-12-15

作者简介:王慧敏(1988— ),女 ,河北邯郸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技术专业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数据驱动的精准教研;岳蕾(1982— ),女 ,山西运城人,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育;胡秋萍(1972— ),女,云南中甸人,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 ;王戈(1970— ),男,河南南阳人,中学高级教师,区学科带头人,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信息技术教研员,研究方向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教育信息化。

一、引言

近年来,合作学习在培养学生的交往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并在中学课堂中成为一种比较盛行和备受推崇的教学方式。但是,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小组合作学习时,常常会出现“责任扩散”效应,即责任分散到众人,个体责任意识下降[1],比如小组中“搭便车”(自己什么事情都不做,坐享小组成果)和“一人包”(能力强的同学凭借个人力量完成小组任务)的现象经常出现。这样或者助长了个别同学的“惰性”,或者剥夺了其他同学的“参与权”,都违背了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创新的本意。Jigsaw模式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模式,将责任承包给每一个小组成员,能有效避免“责任扩散”效应,在课堂上如果能合理利用,可以大大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Jigsaw模式简介

“Jigsaw”翻译过来是“拼图”的意思,“Jigsaw合作学习”也可称为“拼图式合作学习”或者“切块拼接法合作学习”,目前教育界普遍认可的翻译是“切块拼接法合作学习”。顾名思义,就像拼图一样,将一个学习任务分割成几个不同的子任务,小组内的每个成员各自负责某一个子任务,然后把自己所负责的部分教给组内其他成员,这样当各个部分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完成了最初的总任务。在采用Jigsaw模式的合作学习中,小组内的每个成员都必须参与进来才能保证任务的完成,这种合作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参加活动的积极性。Jigsaw模式最初引入到教学领域是20世纪70年代,长期的民族隔阂造成美国不同肤色、种族的学生缺乏交流和信任,学生之间充满敌意和恶意竞争,使得教学秩序陷入混乱。1978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里奥特·阿伦森(Elliot Aronson)和他的同事引入拼图教学模式之后成功营造了学生之间彼此依赖的、和谐的学习氛围。

Aronson教授提出的Jigsaw模式的主要步骤如下:

(1)分割主题:根据学习内容,将其合理分割为几个部分。

(2)组成基础组: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小组成员的数目与任务分割的数目保持一致,组内每个学生负责掌握其中一个部分内容。

(3)重组专家组:把分在不同小组中负责同一任务的学生重新归为一组,组成专家组。专家组成员共同探讨所负责的内容直至能够熟练掌握。

(4)分享交流:解散专家组,再次回到基础组,将自己所负责的内容与小组内的其他成员进行交流。小组成员依次进行,直到所有任务讲授完毕,小组内的其他成员都了解到了缺失部分的内容。

(5)班级测试:教师在任务结束后进行检测,检查合作学习效果。

Jigsaw模式中基础组、专家组以及分割的任务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

后来,斯莱文(Slavin)在原有模式的基础上进行了修正,提出了JigsawⅡ。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两个环节:

(1)明确总任务:在合作学习之初,全体学生必须先了解总的学习任务,然后再组成专家组进行学习,保证每个同学了解任务的全貌,认识到自己负责的部分在总任务当中所起的作用,更加主动地为小组任务的完成贡献自己的力量。

(2)评价学习效果:采用进步制计分法,即每个成员测验分数提高的程度大,成绩才会高。这样学困生也能为小组做出贡献,体验到成功的价值,提高其参与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信心。

在鼓励学生超越自己这一层面上,JigsawⅡ更具优势[3]。随着后期的广泛研究,Jigsaw模式自身的理論体系也逐渐完善,现在Jigsaw模式已经发展到第四代。

三、Jigsaw模式的教学优势

(一)课堂效果方面

1.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在Jigsaw模式中,任务被分割成若干部分,并分别由小组内的一名成员全权负责。在整个过程中,每个成员都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职责才能完成小组目标,个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使得学生能积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

2.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Jigsaw模式下学生间的互相依赖和监督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每个人都对最终任务的完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对于学生来说,学习同伴之间的认可往往比教师评价的影响力更大,个人想要在同学中树立良好形象的愿望在这种合作学习模式中得以实现,并且这种由学习同伴之间激发的内在动机,保证了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学生情感方面

1.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在传统的课堂中,课堂互动属于师生一对一的问答,而这种互动因为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和课堂时间的限制,多表现在教师和学习水平高的学生之间的完美配合,部分学习水平低的学生常常被教师忽视,久而久之,其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严重影响其自信心。而Jigsaw模式将任务细化并分配给每一个学生,使得每个学生都有发言和表达自己的机会,每个人都能为小组的成绩贡献力量,在传统课堂上受到忽视的学生也能在此过程中体现成就感和价值。

2.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Jigsaw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说,不仅有师生间的互动,而且有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主动学习和学生之间的交流。由于成员之间的任务不同,因此存在着信息差,信息差产生了交流的必要。学生之间交流合作的愿望变得异常强烈,在面对面的互动中,他们相互交流,彼此讨论,互为补充,共同提高。这样的课堂有利于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也有利于形成团结互助的班级氛围[4]。

(三)学习效果方面

1.互教互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946年,美国学者戴尔提出的“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出,教给别人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Jigsaw模式中,学生之间互教互学,经历了多重身份的转变,在专家组中他是主动学习者,回到基础组在教授同伴的过程中他的身份类似教师,在倾听其他同伴的过程中,又切换为学生。在这种动态的学习共同体中,学生更容易获得对问题多方面的认识,进而能够在这种印象深刻的体验式学习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培养创造性思维

不同于传统课堂上的讲授,学生将教师的话语当作不容置疑的定理,而在Jigsaw模式下,由于同龄人的平等身份使得他们可以自由地表示赞同或反对,展开思考或者辩论。对于问题的理解,不再局限于教师给予的标准答案,而是集众人之智,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在同伴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得以提升,创造性思维也得以培养。

四、Jigsaw模式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Jigsaw模式自2000年左右被引入我国之后,受到了广泛关注。应用范围从早期在英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扩展到物理[5]、化学[6]、数学[7]、医学[8]等自然科学学科,甚至体育学科和性教育[9]等,研究范围包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还有研究将其运用于网络环境中的在线学习[10][11]。可见Jigsaw模式在不同学科、不同教育阶段、不同教育环境中都能发挥其教学优势,是学科进行教学创新、寻求质量突破的契机,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教学研究者的探索。有研究将Jigsaw教学法和PBL教学法(项目教学法)进行比较研究,发现Jigsaw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12]。研究证明:Jigsaw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思维品质[13]、探究能力等。但同时也存在着由于对Jigsaw模式理解不深入而带来的教学混乱,教师的教学任务设计、小组分享方式、课程评价方式等都会影响教学效果 [14]。

总体来说,Jigsaw模式作为合作学习的一种新范式,凭着其设计新颖的小组合作模式,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协作交流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知识的深度加工能力、课堂积极参与度等方面能发挥独特的优势。在欧美国家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成功的并广泛使用的合作学习模式。在我国,目前仅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得较为成熟,其他学科的应用还处在浅层次的尝试阶段,未能形成常态化的课堂应用局面。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课堂教学的实际,对Jigsaw模式进行本土化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修正完善,形成适合我国学生学情的中国化的Jigsaw模式。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索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实施Jigsaw模式的可行性。

五、Jigsaw模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可行性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由于学生的家庭条件、学习习惯、知识水平等方面的差异,学生的信息素养产生巨大差异,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基础好的同学很快就完成了作品,基础薄弱的同学在学习过程中困难重重,学习积极性受到打击。同时,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属于非考试科目,学校的重视程度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无法保证。

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上的表现堪忧。由于没有考试的压力,学生对理论学习没有耐心,对操作性的作业又由于知识储备不足而无从下手。在遇到问题时也常常习惯于求助教师,缺乏自主思考的能力。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思维能力差,而教师在课堂上常常疲于指导学生。对此,目前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解决办法主要有:

(1)布置分层作业:让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在自己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但事实上,学生对自己的水平存在认知偏差,有时候任务繁多也让他们无所适从。

(2)小组合作:如前文提到,学习中常常存在“责任扩散”的现象。

(3)录制微课:这是目前信息技术教学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学困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跟上教学进度,但是其在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

Jigsaw模式充分調动了不同层级学习水平学生的积极性和思考能力。基础好的同学可以在其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信息技术优势,获得同伴的肯定和认同;基础弱的同学也可以在与同伴的交流中受到启发和帮助,同伴之间相互借鉴、点拨,达到“1+1>2”的教学效果,很好地解决了学生间的差异问题。考虑到信息技术教学和学生的特点,将Jigsaw模式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会让课堂重焕生机。

六、基于Jigsaw模式的教学设计案例

根据Jigsaw模式基本步骤和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笔者梳理了适用于信息技术教学的Jigsaw模式,并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教学内容分析

该案例所授内容选自《信息技术》(北京版)第5册第7章“Flash动画制作”第九节“创建动画中的交互”,是学生掌握了Flash基础动画之后学习交互式动画的起始课,掌握本节课学习内容为学生以后自由创作交互动画奠定基础。

2.学情分析

(1)知识储备:学生已经掌握了动画的基本原理,能够综合运用多种动画制作技术制作简单的非交互动画。在上一节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了解了什么是交互动画,理解了按钮的四个关键帧的作用,能够使用公共库中按钮资源为动画添加按钮,并且能够自制创意按钮。这些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知识基础。

(2)学生特点:①喜欢交互动画作品,充满制作兴趣。②缺乏编程经验,容易产生畏难情绪。③习惯求助教师,缺乏问题解决意识。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在此帧上停止”“单击以转到下一帧并播放”命令语句的使用方法。②能够阐述添加动作脚本的基本思路。

(2)过程与方法: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并能够写代码以创作简单的交互动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①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产生对动画创作的兴趣。②在合作学习中,能够增强责任感,提高协作能力。

4.教学方式与策略

本节课内容较为抽象,讲解起来也比较枯燥,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积极性,采用了Jigsaw模式,新组同学先通过微课进行自主学习和组内合作学习,成为掌握该知识点的“专家”,然后与原组组员交流信息,补全自己的信息。学生之间互为教师,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

5.教学活动设计

(1)布置总学习任务:用Flash做一个听话的小车。演示动画效果:四个按钮上、下、左、右分别控制小车向相应的方向移动。

(2)组成基本组:座位相邻的两个同学为一组。

(3)成立专家组:打破原有小组,重新分组。学生按位次依次报数1、2,所有数1的同学为A组,所有数2的同学为B组。学生重新换位置,A组同学在教师的左手边,B组同学在教师的右手边。

(4)专家组研讨:分别观看相应微课,自主学习并完成任务单。

(5)回到基础组互教互学:将自己在专家组中研讨的内容与本组其他成员分享,互补信息差,完成整个学习任务——听话的小车动画制作。

(6)教师检验学生互教的效果:请两组同学代表回答对方组任务单上的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未完全掌握的学习内容进行补充讲解。分享交流之后教师将完整的学习资源分发给各组学生。

(7)评价:设计针对本节课的学习评价表,包括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

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度明显提升,每个学生都有了交流和表达自我的机会。从合作效果来看,在专家组互学新知识的过程中,学习者之间互相合作,共同成长为领域“专家”,淡化了组间竞争,避免了由于竞争带来的各种压力和矛盾。在基础组互补信息差的过程中,组内成员互教互学,共同完成小组作品。从作品呈现来看,作品的完成度和创意都比之前有所提升。

不足之处是,缺少对学生专家组研讨效果的检测,无法保证专家组内所有成员都正确掌握了所学内容,这也意味着基础组进行互教的过程中可能会传达错误消息,从而导致小组任务的失败。这对传达错误信息的学生来说,其感受到的挫败感和内疚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在专家组研讨过程中,教师要适当地介入指导,或者在专家组研讨结束后,对专家组进行学习效果测试。因此该模式具体的教学流程还有待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学情等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最后,本研究仅从一节课中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和作品分析得出结论,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后续团队会持续在信息技术课开展Jigsaw模式应用,从学生课堂行为观察、问卷、访谈等多种方式进行数据分析,用长期的教学实践来验证和优化信息技术课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宋东清,徐建奇,刘电芝.合作学习中“责任扩散”效应的分析及教学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03,(2):9-12.

[2]黄娟,傅霖.切块拼接法(Jigsaw):一种行之有效的协作学习方式[J].电化教育研究,2010,(5):98.

[3]黃成夫.Jigsaw模式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8,8(2):66-67.

[4]亢莉.Jigsaw教学法在英语听说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教学与管理,2012,(30):130-131.

[5]陈昌兆,王兵,张晓森.拼图式教学法在原子物理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大学物理,2015,34(11):47-52+56.

[6]杨蕾.拼图式合作学习分组策略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8,(10):78-81.

[7]郑玉霞,王光生.基于Jigsaw模式的数学教学目标分析设计[J].基础教育研究,2014,(22):15-17.

[8]莘晓陶.来华留学生在口腔科学中的Jigsaw教学模式与质量控制的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7,(18):53-54.

[9]李文娟,姜凡.Jigsaw教学法的发展及对我国青少年性教育的启示[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9,(10):122.

[10]叶海智,程清杰.基于Jigsaw模式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5,25,(01):87-92+119.

[11]王定菲,张立国.基于Jigsaw IV的在线学习活动设计模型的构建研究[J].中小学电教,2015,(10):8-12.

[12]万健,郑金浩,林兆奋,等.Jigsaw教学法与PBL教学法在临床医学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比较[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24):145-147.

[13]欧万慧.Jigsaw英语课堂下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J].江西教育,2018,(23):65-67.

[14]任露.建构主义视野下大学课堂拼图式教学的问题调查与改进策略[J].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2015,22(1):144-148.

(責任编辑 孙志莉)

Abstract: In the fast-developing information society,the training goal with the traditional knowledge structure as the core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difficult to meet the needs of society,and the requirements for students will be more diversified in the future.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the 21st centur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core literacy have emphasized the importance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At present,cooperative learning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classroom,but its implementation effect is not satisfied.In the teaching practice,we find that the Jigsaw mode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group cooperative learning and greatly improve the students’participation in the classroom.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development of Jigsaw model,this paper sorts out the Jigsaw model operation program suitable fo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in junior high schools,and combines our own teaching practice to design teaching examples, aiming to bring some new ideas to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Key words: Jigsaw Model;cooperative learning;middle school students;information technology teaching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高职院校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革新的探索与研究
运用“分层教学”优化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设计
略谈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微视频的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