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杨的“虫茶缘”

2019-09-10吴霞戴福成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老杨海棠长安

吴霞 戴福成

老杨的虫茶梦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步县的首要任务就是“精准脱贫”,产业规划紧紧围绕“脱贫”主战场,依托科技、瞄准市场做产业文章。搞产业,支持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关键是选好方向,挑好产业领头人。对湖南省科技厅安排的“三区”科技人才帮扶基地,老杨有几点想法。第一,帮扶基地牵头人要有胆识,敢挑担子、敢承担压力;第二,要成立一支脱贫小分队,牵头人从“连级干部”干起,一年小变样,两年大变样,三年千成个“团长”。

长安营这地方,搞虫茶产业,基础薄弱,无业可守,没有什么包袱,可以放手去搞;同样,面对乡亲们强烈的致富愿望,也无路可退。老杨就是带着对乡亲们的一份责任,带着自己的承诺,迈开了虫茶梦想之路。

老杨的虫茶路

传统虫茶制作,产量低、卫生条件差,生产没有标准。按传统老规矩,侗家茶农养虫,家家户户屋前挂个大蔑篓子,里面塞几大把三叶海棠老干茶,条件稍好些的,将自家属屋改改就成了养虫场,常常是生产家居一体化。这样生产的虫茶消费者放不放心?市场买不买帐?

和合作社罗总商量后,老杨建议合作社做个标准,搞了个示范模板,统一虫种、统一虫桶,统一环境条件,统一操作规程。这样,卫生条件大有改观,产品质量安全得到了充分保障。虫茶整齐划一,有看相,虫子也均匀、个大,产品颗粒粗大,品质好,产量也高了,先前十几、二十块钱一斤,卖不上价,现在起批就是四百八,效益好,有钱赚。如今制虫茶的农户基本上都是按这个新规矩了。

把专家请上台,唱好产业大戏。湖南农大文礼章教授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搞虫茶研究,是国内外最早最有影响的一位虫茶专家,老杨带着罗总亲自登门拜访,并邀请文礼章教授就三叶海棠鲜叶原料养虫技术指导和咨询,并给合作社发展把脉,为他们指明大方向。

两年来,老杨和科技、农口及合作社同志们一道,不断加快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夯实产业基础,建园、建厂、筑路、开拓市场,一步步走来,成效颇佳,引进了人才。从湖南省农科院引进山区特色产业规划种植专家1名,栽培、育种专家各1名。产业推进,重点依托项目保障。老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相关部门支持,协调落实相关项目。争取项目资金1080万元,主要用于茶园基地规划建设及标准化厂房建设。

产业提升,核心是技术。今年,老杨积极深入开展茶叶有机茶基地培管加工技术及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开展茶园现场培训2次;与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农科院加工研究所合作,共同对三叶原茶、三叶虫茶加工机理及生产工艺进行深入细致研究,制订颁布虫茶行业中首个产品企业标准、虫茶养殖技术规程各1份,获得虫茶产品技术专利1项。同时,老杨根据新的产品企业标准,开发了三叶海棠原叶茶和精品虫茶两大系列12个新品种。

产品销售有了新突破。市场建设方面,尽管存在产业政策层面诸多禁锢,产品身份面临政策法规层面的些许质疑,老杨带领合作社通过多方努力成功策划并打入上海、广东、江苏等三个省的市场,截止2018年7月,累计实现销售1066万元。

品牌推廣有了新模式。两线合一、多媒合作,采用线上线下融合、传统媒体与现代通讯技术相结合。主要通过实施电视报刊推广、网络微信营销、目标客户体验三种方式,对目标消费群体进行宣传推广。与湖南电视台合作开展了城步虫茶产地及工艺专题报道;多次特邀央视7套到城步长安营进行了城步苗族文化与长安虫茶的专题报道;2018年7月与湖南日报社签订了“关于推荐长安营虫茶宣传服务协议”。

老杨的美好愿景

老杨常常和合作社负责人罗总说,你开宝马不算富,特色产业才起步,只有让老百姓钱袋子慢慢鼓起来了,一讲到你的企业,村里群众的掌声响起来了,你的心思才没有白花,汗水才没有白流。

两年多来,老杨结合县委县政府精准脱贫要求,按贫困户发展虫茶产业的意愿,协议带动长安营精准建档贫困户162户,有些贫困户最高年收入达10余万元。产业带动三叶海棠、三叶虫茶种养殖户1200余户,8300余人,分别较2016年增加198户,880人;户平均增收14000元,较2016年增长3849元,户平均增收30%以上。

几年来,通过广泛宣传,长安营虫茶在湖南省内外有了点小名气,借着这股“东风”,老杨通过原城步籍驻长沙工作的老领导,和湖南卫视、央视媒体、科普杂志多方联系,他们纷纷对其进行了深度报道,特别加强了科技宣传,逐步解开“虫屎茶”消费心里疙瘩,让广大消费者对这一产品有了全新认识,和当前国际、国内特别盛行的“猫屎咖啡”、 “象屎咖啡”、 “猫屎茶”一样,叫好声一片。不久的将来,长安营三叶虫茶将会赢得更大的市场,奔向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据城步县教育科技体育局)

猜你喜欢

老杨海棠长安
读《明天要远足》,写“我要去远足”
水VS火
长安欧尚X7PLUS
《大嘴狗》
找春天①
我喜欢的季节
老杨
西游新记 2
老王办厂
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