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十年扶贫不松劲 一片真心为村民

2019-09-10罗理力阮子飞

农家致富顾问·上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隆回县家村全村

罗理力 阮子飞

竞选上任制规划

2014年4月,年近花甲的向长江提出了回家乡竞选村主任的申请,抱着“自迁户口入村、自带资金进村、自己不取分文”的态度,他向县委、政府及向家村的群众立下了“苦干三年、确保脱贫”的“军令状”。

竞选成功上任后,向长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爬山越岭、逐家逐户作调研,了解和熟悉全村的情况,广泛听取群众和能人的意见。

通过调研,向长江了解到,向家村是一个贫困村,全村252户1008人,现有9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共计218人,贫困发生率高达22%。全村只有耕地460亩,旱土506亩,其余13000多亩全是荒山丛林,且常年干旱,村里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匮乏,社会事业发展严重滞后。

面对如此“百废待兴”的局面,向长江焦头烂额,好在经过多番思考与研究,终于想出了“大投入、打基础、强产业、优环境、分类帮扶”的精准扶贫工作思路,并因地制宜,制订了《岩口镇向家村脱贫三年规划》。

先抓基础强落实

制定规划后的向长江,马上将精力转移到了基础设施建设。为了解决群众出行难的问题,向长江带领村民把3.5米宽、6.2公里长的砂石机耕道

向长江,一个隆回县家喻户晓的“名人”。作为湖南省隆回县岩口镇向家村村主任,向长江用他长达十年的实际行动,探索出了一条企业家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成功之路。十年来,他先后帮扶过的贫困村达13个,通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业产业、进行技术培训和安排就业岗位等途径,使得2000多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改造成6米宽的炒砂路,同时新建、硬化通组公路10.6公里、硬化户户通人行道22公里;为让每一位村民用上自来水,在8个村民小组均建起了储水塔;为解决农业生产灌溉用水,新修高标准水渠1.2公里;为优化农村生活环境,新建了垃圾集中填埋场,购买了垃圾转运车和垃圾斗,改厨、改厕达200余户,铺设污水管道8000余米;同时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安装路灯170盏,美化、绿化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还投资改造了村级小学,成立了村级卫生室。

基础设施及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使向家村的村容村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日后的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狠抓产业促发展

根据向家村山多田少、生態优美的特点,向长江提出在村里“发展绿色产业,大力种植油茶”的思路。他亲自带领一拨年轻人向荒山野岭进军,从公司调来10多台挖土机奋战近两个月,将荒芜多年的村级林场开垦成305亩梯土并全部栽种上油茶林。

在他的推动下,全村油茶林种植面积达到1300亩。预计到油茶投产后,全村村民年人均可净增收入1200元,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就将增收10万元以上。

根据向家村的土壤特点,向长江集中采购了板栗、桃李、樱桃、蓝莓等优质果木苗10多万株发放到各家各户;还重点扶持一批种养专业户,采取“企业+农户+专业合作社”的模式,凡村民种的蔬菜水果、养殖的鸡鸭、生猪全部由公司上门按市价收购,确保村民的农副产品在家门口就变成真金白银。

分类帮扶保精准

为了兑现自己“三年脱贫”的庄严承诺,向长江在自己的公司专门成立了“扶贫办”,安排下面的8个分支企业分别对口帮扶向家村的8个村民小组,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每人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户,并与公司“扶贫办”签订正式协议,保证每个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5000元以上。他还要求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全部参与产业发展。针对贫困户创业资金短缺难题,在县农商银行开办了1000万元存款帐户,为向家村贫困农户提供贷款担保并补贴一年利息。

村民范长征就凭借30万元的贴息贷款办起了养猪场,去年纯收入达5万多元。对于“无技术无资金”的,向长江通过技术培训将其招聘到自己的企业就业,如今已有76名村民进入“华兴实业”,成为公司“蓝领”,实现了“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而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家庭,向长江又争取到了小额贷款210万元,由村里集体打包投入到“华兴实业”,贫困户只管从中分享红利,光此一项每个贫困户每年就可增收6000元。

不达目的不收兵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近三年的艰苦努力,到2016年底,向家村95户218人全部提前脱贫,村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0元,村集体实现盈利10万元,使得向家村提前退出贫困村行列,还被评为了湖南省“脱贫攻坚示范村”。向长江带领贫困村整村脱贫的事迹,一度引起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关注。

2017年新一轮村级换届选举,向长江又以全票当选为向家村村主任,他再次坚定自己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继续脚踏实地,苦干三年,为把向家村建设成为全县乃至全省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和“生态旅游特色村”做出更大的贡献!(据湖南省隆回县教育局)

猜你喜欢

隆回县家村全村
美丽乡村背景下江西高安范家村改造提升设计
全村唯一收件人
美丽的向家村
联谊庆“三八”妇女节
隆回芙蓉学校建设忙
一个人的山区“扶贫公交”
一个高等学府与一个村庄的碰撞
邵阳隆回县对农村科学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专项调研
Beams Up
那片土地 那座村庄 那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