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分析

2019-09-10李彬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20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设施机器

李彬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逐渐发展,我国的各个行业领域也有了很大的進步,如今,机械化的加工生产已经取代了人工操作。如此一来,对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就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了加工产品的质量和进度。本文就将针对这一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一些具有可行性的措施。

关键词:机械设备;保养和维修

引言:机械配置是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工具,它直接影响到整个工业生产的效率及工业化企业的生产效益。现如今,随着现代化工业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机械设备更加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而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不仅保障了工业生产进一步运行的正常开展,也对工业的生产效率有着积极的作用,而本文就深入分析了机器设施在维修和保养方面的内容,并提出有效的措施。

1、机械设备的概述

设备是指人们在生产工作或生活中所需要的机器、配置和设施等可以长期使用,并能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性能和形态的生产资料和物质资料的总称。而机器设施就是指一台、一套或一组具有一定的机械结构,在一定的动力驱动下能够完成相应的生产加工功能的装置,其大致可分为动力、传动、工作等三大部分,而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中的控制部分也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机器设施具有单位价值高、使用期限长的特点,且属于动产类资产,与房地产之类相比较,其评估值的高低与其所处地域不具有直接关系,但机器设施更新换代非常快,对于政策规定的高能耗、低效能、污染大的机器,尽管实体成新程度高,但仍要按低值甚至按报废的标准处理[1]。

2、机器维修的技术分析

2.1现阶段机器设施出现故障后的一些常见诊断和分析技术。

2.1.1初级诊断,也称为简单诊断,总的来说就是相关的技术人员在设施出现小故障后能迅速做出判断,并及时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从而确保机器不会影响到正常的生产加工。

2.1.2精确分析。操作人员在经过初级诊断后仍不能解决故障问题时,需要将相关情况反映给厂家,并与专业的技术人员共同分析故障发生的原因。

2.1.3功能与运行诊断。这项技术主要是针对一些新设备和经过维修的设施,通过这项诊断来判定机器的功能是否完善以及是否能够正常运行,并且根据结果来适当地调整机器。

2.1.4定期检查。顾名思义,就是企业要定期派专业人员对机器设施的一些关键部位进行检查和分析,保证设施的正常使用。

2.1.5直接和间接分析,这二者是相互的,在机器出现问题时直接确定关键部位的状况,但有的时候会受到机器本身和工作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不能对机器进行直接分析,这就要依靠间接的分析方法来完成,也就是通过故障源的二次效应来间接地分析机器中关键部位的状况。

2.2设备常见的修理方式

目前,国内对机器设施的修理方式大概可分为计划修理、事后修理以及预防性修理等三种。以下就是对这三种方式的详细介绍。

2.2.1计划修理,也可以称为周期性修理,这种方式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被动且具有计划性的修理方式,适合用于一些已经知道故障规律的设施。而这种修理方式适用的范围很小,由于机器本身的优劣性、机器所处环境的不同以及操作人员的职业素质等各方面因素的干扰,从而导致了其具有很强的局限性,有些机器甚至还没有到维修期限时就已经损坏,这种情况是不能够按计划修理的方法进行维修,否则会严重影响到正常生产的需求。

2.2.2事后修理,也被称为抢修。是指在机器出现问题,或者机器的各项性能不能满足标准要求时进行的非计划性修理。其目的是要提高机器的使用率,因此在一般情况下要尽可能地减少停机时间,并主要针对出现故障的关键部位进行修理,而不是对机器的整体进行维修。这种修理方式属于被动修理且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适用于一些出现问题但不会影响到整个生产效率的设备。

2.2.3预防性修理,也可以说是状态修理。与前两种方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是一种积极、主动的修理方式,主要是运用一些具有针对性的检测仪器对机器进行检查,并根据机器日常的检查报告、状态监控及运行状况等合理地安排修理,从而能极大程度地降低故障发生的几率,让机器一直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这种方式对于一些对工业生产有着直接影响的设备非常适用[2]。

3、机械设备的保养

当下国内对机器设施的保养大概可分为三级,分别是日常保养、一级保养以及二级保养。

3.1日常保养。这是每日每班的维护工作,以操作工为主,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要认真检查设备的使用和运转情况,填写好交班记录,对机器各个部件要进行擦洗清洁并定时给其加油润滑;要随时注意紧固松脱的零件,调整并消除机器上的小缺陷;检查零件是否完整,工件及附件是否放置整齐等。

3.2一级保养。它是以修理工为主,操作工为辅的设备维护工作。其工作内容包括检查、清扫和调整电器控制部位;彻底清洗并擦拭机器的外表面,检查设施的内部结构;查看并调整各个操作及传动机构的零部件;疏通油路;调节各指示仪表与安全防护装置等。根据我国相关规定,机器设施在经过一级保养后要能够达到外观清洁、油路通畅、操作灵活、运行正常、指示仪表齐全且可靠以及安全防护等多项要求。此外,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将维护过程中所发现和排除的问题、隐患等进行详细的记录。

3.3二级保养。这项工作主要是以修理工为主,列入机器检修计划,对机器进行部分分解检查和修理。而它的工作量介于中型修理和小型修理之间,主要针对机器易损零件的磨损和损坏进行修复或更换。而这项工作要求其在完成后机器的精度和性能都能够达到标准的工艺要求,不会产生漏油、漏水、漏气、漏电等现象,而且声响、震动、压力及温升等方面也要符合规范[3]。

4、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的措施和建议

4.1培养高素质的修理人才,组建专业化的修理团队

机器的修理工作属于一种知识型行为,而在实际工作中,不会有现成的指导方法来教授使用者如何应对机器的突发故障,只能依靠操作人员以往的工作经验来做出判断,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为避免突发状况的发生,有必要培养高素质的修理人才,这样才能高效地处理好故障机器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不会影响到整个生产的效率。

4.2构建科学合理的修理制度

为了能更好地做到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不仅要有专业优秀的修理人员,还要有相应的修理检测制度。企业或工厂等通过日常点检、定期检查以及跟踪点检等方式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机器中存在的问题,有效地保障了机器设施的正常运转,同时也极大程度地避免了因机器故障而造成的生产停滞的问题。

4.3加强使用者的维护保养观念

很多机器发生故障的原因大多是因为使用者操作不当。因此,要加强操作人员对机器的维修保养观念,要求其学习相应的维修技术和保养手段,企业或工厂还可以定期开展相应的培训班,这样才能够有效地降低设备的损坏率,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也保障了企业或工厂的正常生产效率[4]。

结束语:当今社会,机械设备在工业生产、工程建设等多方面领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而提高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水平对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意义。以上本文对机械设备的维修及保养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当前机器维修方面提供有用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杨晓冬.机械设备维修及保养分析[J].中国设备工程,2017,04:184-185.

[2]郭杰.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分析[J].南方农机,2017,4816:39.

[3]许辉.通用机械设备的维修及保养策略研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8,05:276-277.

[4]惠登峰.工程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5:241.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设施机器
机器狗
机器狗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装卸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问题浅谈
神奇的独眼机器
浅析建筑安装企业中机械设备管理
设施农业文摘
同步阅读理解两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