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冰山理论”

2019-09-10黄健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5期
关键词:老人与海高中语文

黄健

摘要:在我国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中,包含许多中外名著、古典文学,其中欧内斯特·海明威的中篇小说作品《老人与海》被录选在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三第一单元中,《老人与海》作品中主要讲述老人桑迪亚哥已经连续八十四天没有捕到一条鱼,在出海第八十五天时出现了转机,老人经过与鲨鱼三天两夜的争斗,最终收获到重达一千五白多磅的大马林鱼的故事,而在高中教材内容中主要节选于老人与鲨鱼经过三天两夜的争斗,最终收获而归的故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老人与海》,冰山理论,掌握冰山理论的真实含义,学会整本书阅读,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高中语文;冰山理论;整本书阅读;《老人与海》

在1954年,《老人与海》的作者欧内斯特.海明威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老人与海》故事内容虽然浅显易懂,却向世人展现出老人面对生活与死亡的决心与勇气,描绘出老人铮铮铁汉的形象。为了更好的塑造学生人生观与价值观,高中语文教材内容节选《老人与海》部分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海明威作者的写作风格,进而体会文章的中心主旨,让学生养成直面挫折,勇往直前的精神,帮助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有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故此,本文主要以高中教材《老人与海》的教学为例,通过教师的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作者笔下的冰山理论,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一、《老人与海》教学流程

(一)《老人与海》作品简述

在高中语文教材内容中《老人与海》这篇课文,作者主要运用叙述的写作手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对话,体现出作者简洁的写作风格。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熟读课文,让学生体会到老人的内心感受,进而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老人的人物性格,揭示文章的主题。

高中语文教材中《老人与海》这篇课文,主要通过塑造老人桑迪亚哥的形象,进而展现出人们在探索自然奥秘中展现出的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人物形象。作者运用冰山理论的写作手法,是作品的点睛之处[1]。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其独特的魅力之处就在于作者在作品中“省略”的部分,却让读者真切的感受到其内容并未省略,冰山之所以魅力,就是因为冰山在海里只露出一角,让人们无法察觉到他的全部。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讲解《老人与海》这一课时,由于《老人与海》课文中蕴藏着深刻的哲理认识,高中生年级尚小,缺少生活经验,思想发育尚未成熟,使学生学习比较困难,很难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效果下降,加大了教师教学的难度[2]。于是,采用几种策略进行弥补。第一,“内容重构”策略,阅读主体基于进一步的研究目的,通读全书后,提取相关信息,按照新的形式重新组合并呈现。第二,捕捉闪回。借助这一策略,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实现与作者的深度对话。第三,对照阅读,在阅读中自觉地将具有一定关联的人物、事件或场景对比参照,区分细微差别,探究差别产生的本质原因。第四,跨界阅读,指阅读本书过程中,学生突破学科边界、突破纸质媒介进行的综合阅读。学生在跨界阅读过程中,体会不同的艺术形式在表现人物、设置情节方面的特点,立体化地品评人物,加深对原著的理解,有助于客观地、多角度地评价分析原著。

阅读方法涉及信息收集整理和联系个人生活经验两个大的方面,具体的方法包括精读、略读、浏览,互文解读、拓展阅读、梳理纲要等。在这两个主要的目标维度之中,还隐含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维度,指向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老人与海》是中篇小说,相对于诗歌、散文而言,学生学习《老人与海》小说文章还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教师应该接受学生的差异性,进而加强引导学生的了解文章的深刻涵义,进而了解作者的冰山理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未来发展。

二、分析《老人与海》课文内容,突破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师应该从课文内容中分析老人桑迪亚哥的形象入手,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进行详细分课文分析与解读,便于学生的了解与掌握老人桑迪亚哥内心独白的真实感受,进而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了解人物塑造的写作作用。

(一)课文概述

高中语文教材中,《老人与海》课文内容中主要讲述,老人桑迪亚哥是一名老渔夫,已经连续经历八十四天未捕获一条鱼的故事背景,虽然老人桑迪亚哥奋勇抵抗,但是无法抵抗鲨鱼的层层进攻,课文的结局就是在老人桑迪亚哥回到海岸时,老人桑迪亚哥捕获的大马林鱼只剩下魚骨架[3]。

(二)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教师的板书,让学生更加直观立体的了解到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解读老人桑迪亚哥的人物形象,教师让学生画出课文中体现老人桑迪亚哥的人物精神,具体如下:

描写老人桑迪亚哥永不言败的句子“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描写老人桑迪亚哥智慧的句子“老头儿先让它去咬那条死鱼,然后才把绑在桨上的刀扎进他的脑子”等等[4],通过文章的描绘,让学生找出类似的句子,进而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与总结的能力,让学生真切的体会到课文中的主人翁是一个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铮铮铁汉,帮助学生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利用讨论式教学法,便于学生多方面理解文章的意义

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老人桑迪亚哥的人物形象,教师应该利用讨论式教学法,让学生进行穿插分组,讨论与思考主人翁的精神内涵,突出课文的主旨。

要让学生体会到人生就是在不断的困难面前,一次一次的突破自我的过程,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向上的精神,有利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

三、通过有效提问,引导学生了解冰山理论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作者的写作手法入手,进而层层剖析作者的冰山理论,体会到《老人与海》课文中的深层含义。部分学生认为此篇课文的写作风格带有神秘色彩,而大部分学生却觉得作者语言简练,是一篇叙事文[5]。这就需要教师应该向学生逐渐渗透《老人与海》的真实含义,进而体会到《老人与海》作品内容中不止是讲述主人翁的故事,而是讲述做人的尊严与做人的灵魂,让学生不能做没有尊严的灵魂,帮助学生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课外延伸

教师通过《老人与海》的讲解,可以向学生介绍海明威更多的优秀作品,如《午后之死》、《有钱人和没钱人》、《丧钟为谁而鸣》等[6],让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阅读与思考,便于让学生更加深刻的理解与掌握冰山理论的真实意义,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参考文献:

[1] 徐婷.探寻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冰山理论”--以《老人与海》的教学为例[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14(4):40-42.

[2] 何郁.有童心的硬汉子——阅读海明威的几个关键问题[J].语文建设, 2017(19):47-52.

[3] 赵燕.合理运用“冰山理论”有效提高语文教学[J].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13(6).

[4]张玉琴.从翻译视角看《老人与海》的语言风格[J].语文建设, 2015(1x):53-54.

[5] 梁彩群.打开“冰山下八分之七”之门——海明威短篇小说叙事艺术欣赏[J].语文建设,2016(5).

[6] 帅本明.也谈中学语文教学的“冰山原则”[J].贵州教育,2013(23).

猜你喜欢

老人与海高中语文
以文学伦理学为视角分析《老人与海》中的人物精神
基于网络交际情境下高中语文写作学习任务群设计的应用初探
海明威的《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读后感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引导”方法研究
《老人与海》与海明威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