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0kV变电站电气闭锁的设计问题

2019-09-10赵永丽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3期

赵永丽

【摘  要】变电站的电气闭锁是防误操作的重要环节,正确合理的设计回路对于防止电网事故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而在新建的某些变电站闸刀的电气闭锁回路存在较多问题,给二次接线和调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也给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带来很多隐患。本文详细分析了某220kV变电站母线闸刀(以220kV线路为例)电气闭锁回路的缺陷,并提出了改善的方法。

【关键词】闸刀;电气闭锁;辅助接点

1 问题分析

220kV的变电站在220kV的部分采用双母线的接线方式,同时还有母联间隔。母线的闸刀控制回路设计如下:断路器的常闭接点串联下一个母线的母线闸刀的常闭接点,下一个串联开关母线侧接地闸刀常闭接点后接开关线路的常闭接点,接下来一个串联本母线接地的闸刀常闭接点最后接一个测控闭锁的逻辑接点。

该设计所设计出的方案可以基本上可以实现防误闭锁的功能,但经过仔细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其中也存在着一些缺陷。在正母闸刀和侧母闸刀的电气闭锁回路的操作中,在串联中的母联断路器和母联的正母和副母闸刀的三对常开的接点分别取自同一对的接点,换言之,判断母联间隔在电气回路的运行当中是共同使用的,而且电气闭锁和间隔层闭锁点串接,串接之后接在控制电源的零线上。

根据电路的设计原理,可以从电路中发现,有两个等电位点,两点之间的接点存在的并联的关系,所以,在整个的设计电路中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在整条设计回路中,只要有两个点在电气的支路上出现了某一个支路连通,这会直接导致间隔层的闭锁失效。

以线路的正母闸刀作为例子:变电站正母母线的检修状态和侧母线还有此线路的冷备用状态。在这个时候,副母闸刀可以进行正常的操作;正母母线因为正母母线的接地闸刀的位置在合位,因此会受到来自测控装置和电器闭锁的闭锁,在这种情况下,会导致回路无法进行操作。假设正母母线的接地闸刀的常闭接点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原因而导致不能打开,虽然,测控装置经过判定正母闸刀被闭锁,虽然已经打开了测控装置的闭锁接点,电气支路还是无法被打通;但此时,副母闸刀能进行正常的操作。

因为设计存有一些缺陷,给出了一个新的方案。母联正母闸刀、母联断路器和母联副母闸刀着三对常开的接点依然是使用共用的办法,而且将电气闭锁和间隔层串联起来,串联以后接在控制电源的零线上。不同之处在于,倒母电气的回路之中,正母闸刀和副母闸刀相互闭锁的辅助接点串接起来,串联之后将其接到母联间隔的辅助的接点的后方。根据这个原理,可将电路进行改革设计。

2 解决方案

在解决闭锁回路问题时,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

2.1 解决方案1

在倒母操作的回路当中,母联断路器和母联正母、副母闸刀的常开接点后又串联了另一个母线的母线闸刀的常开接点,这样一来,无论是在相对较靠近零线的控制回路的地方还是在离火线比较近的控制回路的地方都不会再有公共端的存在。在這过程中,电气闭锁起作用的同时测控逻辑闭锁也起了一定的作用,提高了可靠性。但是,在一个倒母回路中串联相同的母线闸刀的两对常开接点的时候,就会是电气闭锁回路的复杂性增加,所以该方案不是最佳方案。

2.2 解决方案2

串联测控闭锁接点和电气闭锁接点,然后将其移动到闸刀控制回路的火线上面,这样一来,即便是共用了母联间隔的辅助接点,而且无论是失去电气闭锁或者测控逻辑闭锁哪一个,依然可以保证母线闸刀闭锁逻辑的可靠性。而且这种回路在设计上十分简单,在日常的使用中十分方便,是一种较好的设计。

2.3解决方案3

串联测控闭锁接点和电气的闭锁接点,二者串联后移接到闸刀控制的火线上面,而且要使用不一样的辅助的接点。这样设计的闭锁回路可以增加整体的可靠性,母线闸刀的倒母操作回路可以彼此独立。虽然这个回路十分可靠,但同时也会增加电气闭锁回路的复杂性,该方案在一些电气闭锁回路有相应的应用。

3 方案实施效果

在以上三个方案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之后,在对任何一个电源进线开关进行检修的时候,需要做的就是把电源进线的开关进行切换转换,而无需再到端子排上进行剪接。在对开关的检修完成之后,推到工作状态时,再次切换开关的操作把手。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人为错误而导致短错位置的情况的发生,不仅如此,这样做还可以节约时间,减少了人力资源的浪费,更重要的就是,无需再担心多次在端子上短接和对临时线的拆除而导致端子排上的螺丝滑丝,这种情况造成的不必要的接触不良就可以避免。此方案的完成没有出现过任何的问题,保证了闭电回路安全和稳定的运行。

4 运行时的注意事项

变电站的闭电回路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一些事项:

(1)在改造的过程中,要在“五防”闭锁的基础之上进行改造,不能由于改造而影响“五防”的正常运行功能。

(2)在增加断路器闭锁的时候,应当把其接在堵路的辅助常闭触电,这样做可以有效地避免交流电和直流电的电源混接在一起。

(3)在主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之间装设接卸闭锁的间隙要合适,如果间隙太大则达不到闭锁的效果,相反,太小的间隙会使摩擦力过大,这样隔离开关的性能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严重的话就会导致无法操作。

(4)在隔离开关分合闸到位限位的开关和切换在运行的时候,应该调整在正确的时间。如果时间太短,分合闸不能到位,就会出现电机停止运转的现象。时间过长也不允许,因为这样就无法保护电机。

(5)在控制电源的时候,要保证其和机构箱的接触器的电源是相同的。如果电压过高的话,会将接触器烧坏。

(6)对于改造后的绝缘电阻也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其绝缘电阻要在闭锁回路中大于2M欧姆。

(7)在完成对隔离开关的改造之后,电动操作之前一定要进行手动操作。在进行第一次操作的时候,要将机构用手柄把它摇到一个中间的位置,然后把电机启动,观察开关输电轴和分合闸二者的方向是否是一致的,若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应立刻将电源切开,马上对电机的相序进行调整。把机构摇至中间位置目的就是避免相序会接错,同时也可以防止电机启动之后会打坏开关的本体。

(8)分合闸到位之后才,先断开行程开关,这样可以对回路进行控制,而且,随着主轴转动的机械限位的螺栓之间应当有一个10mm左右的间隙。进行该调整之后,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机械之间的碰撞。

小结

通过这个实际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电气闭锁回路的设计问题上,应该从整体出发,考虑全面,选用最优化的方案;并且充分考虑系统运行的可靠性,不留缺口和隐患,避免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要求我们调试人员在看图纸的时候必须做到认真、仔细、严谨,确保每个回路都不存在寄生回路,使电网能够可靠运行。以上只是个人的一点看法,如有不足之处望同行指正。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安监〔2006〕904号文件:《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的通知》;

[2]《浙江省电力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

[3]《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试行)》;

[4]嘉电生〔2007〕506号《关于完善闸刀电动机构操作控制回路强制性电气闭锁功能要求的通知

(作者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