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防止变电站电气误操作

2019-09-10孟清波

科学导报·科学工程与电力 2019年23期
关键词:措施分析

孟清波

【摘  要】发电厂的电气误操作事故严重威胁着发电厂的安全运行,严重的还会引发重大电网事故。本文对发电厂的电气误操作的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防范措施,以保证发电厂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气误操作;原因分析;措施分析

1 发电厂电气误操作的原因分析

1.1 习惯性违章

习惯性违章操作是电气误操作的首要原因。有违章习惯的人明知违章了,但仍认为“以前都是这样做过的,不会出事的。”他们普遍的认识就是“误操作必然是违章,而违章不一定出事故”,更有甚者将违章错误的等同于误操作,殊不知“违章”和“误操作”虽有联系,但仍存在很大区别:“误操作”是违章,而且是严重的违章,是直接导致事故(至少是事件)的违章;但“违章”不一定就是现场的误操作,它还存在许多不直接导致事故的非操作现象。由于人们对“误操作”与“违章”存在着认识上的混淆,把所有的“误操作”都当成普通的违章,以致陷入客观存在的误操作事故概率不高的认识误区,继而产生侥幸心理。这就是习惯性违章操作长期存在的原因。

1.2 值班人员技术水平低

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不高,业务能力不强。表现为不熟悉所管辖的设备、系统;缺乏操作经验和事故处理能力;操作人员对专业知识一知半解,不会把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等等。

另外,操作人员精神状态不良,忙中出错,技术规程制订或执行不完善等等,都会引起电气设备的误操作事故的发生。

1.3 装置性违章

装置性违章即设备或作业环境的安全防护设施不符合有关规程的规定,从而对设备安全运行或人员安全作业构成直接或潜在威胁。例如,电气安全用具不合格;设备应有的名称和标示牌不齐全、不对应;配电照明不够充足;接地装置的设计、安装或长期运行不符合标准:五防闭锁装置功能不全,或功能失灵不能满足其技术要求等等,装置性违章的表现很多,它不一定都直接构成事故,但在一定条件下往往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因素。

2 防止电气误操作的措施分析

2.1 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习惯性违章是安全生产的大忌。要从根本上纠正和预防它,必须加大力度,从严治理。班组是习惯性违章的多发地,所以,反习惯性违章的重点在班组,必须把班组作为重点来抓。只有班组杜绝习惯性违章,才能实现安全生产。习惯性违章指挥不根除,习惯性违章操作也就无法根除。所以,企业领导必须遵章守纪,杜绝习惯性违章指挥,给职工带个好头。

2.1.1 反习惯性违章的基点在预防

电力生产坚持的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所以加强安全思想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1)增强安全规程教育的科学性。安全规程教育不能停留在本本条条的死记硬背上。照本宣读,职工只知其表,不知其理,收不到安全规程应有的效果。要从各项安全规定的技术性、科学性的要求上使职工对《安规》做到熟知、深知。在实际操作中自觉运用,做到警钟常鸣,时刻提醒自己该怎么做。

(2)不断纠正不良习惯,强化认识上的自觉性。习惯性违章具有一定的顽固性、潜在性、传染性,所以,不是通过口头教育就能改掉的,必须从实际工作中加以引导教育。从点滴抓起,对违章行为不留情、不手软,建立和完善各级安全生产的内部激励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而没有受到教育的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应受惩罚而没有受到惩罚的不放过),体现“以责论处”的原则,只有从严惩处,罚得让人心痛并彻底醒悟,才可能铲除习惯性违章。

2.1.2 全面推行“标准化作业”,严格教行“倒闸操作的顺序”

(1)发布和接受任务。当值长或班长在需要进行操作前,应先向电主控布置操作任务,由电主控向监护人和操作人讲清操作目的和操作设备的状况,操作人接到操作命令后,应复诵一遍后开始填写操作票及危险点预控措施,并做好操作前的准备工作,待接到正式操作命令后再进行操作。

(2)填写操作票。在进行操作以前,应由操作人根据操作任务,查对模拟系统图,在操作票上逐项填写操作项目,并由操作人和监护人在操作票上共同签名。

(3)审核批准。操作人填写好操作票后,由监护人、电主控、及值长逐级审核,经审核确认无误后签名批准,将操作票交还操作人,由电主控发布正式操作命令。

(4)核对模拟系统图板。在发布操作命令后及正式操作前,由监护人按操作票的项目顺序唱票,由操作人在模拟图板上模拟操作,以核对其操作票的正确性。

(5)核对实物。操作人和监护人携带操作工具进入操作现场后,应先核对被操作设备的名称是否相符,即核对编号、设备名称应与操作票相同。此外,还应核对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实际位置及校验有关辅助设施的状况。在核对完全正确后,操作人应做好自身的安全措施,如戴好绝缘手套,雨天穿好绝缘鞋等等。

(6)高声唱票及逐项打勾。监护人按操作顺序及内容高声唱读,由操作人复诵一遍,监护人认为复诵无误后下达“执行”命令,然后操作人方可操作。监护人在操作开始时,应记录操作时间,并将已执行的操作项目立即在操作票上打“、/”记号,然后再读下一操作项目,这是为了防止误操作及漏项等。

2.2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人員素质

从电力生产的事故通报里,我们可以看出一些事故的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人员技术素质不高。血的教训告诫我们,提高职工的技术水平刻不容缓。

培育一只技术过硬、业务素质高的运行队伍是防止误操作的前提。加强岗位培训及有针对性的专业技能培训,使每个职工都能达到主值水平,就是人们常说的达到“三熟、三能”的要求,即熟悉设备、系统和基本原理;熟悉操作和事故处理;熟悉本岗位规程、制度;能够正确地进行操作和分析运行状况;能及时发现故障及排除故障;能掌握一般的维护技能,凡操作人员必须经车间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操作,严禁学员或实习人员参与操作。

2.3 减少或避免装置性违章的发生

提高职工的事业心、责任感。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把质量关,杜绝存在缺陷的产品进入市场。提高设备运行稳定性和健康水平,严格执行缺陷管理制度,加强设备的检修、维护管理。为了让遮栏、接地线和标示牌真正地发挥作用,杜绝人为事故的发生,《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规定严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移动或拆除遮栏、接地线和标示牌;任何电气设备上的标示牌,除原来放置人员或负责的运行值班人员外,其他任何人员不准移动。

2.4 加强对防误闭锁装置学习和管理

防误闭锁装置是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强制性技术措施,当人为因素造成损失时,如果有完善、可靠的防误闭锁装置是可以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的。加强对运行人员培训,使他们能熟悉和正确使用防误闭锁装置,同时建立防误装置的运行、检修、维修管理制度,象其他电气设备一样,明确责任分工,落实到班组,定期检验维护,同时必须建立闭锁装置投、停审批手续。

3 结语

综上所述,为防止电气误操作事故的发生,要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不断提高运行人员的技术素质。电气操作人员在操作之前,应做好危险点分析预控,严格执行“两票三制”。正确使用防误闭锁装置,使之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l]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防止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6.

[2]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S].北京,2006.

(作者单位: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检修公司)

猜你喜欢

措施分析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安装过程中的质量保障措施探析
大型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节能改造探析
论煤矿机电运输的安全管理及解决措施
煤炭企业降低成本有效措施
煤炭企业降低成本有效措施
对水利工程施工的技术探讨
农村信用社坚守合规强化内控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