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区教育脱贫的现实困境与破解之策

2019-09-10林军龙李号袁梦婷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4期
关键词:改善建议教育现状

林军龙 李号 袁梦婷

摘 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教。教育扶贫,是我国精准扶贫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过去常说,“ 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鼓励更多孩子通过教育走出山村、走入外面的世界,事实上这种导向颇为成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贫困人口的减少就是扶贫工作最显著的成效。因此,传统意义上认为“教育好一个贫困孩子,可以彻底挖掉一个家庭的穷根”有其立足之处。就贫困山区而言,教育扶贫工程是一项能从根本上解决山区贫困群众脱贫的战略性工程,也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重大民生工程。本文以孝感市观音湖学校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考察,从不同角度分析贫困山区基础教育所面临的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关键词:教育现状  落后原因  改善建议

1、我国山区教育现状

随着我国普及教育的发展,国家在全国各地普及九年义务制教育及高等教育,我国基础教育从建国以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进一步提升我国人口素质及改善人才总量及结构,但处于信息、交通欠发达的山区农村,传统体制下的陈旧做法任然存在,山区农村任然面临着地区偏远、经济落后,教育资源缺乏等问题。以湖北省孝感市孝昌县(国家级贫困县)观音湖学校为例,该校是一个地段偏远的贫困山区学校,交通极为不利,学生们上学需要很长时间,离学校较远的学生只有选择在附近租房或住校来节约时间。经过我们走访调查,对比分析发现该校存在的问题如下。

1.1、班级管理分级混杂。

经过询问学校负责人及深入调查,我们了解到该校共有小学部和初中部,每个年级只有一个班,班级划分不能细化,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的学生集中在一个班学习,这严重影响孩子们对知识的吸收,同时也降低老师们的教学效率。

1.2、教学内容单一。

俗语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观音湖学校的学生没有兴趣拓展课及特色课,只有传统的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应试教育下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升学考试,学生的作息安排高强度、高紧凑,长期在这种压抑的氛围中学习不能培养他们思考问题的新方法,成绩进步自然不立杆见影。同时,学生们抱有情绪的去学习也使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1.3、家长的不重视。

对于老师,当地老师不愿长期扎根于山区学校,学生们总要去适应新的教学模式;对于当地家长,家长对孩子的教学成果要求并不高。经过我们走访调查及总结分析,发现大多数家庭都有两个孩子,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目标只停留在高中,没有要求孩子更高的学业水平。家长的不重视和教育资源的不断变动是一个重要影响。

1.4、教育资源落后。

学校的校委办公室被用来给老师办公,仅仅只有一个不太大的教师办公室供全校教师使用,学校打印机、复印机数量也比较少,时常会出现多个老师排队挤占使用的情况,这给老师们打印资料及试卷也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学校优秀年轻老师不多,大部分都是本地的老师,教师的工作也不是特别稳定,优秀教师通常会被县里调走,这种教育资源不协调的情况给学生的学习及学校教育的发展造成诸多麻烦。

2、结合该校现状,反映出我国贫困山区地区教育落后的诸多原因

2.1、经济落后。

山区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 大批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 农村只剩下老人和小孩, 这样一来农村没有人力资源来发展经济, 从而导致恶性循环。同时, 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孩子们缺乏心理上的沟通和交流,这样不利于孩子们的发展。

2.1、中小学合并影响。

中小学学校合并确实能够集中优质的教育资源并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解决生源不足的问题。但合并之后,小学初中学生统一用餐吃的一个样易造成学生营养不均衡、不全面的问题;中小学生、高低年级学生统一住在同一宿舍,时间管理不协调;还易出现打架斗殴、校园欺凌,以大欺小的情况,这对于孩子们来说存在较多的安全隐患。

2.3、贫困地区孩子易受外界因素影响。

贫困山区的孩子见识较少,内心比外面世界的孩子更敏感。受周围环境影响,很多落后地区的孩子看到同伴小小年纪打工挣钱,久而久之被环境同化,也有了外出打工的想法;有的孩子自身成绩比较落后,不愿意继续学业,产生厌学情绪;有些家庭父母思想比较落后,认为“读书无用论”是正确的,与其让孩子读书不如让孩子提早进入社会打工挣钱,这些外界影响因素都导致贫困山区孩子被影响而提早辍学外出打工,使他们无法顺利完成学业。

2.4、缺乏优秀教师。

贫困山区地区优秀的教师大多不愿意来,因为山区不方便,各方面资源条件较差,因此很难改变当地的教育水平状况,或者优秀教师任职少许时日就被调走。目前山区农村地区的教师大部分都是当地出来的教师,学历层次较低,教育思想落后,而且很少有机会与外面进行教学交流探讨学习,从而影响了教学的质量。

3.改善貧困山区教育的一些建议

通过对孝昌县观音湖学校的调研,让我们认识到改善山区基础教育刻不容缓,至此提几点建议:

3.1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财政支出。

无论是政府还是社会都应该认识到加强贫困山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政府要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落实精准扶贫,全方位突破农村教育的困境。为山区学校修建基础设施(办公室等),购置基本办公物品;提高老师薪水,增进教职工福利以调动其积极性,保障支教人员生活和工作待遇,鼓励终身从教和定向招生委培的形式为山区基础教育提供师资保障。其次提升贫困地区教育整体水平,需要建立增强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提高贫困地区教师收入水平,尝试恢复为教师分配住房。

3.2完善学校建设。

贫困学校要争取资金,创建条件,积极着手完善学校的软件硬件设施。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和日常开支,加强师德建设及现代化高素质教育。学校还应开展丰富多样化的教学课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做好与学生家长的交流沟通;其次还应完善管理,合理分配教育资源,从最底层开始逐层向上清除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的部门。

3.3教师应提高自身素质

贫困山区教师从来都是“供不应求”,但其收入不高,待遇低下。迫于生活和社会的压力,山区往往“留不住人才”。因此山区教师更应该加强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与工作能力,时刻跟党走,干一行爱一行,将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

3.4山区贫困家庭父母应积极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

贫困山区地区偏远,信息传达不便,经济资源条件较差,很多家长没有读过书,不知道教育对于孩子们的重要性,他们大多数不支持孩子们一直读书下去。因此,观念上的误区与禁锢束缚了孩子们的人生走向。所以,山区父母应刷新陈旧落后的观念,多与外界沟通,树立终身教育的观念。

参考文献

[1]夏茂林,冯文权.城乡教育资源配置问题探讨【J】.教育科学.2010(01).

[2]尤正义.山区小学的创新教育初探【J】理论创新,2009(2).

[3]燕新,侯贵宝.影响我国农村教育发展的因素分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05):27-29.

猜你喜欢

改善建议教育现状
小型基建维修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改善建议
高校转专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初中数学学困生学业情绪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浅析新课改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途径
一般工科院校大学生对我国环境保护现状的认知分析
高校ACCA教育现状及其问题探讨
新时期强化林业重点工程资金稽查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