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穿青人大学生与相邻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对比研究

2019-09-10李涛李侨兴

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质民族大学生

李涛 李侨兴

摘 要:通過穿青人大学生与相邻七个民族大学生(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土家族和仡佬族)体质健康对比,发现不同性别不同民族大学生在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之间均存在一定差异。在身高、体重、肺活量和立定跳远四个指标上,穿青人大学生较相邻的大多民族低,尤其是男子。但是引体向上却是穿青人大学生的强项,超过汉族和土家族。此方面研究为进一步了解穿青人的体质健康现状,有针对性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对促进民族和谐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体质;穿青人;大学生;民族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615(2019)02-0039-07

DOI:10.15958/j.cnki.jywhlt.2019.02.08

穿青人目前还属于“未识别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毕节、安顺、六盘水、黔西南、黔南五个地、州、市所属的二十多个县。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穿青人人数约 67 万 [1]。有关穿青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民族认同问题,目前还存在争议[2-5]。此外,还有研究从史料把握来梳理、描述和解释分析穿青人文化习俗[6-8]、婚姻习惯法[3]、宗教信仰[9-10]、生产方式[11]等。仅有几篇文章从体质人类学角度分析穿青人的形态和遗传特征[12-13],暂时还没有从体质健康角度切入的研究。因此,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是研究视角上的创新,可以为进一步了解穿青人的体质健康现状,有针对性地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对促进民族和谐稳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对象

在贵州省57所高校中,贵州大学是省内学生人数最多的高校,共有32个民族,因此,选择贵州大学作为调查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本研究通过对2017年贵州大学实际参加体质健康测试28 302名学生的人口统计学信息进行甄别,筛选出贵州籍学生23 492名,并从中挑选出7个相邻民族与穿青人进行对比。这7个民族分别是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土家族以及仡佬族,共计20 873名学生,人数分布见表1。以上民族的体质健康状况即为本文的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国内关于“穿青人”“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的文献资料,以及关于这些民族大学生体质健康研究方面已有的研究成果。

2.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

各项指标测试方法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体质健康网相关规定执行,测试工作由校体质健康测试中心组织安排,测试人员主要由经培训的教师和体育专业学生组成。

3.数理统计法

运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处理,计算各民族各项指标的平均数、标准差,所有资料均用x±s表示。通过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方法,比较穿青人与汉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白族、土家族以及仡佬族各项体测指标间的差异性。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以*表示;P<0.01为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以**表示。

(一)穿青人大学生与汉族大学生之间体质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

从表2、表3统计数据看,与汉族大学生比较,肺活量和体测总分两项指标,男女均不如汉族学生(P<0.05);男生身高、体重、立定跳远三项指标稍逊于汉族男生(P<0.05);但在引体向上指标,超过汉族男生(P<0.05)。

(二)穿青人与苗族大学生之间体质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

从表4、表5统计数据看,穿青人大学生与苗族大学生比较,男女在身高上明显高于苗族(P<0.05);但比较BMI、肺活量、50米、立定跳远和体测总分,男生均低于苗族(P<0.05);在仰卧起坐方面,女生也不敌苗族(P<0.05)。

(三)穿青人与彝族大学生之间体质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

从表6、表7统计数据看,穿青人大学生与彝族大学生比较,男女肺活量低于彝族(P<0.05);另外男生还在身高、体重两方面低于彝族(P<0.05);但在立定跳远方面,女生却超过彝族(P<0.05)。

(四)穿青人与布依族大学生之间体质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

从表8、表9统计数据看,穿青人大学生与布依族大学生比较,除女生身高、体重超过布依族外(P<0.01),其余如立定跳远、体测总分男女都不敌布依族(P<0.01),男生50米、女生仰卧起坐也不如布依族(P<0.01)。

(五)穿青人与白族大学生之间体质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

从表10、表11统计数据看,穿青人大学生与白族大学生比较,女生无一项指标差异,男子在身高、肺活量上不如白族(P<0.01)。

(六)穿青人与土家族大学生之间体质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

从表12、表13统计数据看,穿青人大学生与土家族大学生比较,男女肺活量,男生在体重、BMI、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及女生800米跑均不如土家族(P<0.05),但在引体向上方面超过土家族(P<0.05)。

(七)穿青人与仡佬族大学生之间体质健康水平差异性检验

从表14、表15统计数据看,与仡佬族大学生比较,男女肺活量数值低于仡佬族(P<0.05),在身高、体重、50米跑、立定跳远和坐位体前屈五个方面男生仍是低于仡佬族(P<0.05);仅有女生立定跳远例外,优于仡佬族(P<0.05)。

总体研究表明,穿青人大学生体质与相邻的7个民族大学生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尤其以反映身体机能的肺活量、身体形态的身高和体重、身体爆发力素质的立定跳远、体测总分都稍逊于相邻7个民族。但也有例外,如与苗族身高的比较,穿青人男女大学生都较苗族大学生高;与布依族比较,女生身高体重都较布依族高;与彝族、仡佬族比较,女生立定跳远都较这两个民族大学生跳得远;与汉族和土家族比较,引体向上成绩都较两民族大学生好。另外,从相互比较结果看,穿青人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优于穿青人男大学生。其原因分析如下。

(一)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由于穿青人主要分布在贵州黔西北毕节地区,毕节地区曾是贵州最贫困的地区,属典型的喀斯特岩溶山区。上世纪八十年代,毕节还是经济落后、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典型,虽然到本世纪初,毕节地区已经有了飞速的发展,但仍旧还是欠发达地区。那里的农村孩子除学习外,还要帮助家里劳动,睡眠不足,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体育活动。加上营养不良、卫生条件落后,种种原因影响了他们的生长发育,最终导致今天该地区的穿青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低于相邻民族体质健康水平。

(二) 劳动分工的影响

“男逸女劳”现象在穿青人族群中非常突出。清田雯《黔书》载:“男子娴贸易,妇人力耕作”“郎在家中做早饭,打柴割草妹承担”“想来想去不宽怀,郎打秋千妹打柴”之类的歌词随处可见。直到今天,穿青妇女仍是家中的重要劳动力,打柴割草、插秧割谷、喂猪养鸡、喝牛耕地等活,穿青妇女都是拿得起、放得下,说明穿青人当前仍在一定程度上传承着“男逸女劳”的古风韵。从以上看出,在比较差异中,穿青人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好过穿青男大学生,穿青人女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明显不低于其他相邻民族,相反还超过其他民族,如身高体重穿青人女大学生超过布依族女大学生,又如立定跳远超过了彝族和仡佬族。

(三)遗传、地理环境的影响

有关体质人类学研究表明:属于南部类型的民族包括贵州仡佬族、彝族、穿青人、白族、土家族、回族和居住在贵州的汉族,其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分布具有一定的地域性,与地理位置呈平行关系,分布距离较近的民族群体的遗传距离较近[12]。正如余跃生的报告:贵州北部地区彝族、白族、穿青人和汉族既有许多相同之处,又有各自不同的特点[13]。本研究结果从学生体质健康三个维度看,身体机能、身体形态有不同,但身体素质差异并不大。同时还从另一个侧面补充说明:后天习得的差异并不太大,相反先天遗传却是民族间的差异所在。正是这种遗传原因导致穿青人身高相对矮小,身高相对矮小又使其肺活量明显不如相邻民族学生,但是引體向上能力又超过了汉族和土家族,这一点与季成叶[14]1996年提出的观点一致:“矮身材者的肺活量体重均值最小, 提示其中部分人肺功能水平较低。”“矮身材男生在引体向上方面的明显优势除与重心低、身体负荷小的体格因素有关外, 还与较多数矮身材男生臂、胸、背肌肉粗壮有力等因素有关。”

(四)学校体育的影响

通过每年一次全省范围体测抽查工作反馈会议了解到:尤其在民族地区,部分中小学体育专任教师数量不足、体育场地器材严重匮乏;很多学校的教学既不规范又缺乏系统性,大部分的中小学没有组织课间操和课外体育活动,不能充分结合当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活动,体育课随意性太大,这些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导致学生体质健康下降,这种下降趋势持续到大学。虽然大学体育的教学较为规范,但是因为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被早期埋没,导致大学体育在学生心中仅是完成一门课程、修满几个学分而已,参加体质健康测试也只是为了能在大学毕业顺利拿到毕业证。

(一)结论

穿青人大学生体质健康与相邻民族大学生比较差异不等,有些低有些高,但大多数指标低于相邻其他民族,尤其表现在穿青人男大学生,而穿青人女大学生与相邻民族比较差异并不明显。

从体质健康三个不同维度考察,身体机能指标肺活量是差异比较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一项指标,也是穿青人男女大学生表现一致的唯一指标,较低于相邻民族中的多数民族,提示要重视增强肺功能。差异比较中出现次数较多则是身体素质指标立定跳远,最后是反映身体形态的身高和体重。

(二)建议

因肺活量在穿青人与其他民族体质健康比较中,男女差异性出现次数最多,堪比穿青人体质健康发展的“软肋”,建议将提高肺活量水平放到首位。肺活量除了受先天遗传、后天的生长发育等因素影响外,还与环境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密切相关。因此,建议个人做好“三坚持”和“三防止”,即:坚持抬头挺胸直腰的正确姿势、坚持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或体力活动、坚持多做扩胸和胸部伸展动作,防止烟雾、防止病原微生物、防止粉尘侵入肺部;建议学校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设校本课程,选择能激发学生兴趣的、以增强心肺功能为主要目的的体育项目进行练习,有助于学生持之以恒进行锻炼。

借助“精准扶贫”契机,加大对民族地区体育事业发展的投入。支持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促进全民健身活动和学校体育的积极开展,特别是加大民族地区农村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径工程等小型健身设施的建设力度。在硬件设施逐渐完备后,软性资源也应跟上,如:建立共享体育教学资源库,培训体育教师和管理干部,设立体育教育奖励基金,等等。这方面,恒大帮扶贵州大方县就是一个榜样。

认真学习贯彻贵州省政府《贵州省国民营养计划(2018—2030)实施方案》文件精神,建议把进一步缩小城乡、民族间学生身高差别,普及营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营养健康知识知晓率等作为全面提升民族体质健康的重要突破口和有力抓手,尤其是在偏远的山区农村。

加强少数民族学生体质健康的深入调研,调研内容以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的持续动态监控和科学指导为主,建议调研工作由体育、教育与卫生部门共同协作,共同提高全民健身和学校体育的科学化水平。

[1] 李思睿.中间群体: 去边缘化抑或自我边缘化——以贵州屯堡人、穿青人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6,324(12):98-102.

[2] 费孝通.兄弟民族在贵州[M].北京:三联书店,1951:9.

[3] 张永国.穿靑人婚姻习惯法研究——以织金县、纳雍县为调研对象[D].重庆:西南政法大学,2016:7.

[4] 杨然.穿青人问题研究[D].北京:中央民族大学,2006:119.

[5] 周成勋.穿青人民族认同问题研究[D].贵阳:贵州民族大学,2013:85-86.

[6] 蔡婷婷.贵州穿青人的民俗文化综述——以纳雍县勺窝乡为例[J].戏剧之家,2014(1):153-154.

[7] 史占格. 穿青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J]. 体育研究,2014,289(9):170-172.

[8] 左邦莉.穿青族婚丧文化探析[J].文学教育,2015(12):104-105.

[9] 李云华.穿青人与五显神信仰[J].中国宗教,2014(6):38-39.

[10] 王家录,吕燕平.穿青人的傩戏文化及旅游开发[J].安顺学院学报,2011(13):22.

[11] 熊正贤.西南民族地区农民生计方式的變迁与演进——基于乌江流域穿青人的视角[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3(5):100-105.

[12] 余跃生,张艳丽,赵明未.贵州7个民族群体6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研究[J]. 实用预防医学,2006,13(2):224-227.

[13] 余跃生,张勋.贵州北部地区彝族、白族、穿青人和汉族头面部形态特征研究[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7,20(1):1-6.

[14] 季成叶.中国矮身材青少年的地域分布及体质健康现状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996,17(1):7-9.

(责任编辑:杨 波)

猜你喜欢

体质民族大学生
MINORITY REPORT
兼加体质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中日青少年体质PK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针对产妇体质特定食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