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体育特长生提升学生素质

2019-09-10魏晓宾史芳芳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特长生负荷身体素质

魏晓宾 史芳芳

学生身体素质的提升和体育特长生的培养,是当今学校体育教育具体实施过程中的两个重要任务。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不但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生顺利应对未来社会激烈竞争的需要。而体育特长生的培养则关乎我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和输送问题,两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社会意义。随着素质教育的蓬勃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的深化,一些小学生体育天赋和身体机能得到了充分的培育和发展,使其学习兴趣、知识、技能专长得到有效提升,表现出特别优秀,从而成为在体育方面的“特长生”。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最大,如果进行科学的训练,会获得明显的效果。

一、重视体育活动,强化学生主动参与意识

学校要按规定开齐开足体育课和有计划开展课外体育活动,还必须在学校内大力提倡开展大课间活动和创办快乐体育园地,给学生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动机和兴趣,让学生的锻炼“活”起来,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个性爱好选择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通过有计划地宣传、教育,提高学生对课外体育活动重要性的认识,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课外体育活动对其身心发展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外体育活动的目的性和有效性。

三、开展针对性训练,有效提高成绩

小学体育特长生训练要有针对性,由于每个运动员的个人特点,条件不同,根据各自專项,针对性地选择训练内容,以及运动负荷的安排。如组建田径队,足球队,乒乓球队等。训练的效果主要从运动成绩的提高体现出来,而运动成绩只有在重大正式比赛中表现出来,才能被人们所公认。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挑战性、克服性,针对训练内容认真训练。

四、循序渐进,提升训练的趣味性

小学体育特长生为完成训练任务,每天坚持训练、枯燥无味,容易打消训练的积极性这就要广泛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如:每天增加新动作、新做法,再采用不同的运动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机体功能,发展专项技术。训练的对象是少年学生,采用各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可以给学生一个创新的空间,让他们表现出运动的延展性,从而达到训练目的。

五、持之以恒,运动负荷要适宜

小学体育特长生训练到一定程度,有的学生表现出畏缩性,不愿参加训练、怕苦怕累。这就要求辅导教师多鼓励、多表扬,并向学生讲述优秀运动员成功事例。让他们兴奋,激起训练的动机。特别在训练时,不能间断,并分阶段进行。要适合小学生的心理机能和活动规律,逐渐加大训练力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增加运动负荷。所以说,只有合理地安排运动负荷,才能有目的地提高运动技能,让学生持久性地参与训练。

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个长期的工作,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使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体育工作者肩负的历史使命。小学体育特长生的培养虽然很难,但是是培养优秀运动员的基础,向上一级输送人才的重要途径。所以,我们工作在体育战线上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把体育工作搞好,为国家培养出优秀的体育骨干。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让我们行动起来,调动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给他们时间,给他们机会,给他们空间,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猜你喜欢

特长生负荷身体素质
试论高中体育特长生培养方向的建议
初中体育特长生培养面临的困境及出路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锻炼
生如夏花
新发现
谁是体育特长生
商业用电负荷特性分析
取消特长生招生,不等于取消特长生教育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