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交流——推开“心灵”那扇窗

2019-09-10方圆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19年20期
关键词:名声安静心灵

方圆

爱是什么?德國著名哲学家埃里希·弗洛姆认为,爱具有四方面的基本要素:关心、责任、尊重、了解。班主任与学生的交流是一项细致的、艺术要求很高的、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交流教育不仅需要技巧和机智,而且更需要真诚和关爱。

一、与“坏”孩子交往

不管我们是否承认,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总有那么几个让我们深深头疼的“坏”孩子。

(1)多点理解。尊重理解是协调好老师与学生关系的基础,只有充分尊重理解学生,才能使班主任的工作顺利有效的开展。我们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主动和学生交流攀谈,多问,;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要注意多询问,了解学生在家里的生活学习习惯,性格特性,家庭教育,以便进行协调;同时还应随时向任课老师了解学生的情况,为实施有效的教育作准备。

与世俗眼中的“坏”孩子沟通尽量不要指责对方,那样于事无补,而是要尽量了解对方。试着真诚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思考问题:为什么总不完成家庭作业?可能于他的学业能力作业量太大,不得不破罐子破摔;也许父母离异,他用这样的行为无声抗议,发泄自己的不满;还有可能自己的偶然疏忽让孩子尝到不写作业的侥幸心理……即使是脾气再固执、偏执孩子,在得到老师的体谅之后,也会软化下来。

(2)给个名声。有一句古话说:“人要是背了恶名,不如一死了之。”但给他一个好名声,每个学生都会极力奋斗,保全老师给予他的好名声。如果我们希望某个孩子具备一种美德,不妨公开宣称他早就又有这一美德了。给“坏”孩子一个好名声,送他一顶高帽子,让他去实现,他便会竭尽全力;如果我们由此能得到他的敬重,并且对他某种能力也表示敬重,那么他就会不愿看到你失望,很乐意接受我们的领导。

二、与“犟”孩子交往

高年级学生许多孩子处于逆反期,他们嫌老师唠叨,挑老师的“刺”。处于逆反期的孩子,大多表现为固执——犟。

(1)少点说教。老师们的通病,总是居高临下希望学生同意自己对他的批评,课上课余我们的教育“唠叨”太多,多得让许多学生知行脱节,让许多处于逆反期的孩子嗤之以鼻。如果我们在咨询学生学业、生活状况的时候发现犟孩子的偏执和逆反,可以先别阻止他。要有耐心,并以最大的热情去倾听,要鼓励犟孩子充分发表他的意见和不满。

(2)给个台阶。当面直接批评这样的犟孩子,只会引起犟孩子的强烈反感;与犯错的犟孩子谈话,不要一开始就讨伐他的错误,不妨先给他个台阶下,巧妙地让对方注意到自己的错误并加以指正,将会使犟孩子乐意按照你的建议去做,给个台阶让犟孩子保住面子,对方会在心里感激老师,并在班级工作中维护老师。另外,与犟孩子交流教育时,还要特别注意千万不要在赞扬他之后说“但是”,而是要说“而且”,这两个词的效果将会产生巨大的差异。

三、和“猴”孩子交往

不管是多大的学生,在本质上都是“猴性”十足的孩子,缺少耐心和自制。我们要使学生相信他有能力做好一件事,那他会废寝忘食学得更好,变得有耐心和自制力。

(1)给点表扬。如果你告诉顽劣的孩子,他在某方面愚笨之极,没有一点天分,这等于扼杀了他所有进步的努力和希望。相反,给顽皮的孩子多一些鼓励和表扬,他将彻底改头换面。正面鼓励和表扬,可以使人更容易改正错误,自强自立,甚至脱胎换骨。

(2)给个缓冲。当我走进教室前,教室内一片喧闹;当我走进教室时,教室内才安静下来。而黑板上方书写着“保持安静”四个大字——真是讽刺!我在怒火中挣扎。我努力调整面部表情,微笑着说:“我一进来,大家就安静下来了,说明大家对我的尊重,谢谢!我很高兴!如果有一天黑板上不用再写‘保持安静’这四个大字;如果有一天大家能不用我的脚步声提醒,就能准时进入课堂备战状态,我将更满意!我得意我有一群高素质的学生。什么叫素质?素质就是不用提醒。”这群“猴”孩子在微笑之后陷入了反思的安静,之后每天迎接我的是安静的秩序。

(3)给点责任。长久以来,班干部只是几个成绩优秀的专利,这不仅埋没班内大部分学生的才能,而且容易使这些学生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我认为要让全体学生都有做干部的机会,这样不但可以培养学生从小就养成能上能下、全心全意为集体服务的思想意识,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责任心。所以我在班内建立了值日班长制度,让每一位学生都做一做值日班长,特别是这些“猴”孩子来协助教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使他们自觉地带头遵守纪律,也让他们感受一下班级管理的难度。这个办法的实施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信每一个学生的内心都有被老师认可、关注、发现和尊重的渴望,作为班主任,我们更应该重视每个学生的内心渴望,通过交流使学生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尊重和关怀。这样,他们就愿意把自己的想法、愿望、要求、困惑告诉你,求得老师的关怀和尊重,求得老师的宽容和理解,求得老师的帮助和解释。真诚地欣赏学生的长处,赞美学生的优秀品质,就一定能够改变学生的心灵,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培养他们乐观向上的精神,走向人生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名声安静心灵
名声和荣誉
名声和荣誉
楼上请安静
楼上请安静
冬日苏格兰 震撼心灵的美
安静
美味下饭剧,胃与心灵的治愈
唤醒心灵
问答
心灵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