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为“备胎”一夜转正:科技自立的骄傲

2019-09-10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21期
关键词:海思备胎核心技术

在被美国列入不得提供产品的“实体名单”后,5月17日,华为旗下海思半导体总裁何庭波发布内部信称,华为多年前已经做出过极限生存的假设,预计有一天,所有美国的先进芯片和技术将不可获得,而华为仍将持续为客户服务。何庭波表示,海思将啟用“备胎”计划,“这是历史的选择,所有我们曾经打造的备胎,一夜之间全部‘转正’!”值得注意的还有信中的一句话:我们不仅要保持开放创新,更要实现科技自立!

这对眼下的华为而言,无疑是个提气的好消息,也让很多关心华为的人,松了一口气。华为这种极限生存意识下的长期准备,比“一制裁就缴枪”的企业高明很多,也部分解释了这家企业占比遥遥领先的研发投入,都花在了哪里。

在科技研发上,一直有两个派别,一是“自主派”,一是“市场派”。前者认为核心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后者认为在自由市场条件下,没有技术是买不来的,与其花大力气自主研发,不如花钱去买。

在一般情况下,市场派都是有道理的。事实上也有很多企业,靠转让和并购获得了发展所需的技术,也做得风生水起。但世界上并不存在绝对自由的市场,一些核心的最新的技术,可能是花钱也买不来的。放弃核心底层技术的自主研发,就像是在别人的院子里种花,在别人的地基上砌墙,终归是不牢靠的,关键时候,还会被“卡脖子”。

科学没有国界,但是科学家有自己的祖国;技术不带意识形态,但技术的拥有者却各有自己的利益。今天的贸易摩擦,未来一定会变成技术之争。坚定信仰市场的人,也要防止有人用技术来发起战争。

坚持科技自立,并不是鼓吹关起门来搞科研,也不是放着现成的便宜技术不用,关键是你瞄准的要是未来需要的真正核心技术,不做就会死掉,或者完全受制于人。

科技自立,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不能丢下,这是一家企业的领悟,更是中国的领悟!华为海思的事例再一次雄辩地告诉我们,即使走到了全球化经济的前沿,即使获得了全球智力资源和供应链的支持,科技自立,仍然是脑子中时刻不能松的一根弦,是永远不能丢的法宝。对于中国来说,这是从“两弹一星”时代便已奠基的传统,在遭遇全面封锁的时代必须如此,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仍需如此,在创新发展的未来更需如此。

当一个企业、一个国家面对时代的狂风暴雨时,昔日坚持自立的辛酸,都将化为抗击霸凌的底气和扬眉吐气的骄傲。当前,世界经济发展格局遭遇巨变,中国面临的严峻考验才刚刚开始,中国的科技企业还将面临挫折和打击,但是否要坚持科技自立,对中国人来说已经有了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在开放创新的同时,继续坚定不移地沿着科技自立之路走下去,走到底!

(综合《半月谈》《新京报》)

猜你喜欢

海思备胎核心技术
核心技术是厚积薄发的过程
华为海思宣布推出首款华为海思LTE Cat4平台Balong 711
掌握核心技术 赢在精益制造
解密华为芯片技术实力
何庭波:逼出来的华为“芯片女皇”
不忘科创板的初衷
核心技术,造船强国第一要素
华为不可期,海思有可能
“备胎”及其英译
爱情备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