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配电网线损分析和降损策略的研究

2019-09-10倪瑞明

中国电气工程学报 2019年20期
关键词:降低线损应用措施配电网

倪瑞明

摘要: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出现配电网线损是不可避免的,也是一种较为频繁的现象。现代社会更加注重低碳环保、节能降耗,在这种理念下,我们要全面提高能源节约,提高电力能源的利用率,使电力系统的运行更加平稳、安全可靠,电力质量更高,就必须要在降损工作上狠下功夫,重点关注。本文立足管理的角度出发,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配电网线损的管理提出一些思路看法,供参考。

关键词:配电网;降低线损;应用措施

1 线损产生的原因以及分类

1.1 线损的分类

1.1.1 技术线损

技术线损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固定线损和可变线损。这两种线损就是在整个配电网中所有的电能消耗以及电气设备的综合体。在技术线损中,固定线损是电力电容器、电力电缆以及变压器的铁芯当中的绝缘介质实际所消耗的电能,同时也包括了在输电线路之中所损耗的电能;而可变损耗是与电路设备电阻大小所成正比的损耗。

1.1.2 管理线损

管理线损主要是因为漏电以及偷电而产生。对于10kV配电网来说,在实际运用管理以及日常维护的过程中,输电线路在安装上的不规范和电能计量的装置存在的误差等方面全部都属于管理线损的内容。

1.2 线损所产生的原因

电力系统处在一个复杂的运行环境下,产生配电网线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现阶段的电力运行技术来讲,配电网在进行电力输送的过程中,供电设备、线路、以及电网的运行负荷,本身就会造成配网出现线损。伴随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这种由于系统运行的技术问题带来的不可避免的线损也得了较好的改善。如果要想取得更加明显的效果,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还必须持续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技术攻坚和目标任务的实现。第二就是因为管理不到位产生的线损。在进行电力营销的过程中,作为一种商品出售,我们都是采用电能表进行计量,不管是那种类型的电能表,其自身就不可避免的存在计量偏差,再加之抄、核过程中的人为因素,都是导致出现线损的原因。因此,在降低配网线损措施上,提高运行技术是关键,强化管理是保障。企业要高度重视电网运营的管理工作,因地制宜,根据实地用户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和发展目标,建立健全的运营管理体系,通过科学分析找到不足,并持续改进不断优化,降低配网线损,提高电力质量。

2 降低配电网线损的几点措施

2.1 加强电网运行监管

线损管理是一项经常性和长期性的工作。在配电网运行过程中,从供电到用电,每一环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必须加强电网运行的监管工作。第一,加强用电计费系统的监管工作。应确保用电计费系统准确无误性和标准一致性,对于计费设备的采购,在考虑成本的同时,要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可靠性、更新能力和维修能力。此外,加强对用户用电的监管,完善规章制度,强调使用协议,严防窃电、不安全用电和私自改公共用电等隐患问题的出现。第二,加强供电用电管理周期性工作。拟定周期进行线损排查,并及时完善更新用户数据存档和线损情况统计,及时发现线损管理工作中的各类问题,指派线损管理检修专业人士进行维护检查,必要时进行分段分站监管,指定负责区域,避免浪费人力资源。

2.2 对导线截面进行合理选择

配电网中导线的截面大小与线损率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对导线截面进行合理选择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较为有效的技术降损措施之一。在我国配电网低压用户相对较多,配网结构相对薄弱,近几年,国家加大对配网改造的投资力度。所以,合理的选择导线,通过增大导线截面的方法,可以有效的增加电能的输送量,减少电能在输送过程中的损耗,达到降低线损的目的。需要注意的是,导线截面不宜过大,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压降损失增大。

2.3 优化供电网络拓扑结构

在配电企业中,配电网网络结构不断在延伸和扩展。配电网的网络结构变化无疑便捷了人们的生活,但是配电网的线损也与网络结构有着直接关系。以往网络结构导致配电网产生了大量的线路损失,如果不对原有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和整合,线损问题得不会解决,将无法提高配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对配电网络结构进行优化和整和,对存在问题的网络区间进行查找和整改十分必要。电源位置点的确定是配电网络优化最重要也最核心的部分。原有的配电网络并没有对电源点进行长远考虑,导致电源点位置偏离负荷的中心,增加了电能配送过程中产生的线损。进行电源点位置优化后,电源点和负荷的距离减小,降低了配电网络的线损。设置合适的电源点位置以降低电损,通常需要注意三个问题——半径、电源容量和点位密集程度。采用较小的半径、适中的容量、密集的点位来设置电源,可以显著减小电损。

2.4 加强配电网的建设并合理分配投资

要想有效的降低配电网的线损,最根本有效的措施还是落在对配电网络的建设完善上。在配电网的建设上,一定要保证各项投資的顺利到位,确保硬件设施技术过硬、不拖后腿。完善优化过程中,企业首先要对配网系统历史的线损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对系统未来的电力负荷情况作出预测,从而选择更加适合实际需要的降损电力设备。另外,要准确掌握各区域用电的实际情况,以及发生突发事故的概率,对区域的电力供应量进行适当的合理调节,加强用电的统一管理,避免电力资源的浪费。

2.5 配电网的线路结构进行优化

如果想要对配电网的结构进行有效优化,需要从多个方面去考虑。首先应该选择适合电源点的位置,靠近电能负荷的位置所产生的效果最好,因此要优先选择这样的位置。其次就是对配电网进行更加合理的架设,并在电源点布设完成时使用独立辐射状,向着周边区域不断扩展的方式再去对配电线路进行布设,这样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对降损具有着一定的效果。最后就是在对导线进行选择的时候,要结合导电线路的运行以及导电线路的供电的要求去选择更加合适的电线,这样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降损的效果。

2.6 完善线损管理制度

线损管理制度的建立,一定要在了解配网实际线损情况的基础上,并结合企业的战略任务和一体化发展目标进行,这样的制度才符合企业实际情况,才具有可操作性,有利于具体实施和有效的管理。首先,要建立组织机构,要确定第一责任人,各部门负责人以及组织成员。其次,对配电网的线损数据进行分析,在充分掌握了配电网目前的线损实际情况和潜在风险的基础上,将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可实行区域责任划分,目标定制,并进一步明确各区域、各部门负责人的职责权限,做到干部带头、全员参与。第三,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控制好的区域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不好的给予相应的处罚。

3 配电网降损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管是哪种降损措施,实施前一定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根据现有电网认真调查研究,查找高损产生的部位和原因,以抓住当前主要矛盾,选择那些投资少、收效快的降损节能措施。比如加强营业普查和平衡负荷就是不需要投入资金就可以获得效益的降损措施。又如供电部门管理的10kV农网和城网线路功率因数大多在0.65~0.85之间,非电业管理的企业用户,其内部10kV配网功率因数在0.85左右;功率因数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无功补偿设备集中在变电站10kV侧,只对10kV以上电网具有补偿作用,没有实现无功就地补偿,所以降损潜力非常大。加装无功补偿设备,不仅可使功率消耗减小,功率因数提高,还可以充分挖掘设备输送功率的潜力。因此,无功补偿可以提高功率因数,是一项投资少,收效快的降损节能措施。

总之,做好配电网的线损分析,加强配网的线损管理,对降损措施不断的进行优化,尽最大限度的降低系统电能损耗,对于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和经济效益,以及电力企业的社会效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刚,罗刚,刘长江.谈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策略[J].南方农机,2018,49(14):144.

[2] 杨凡,王军.10kV配电网的线损管理及降损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8(24):184.

猜你喜欢

降低线损应用措施配电网
论10kv配电网运行及自动化系统的管理
基于Tabu算法的配电网无功补偿研究
用电检查工作对降低线损的影响探索
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高中语文课堂中的分层教学研究
探析关于仪表编程自动化技术及应用
对话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淮北供电公司确保“六个正确”提升线损管理水平
降低线损的分台区管理研究
抄核收降低线损异常分析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