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措施

2019-09-10王妹婕

畜牧兽医科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生活环境

王妹婕

摘要:断奶仔猪的管理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做好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该文主要论述了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措施,以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关键词:断奶仔猪;生活环境;预防疾病;综合措施

中图分类号:S828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2096-3637.2019.21.045

0 引言

目前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环境中病菌的适宜能力逐渐增强,而养猪场对疾病防控能力相对薄弱,使猪只相继发生疾病,增加生产成本,降低养殖效益。

1 保证温度合适

仔猪断奶后应将猪舍的温度适当提高1~2℃,最好达到28~29℃。如果猪舍空间较大并封闭不严时,不但很难将温度升上来而且还容易受到贼风的侵扰,因此仔猪断奶后最好将猪舍分成几个小空间,有助于仔猪管理和温度的升高。同时保持合适的密度也利于仔猪舍升温,科学合理的密度应该是每平米饲养3~4头断奶仔猪,密度较小利用仔猪生长发育,但不容易保持较高的舍温并增加生产成本。密度较大容易引起仔猪之间争抢饲料和料位空间,引起强弱差异较大,使弱仔猪发生死淘增加的情况[1]。另外,每栏饲养头数不要超过20只,否则也容易造成饲喂不均衡和猪只均匀度较差的现象。

2 维持环境清洁卫生

每天定期清除猪舍粪便和污物,将过道和猪只活动的区域打扫干净并彻底消毒。如果仔猪生活的场所污水横流,不仅能改变仔猪群居性的生活习性、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还给病菌繁殖和传播提供有利条件,环境中病原微生物含量较多,增加侵扰猪体的几率,降低仔猪体质和抵抗疾病的能力。应定期清扫消毒仔猪生活环境,保持干净、干燥和空气新鲜,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和健康水平[1]。

3 防范鼠害

猪场饲料间给老鼠提供充足的食物来源、猪舍温暖的环境给老鼠提供舒服的生活条件,这是鼠害严重存在于各个猪场的主要原因。老鼠是猪痢疾和猪伪狂犬病的首要携带者和传播者,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困惑,尤其是引起仔猪死淘率增加的主因,因此,消灭老鼠成为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应堵塞所有能进入猪舍的漏洞,在进风口安装铁丝网,防止老鼠进入饲料间和猪舍,在猪舍门口安装挡板,阻止老鼠的出入,并定时、定点投放诱饵毒杀老鼠,采取综合防范措施控制猪场鼠害发生。

4 预防疾病发生

如果仔猪出现精神不振、生长缓慢、甚至突然死亡等异常情况时,很有可能是仔猪发生贫血症。要求在仔猪出生1周后及时补充“补铁王”类含铁较多的药物,以补充仔猪体内的铁元素,防止仔猪发生贫血,也可以让仔猪采食红黏土来避免仔猪缺铁[2]。断奶仔猪最常见的疾病是发生下痢,为防止仔猪发生下痢情况,应在饲料中添加土霉素渣或其他抗生素添加剂。一旦发生仔猪感染痢疾可以使用庆大霉素、黄连霉素等药物治疗,同时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和C,辅助治疗,以增强机体体质、尽快恢复健康。断奶后的仔猪极易感染水肿病,建议在仔猪20日龄时母猪饲料中加人含硒微量元素,也可注射亚硒酸钠,预防断奶仔猪发生水肿病[2]。同时应加强日常管理,减少应激条件的发生也是预防仔猪发生水肿病的一项有效措施,在仔猪管理中应注意断奶和更换饲料时要逐渐过渡,切忌突然改变引起的应激反应。

5 保护母源抗体

因为仔猪的免疫器官还没有健全,仔猪在6周前不能通过主动免疫产生足够的抗体保护,如果母源抗体不足产生的保护时间较短,此时形成免疫空白期,仔猪很容易受到外界野毒的侵扰而感染传染病,为加强免疫抗体的保护应建立母猪群良好的免疫程序,同时增强仔猪体质和吸收免疫抗体的能力,有利于延长免疫抗体的保护时间一直到仔猪自身免疫器官接近完善为止,这样可充分保护仔猪免受病毒干扰、更加健康的生长发育。

6 改善断奶技术

为提高母猪繁育能力和猪舍利用率,提倡仔猪早期断奶,还可控制疾病由母猪传染给仔猪,有利于仔猪和育肥猪的成活率,提高今后的生产性能和胴体质量。但是早期断奶必须保证仔猪体重达到6kg,同时保证仔猪平稳过度到饲槽饲喂,采用高品质、易消化的原料配制营养全价的饲料。

7 制定科学免疫程序

断奶仔猪的免疫系统在6周龄后才逐步建立完善,在此前免疫接种疫苗,難以取得良好的免疫效果。同时随着养殖环境的恶劣,再加上猪病疫情的复杂性,使许多疫苗的免疫集中在一起,也会引起免疫麻痹和免疫失败。应根据当地实际疾病流行情况,由兽药人员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适时进行免疫接种,确保免疫效果,控制疾病发生,保证断奶仔猪乃至育肥期猪群的健康状况良好。

8 提供优质饲料、改善消化功能

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对断奶后的仔猪采取少量多次的饲养方式,每天定时定量饲喂断奶仔猪,并保证仔外,稻田工程的设计规划也缺少统一性标准。因此,探讨虾稻共作稻田的设计规划技术要点具备显著实践价值。

1 稻田条件

首先,环境。稻田的环境方面虾稻共作稻田对于水源的要求比较高,应尽可能远离污染源或排灌地区,维持水性。土壤方面应是以黏土或者是黏壤土为主,因为黏土本身容易板结,坚硬且不容易漏水,在保水力方面可靠,水体中的营养盐分等也不会流失,更有利于饲料生物的繁殖[1]。纱质的土壤本身容易渗漏,并且保水效果较差,容易导致池水清瘦,无法保障生物繁殖效果。同时因为小龙虾有掘洞的习惯,在小龙虾纱质土壤养殖中容易出现坍塌的可能,不利于小龙虾的生长与繁殖;其次,面积。虾稻共作稻田的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小龙虾的生殖习惯,考虑水稻收割、种植等因素,做好防洪防涝的防范[2]。针对稻田的改造与生产成本、常规管理等因素,结合近年实际情猪采食到高质量、易消化的饲料和新鲜干净的饮水,提供宽敞的料槽位置和饮水位置、保证猪舍空气质量良好和生活环境清洁卫生,有利于改善消化系统的功能、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提供高质量饲料一定要给断奶仔猪提供优质新鲜的代乳饲料,并逐渐过渡促使仔猪适应采食饲料,以免营养和饲喂程序的突然改变给仔猪带来较大的应激。为增加饲料的适口性,可以将饲料用干净的水拌湿,有助于增加断奶仔猪的采食量,促进其在断奶第1周每天采食量达到300 g以上,可以保证其健壮的生长[3]。切记拌湿的饲料应及时让仔猪采食完毕,否则较高的温度和高度的饲料营养能促使饲料发生酸败霉变,影响仔猪的身体健康。可在饲料中添加复合型维生素以减少断奶应激和提高饲料利用率,帮助仔猪更好的度过断奶关。

9 加强对弱势猪只的管理

断奶仔猪转入保育猪舍后,应立即将这些猪只进行分群,以便及时挑出其中的弱势猪只,进行特殊关照,提高这些猪的体质和抗病能力,减少弱势猪只的死淘率。如果转舍后将所有的猪混合饲养在一起,会促使强者越来越强、而弱者越来越弱,最终造成弱势猪只长期处于饥饿状态成为小僵猪,体质很差,甚至引起死亡现象。

10 做好驱虫工作

养猪场寄生虫的存在会严重影响猪只的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驱虫工作尤为重要。针对体外寄生虫应注意环境卫生和加强消毒工作,可在仔猪活动的场所喷洒敌百虫粉,但注意不能让仔猪采食到,避免引起食物中毒。针对体内寄生虫应保证仔猪饮水和饮食卫生,并定期在饲料中添加驱虫药物进行预防,发现仔猪感染寄生虫病时,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以防引起仔猪生长发育迟缓或继发感染其他疾病。

11 结束语

断奶仔猪的管理是养猪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在实际生产中应采取综合配套措施,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断奶仔猪的健康水平和抗病能力,达到提高断奶仔猪成活率和养猪场整体经济效益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史成波,关锐.提高仔猪成活率的有效措施[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9(3):56.

[2] 孙艳敏,杨洪文.怎样提高仔猪成活率率[J].畜禽业,2015(11):31.

[3] 罗教育.论早期断奶仔猪的营养[J].湖南畜牧兽医,2007(6):35-38.

作者简介:王姝婕(1977-),女,山东荣成人,畜牧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推广。

猜你喜欢

生活环境
论城乡环境差异对孩子成长的影响
环境教育与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向
浅谈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构建和谐语言环境,发展幼儿规范语言
爱在其中 乐在其中
构成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