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败72小时

2019-09-09蒙攀

意林绘阅读 2019年8期
关键词:气象学竺可桢日记

蒙攀

看书时,读到一句话,让我为之一振:“当你决定做一件事的时候,你必须在72小时之内完成,否则你可能永远不会再做了。”

科学上对“72小时定律”的解释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在做出某种决定时肾上腺皮质会分泌出防御性荷尔蒙,在72小时内,无论是多么不情愿做的事情也能坚持下去,且信心十足,因此事情的成功率高。

确实,这个世界缤纷多彩,每个时间段里都会出现不同的事情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消磨我们坚持的信念,从而战胜我们做事的决心。72小时,足够我们把要做的事忘到九霄云外。而成功者和失败者正是隔着这72小时的做与不做的距离,看似不长的时间,有时却可以成就不一样的人生。

中国近代地理學和气象学奠基者竺可桢,从小就聪明好学,唯有一点不足,就是体质太弱。而他单薄的身子骨正成了同学们讥讽和嘲笑的缺点,甚至有同学在背后对人打赌说他活不过二十岁。竺可桢听闻后十分气恼,但一想同学说的也是事实。当时竺可桢的理想是当一个科学家为国争光,现在听到同学这样说,心里非常不服气。

竺可桢冷静下来仔细思考,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既然要立志为拯救祖国出力,那首先必须战胜病弱的身体。随即,他给自己制订了一个锻炼身体的计划,还选了一条“言必信,行必果”的格言,时刻激励自己。

从那以后,竺可桢每天凌晨五点准时起床,到校园里跑步、舞剑、做操。有一天清晨,竺可桢刚一醒来,就听到“轰隆隆”的雷声,从窗户往外一看,正下着大雨,他内心犹豫着要不要继续锻炼。他刚犹豫了一下,马上又告诉自己:“不行,有一回间断,就可能有第二回、第三回……”于是,竺可桢迅速起床,冒着大雨跑完了规定的路程。

除了坚持每日健身,竺可桢还每天以日记形式记录气象研究资料,虽然因为战乱,只保存了从1936年到1974年的日记,但这38年的日记,竟一天未断。这些日记页页蝇头小楷,一笔不苟,共计800多万字,令人叹为观止。直到他去世前一天,还用颤抖的笔在日记本上记下了当天的气温、风力等数据。

正是因为这种在小事上都坚持“言必信,行必果”的习惯,竺可桢的一生才能够在气象学上取得突出的成就,为中国气象学奠定了发展基础。

想起我上大学的时候,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每天用手机软件背单词,坚持了几个月,考完后想先休息两天再继续,但从那之后就再也没有打开过软件,以至于大学毕业后,学到的英语全部还给了老师。后来上班,久坐导致身体发胖,想办健身卡锻炼,但总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最后索性放任自流,身体日渐肥胖,导致身材和颜值不如从前。

很多时候我们做事,要么是没有长性,要么是一拖再拖,导致很多时候我们无法收获结果。然后在一次又一次的放纵中虚度光阴,看到成功的人,羡慕他们真厉害,殊不知他们的成功正是用你浪费的时间累积而成。

72小时定律,从科学角度论证了“今日事,今日毕”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也可以抓住机会,珍惜时间,严格督促自己的行为,按规定实施计划,那么我想世界上像竺可桢或者马云、李嘉诚那样的人,不会再是寥寥几人,成功的故事或许会有更多,你也可以成为故事的主角。

田宇轩摘自微信公众号“博爱杂志”

猜你喜欢

气象学竺可桢日记
黑龙江省气象学会举办2020年防雷技术个人能力认定考试
出人意料的气象学结论
问天人——记中国气象学泰斗叶笃正
胡适与竺可桢打赌
成长日记
里约日记
成长日记
成长日记
大气科学(气象学)
竺可桢学——《竺可桢全集》催生的一轮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