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那些年,我们一起写过的小说

2019-09-09二亢

意林绘阅读 2019年8期
关键词:接龙小姨数学老师

明前茶

小王子说:在人的生命中,有些东西是贯穿始终的,它们能让我们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比如韧性、幽默感、苦中作乐的能力,以及一颗好奇的心。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它们就像无形的基因,让我们变得更好,更卓越。

毕业30周年之际,高中同学建了一个微信群,以供联络之用。翻出十七八岁的趣事来看,真的别有一番趣味。在晒出一大堆野炊、郊游、运动会的合影后,班长晒出了他用一整卷黑白胶卷拍出的影像——每张照片呈四方形,排列着4张稿纸,37张照片一共拍了148张稿纸。

这是什么?微信群里一片激动的“嗷嗷”声——原来,这是30年前我们高三(1)班全体同学接龙写作的小说原稿!要知道,我们可是一个理科班,班主任是数学老师。当语文老师别出心裁要在班里放一沓稿纸,让“有兴趣的同学自由写作”时,数学老师竟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不仅如此,他还以遒劲的钢笔字,在首页写下了整个故事的开头:

“公元835年,长安,郊野上出现了一个骑毛驴戴斗笠的人,晶莹的雨珠正在他的斗笠与蓑衣上舞蹈,绵延不绝的湿气令他的衣色更深了一些。就在大家窃窃低语,猜测他是谁时,有一道闪电般的眼风已经瞬间掠过所有人的脸,迅速隐没在斗笠的帽檐后。”

能够想象这是数学老师写出的小说开头吗?没错,我们那个时代的高中老师都是理想主义者,物理老师看得懂日语期刊,地理老师能画精细的博物标本,政治老师写得一手可以参展的书法,都不是什么奇事。数学老师既然已经布下迷局,那就要看谁能在余下的篇章里解谜,或者布下更大的迷局了。

用接龙的方式写作,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记得那时为了有时间写作,有的人5点半就起床,赶在早自习之前翻窗进入教室,奋笔疾书;有的人在晚自习之后特意找劳动委员要钥匙,就为了打扫完卫生可以续写接龙小说。依照数学老师定下的基调,小说基本上写成了章回体话本形式,于是,有人贡献故事,有人贡献人物的精细描摹,有人贡献每个章节开头结尾的打油诗。大家都没有学过诗词的平仄韵律,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总是在无意中踩中了韵脚,又得意地指引了故事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在一天要刷五套试卷的高三,鼓励全班来写这东西有啥用呢?老实说,并没有什么用。当时的高考作文考的都是“达·芬奇画蛋”“挖了三五口井都没出水”这样的材料作文,它需要鸡汤哲理,需要严丝密合的论述,需要揣度命题人的微言大义。写小说,除了对想象力与语言本身有所锤炼,对应试助益并不大。

然而,我们还是兴致勃勃地写下去了。我们这帮学子,为何没有在密集的刷题与应试中垮掉,没有在每个月都排名上榜的竞争强度下变得歇斯底里?有可能,就是有人在这种密度很大的压抑生活中,帮我们凿开了一道自由的缝隙,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清澈的天光,闻见唐朝的墨香。写小说就是这样一道缝隙,它栽培的都是看不见的东西。好奇心,韧性,幽默感,苦中作乐的能力,还有狂野的想象力。这些东西像竹筏一样,送我们蹚过高考这一年的激流险滩。

说一句题外话,当年的高考黑马,我们班考到第一名的男生,平時所有的模拟考,都只在班级十名左右。那一年,他是接龙小说最积极的写手,几乎每周都要花两三个小时,满足一下粉丝们“后来如何”的心愿。他考上了北大。而我,早就不记得他的考分了,但对他留下的纯蓝墨水笔迹,依旧记忆犹新。

孤山夜雨摘自《羊城晚报》

二亢

小王子:还有什么比父母对我们的爱更为神圣的呢?父母对我们而言,无疑是友善的朋友,仁慈的法官,包容的领导。他们的爱光芒万丈,我们应该学会珍视并且感激。

放假回家,邻居家的小妹妹专程来了我家一趟,给我展示她的日本旅行计划,并邀请我这个日语“大神”一起去玩。“大神?”我尴尬又不失礼貌地微笑着,顿时明白我妈在外面又吹了多大的一个牛。在她心里,看我每天追番追剧就默认了我懂日语,而我懂日语就意味着我是自学成才,精通小语种的大好青年……

后来和朋友聊起爸妈为自己吹过的牛,发现其实很多父母像“粉丝”一样,为孩子開启十级滤镜,吹最夸张的“彩虹屁”,“脑补”最值得期待的未来。作为被吹捧的主人公,我们真是脸上笑嘻嘻,心情不咋地。

记得刚上大学时,有―次春节聚会,一位叔叔非要给我敬酒。他听说某种植物的药用价值很高,而我爸妈讲我就读于业界公认的王牌医药专业,他想问问我的投资意见。等会儿!潜力?投资?意见?一连串大词把我吓得不轻。我不记得当时怎么给自己解的围,但这么多年过去了,当时空气凝固,我快窒息的感觉宛如昨日啊!

后来好几年的家庭聚会上,辟谣成了我的一项重要活动。我要努力向亲戚解释,我不是行走在医药行业前沿的科学家,我能成为第二个屠呦呦非常难,能拿到诺贝尔奖也希望渺茫,我只是一个要为论文发愁的普通研究生。

现在想想,爸妈成为孩子的“颜粉”只是基本步骤。只要是自家孩子,爸妈的眼就是十级美颜滤镜,冲孩子眨一眨就自带磨皮、瘦脸、大眼效果。朋友一直对自己的单眼皮不满意,她妈妈会说:“你这是世界上最有味道的单眼皮!不用割!”等她把眼皮割好,她妈妈又不遗余力地赞叹:“看看这双眼皮!感觉世上没几个能这么自然的!”

成为“事业粉”也是父母绕不过的宿命。小时候我们总因为“别人家的孩子”而愤愤不平,长大后,爸妈分分钟把我们包装成“别人家的孩子”。

表妹―直担心我小姨这个炫女狂魔,会把周围人都得罪一遍。聚会时,二舅说工作不好找,表弟最后进了―个小公司。小姨接话:“小公司也是公司啊,我女儿在几万人的上市公司不也―样上班吗?”话音落地,表妹都不敢抬头看二舅的表情。

还有一次,小姨和朋友聊天,对方说自家孩子是985学校毕业的,工资一个月才5000块。“女生在一线城市很辛苦的,你女儿也是吧?”小姨回答道:“辛苦是辛苦啊,但我家女儿努力,一毕业月薪就9000多块啦!”据表妹发回的现场报道,那天气氛十分微妙,欢声笑语里带着淡淡的紧张,感觉围观了一场成年人之间的高手过招。

上周我去看演唱会,表演结束后,“粉丝”热情大喊:“×××,妈妈爱你!”追星时,我们都是“亲妈粉”,时时关注偶像的一切动态。我突然意识到,爸妈不也是这样吗?在家操碎了心,在外花式吹捧,他们总能给我们随时随地打气投票,还要在外人面前为我们时时控评。虽然有时我们觉得尴尬突破天际,但不得不承认,爸妈才是这世界上的忠实“站姐”、资深“铁粉”。

一二三摘自《环球人物》

猜你喜欢

接龙小姨数学老师
传说中的小姨,要回家过年了
数学老师与达摩克利斯先生
迟到
成语接龙
我的数学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