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学会倾听

2019-09-09陈月玲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9年8期
关键词:同伴互助倾听能力共同体

陈月玲

【摘要】: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课堂上不是看老师如何声情并茂地讲解,如何神采飞扬地分析问题,而是要看到学生在课堂如何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如何针对某一问题相互倾听、质疑、分析、辩论。

【关键词】:共同体 同伴互助 倾听能力 “深互动”

我们的课堂应该发生一场宁静的革命——建立以倾听和对话为基础的学习共同体。佐滕学教授认为,这种宁静的革命是历史的必然。这不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改革教学的方向,也是对保障每一个儿童学习权的挑战。教师的责任不是进行“好的教学”,而是要实现所有儿童的学习权力,尽可能提高儿童学习的质量,落实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语文实践,引导学生学会倾听,深层思考,促进学生真发展。

一、建立“学习共同体”

当前的语文课堂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师关注的往往只是少数学生(更多的是优等生),多数学生只是陪衬,一些学生甚至成为课堂学习的“局外人”。在实践中,探索出构建“亲情式”学习共同体的做法。教师要求学习共同体的同伴拧成一股绳,共同探究、解决问题,对学习成功者给予赞赏,对学习困难者给予帮助,在合作学习探究中,培养互动友情,促进深层思考,培养语文能力。

1.按照“异质分组,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学生学习基础、思维能力、学习能力、组织能力水平的不同,建立水平相当的学习共同体。共同体成员一般2~4人。

2.在学习共同体学习过程中,逐渐要求学生做到:认真思考,人人发言(发言时,可以补充,可以质疑,可以反驳),认真倾听,学会记录、梳理等。

3.建立共同体的管理机制

(1)引导学生给自己的小团体取一个名称,提出一句口号(共同体的学习目标),根据目标制定一个可行的公约,让每个成员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学会遵守规则。引导学生共同制定评价办法,激励每个成员主动参与学习。比如,在学习共同体成员互动学习中,积极参与,可以获得一颗星;帮助成员解决问题,可以获得两颗星;共同体成员在汇报过程中,能认真倾听,主动质疑及补充,可以获得一颗星。每一周或两周评出合作之星、智慧之星、明星发言人、提问之星、明星小组等。

4.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课内,以“共同体内合作、共同体间竞争”为宗旨,实现生生、师生之间多项互动交流;课外,学习共同体围绕教室布置的作业,共同探讨难题,相互督促检查,一起策划活动……

通过建立共同体,并组织有效的互动学习,使共同体成员之间、共同体之间形成互教互学、共同探究的学习共同体,让每个学生学会倾听,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友谊,让语文课堂真正成为人人参与学习、人人主动学习、人人学会学习的乐园。

二、同伴互助,培養倾听的能力

(一)尊重每位学生,激发聆听情感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要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先要让学生“爱”听。而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正是“爱听”的前提。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首先要解放学生的思想,落实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改变发言先举手,上课手背后等许多制约学生发展的传统习惯。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站起来发言,自愿地到讲台前演示,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内容和合作伙伴,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喜欢的方式学习……这样做的结果,真正给予了学生自由,放松了学生的身心,还给学生无约无束的学习空间,便于学生激发灵感,发展个性。

例如,教学儿童诗《童年的水墨画》时,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式学习,有的学生擅长朗诵,就让其朗诵诗歌;有的同学愿意说,就让其把诗歌描绘的景象说出来;有的同学擅长画画,就让其把诗中描绘的景象画下来——给诗配画;有的同学愿意表演,就让其上台加上动作朗诵。仅用了20分钟,就完成了学习任务。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学生效率比平时大大提高,充分证明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真理。

(二)创设参与情境,引导学生聆听

针对学生心理特点,通过情境诱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专心聆听。学习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学生意识的活动,学生意识的强弱,往往依赖于情感,才会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是学生的主要特点,作为老师应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如演示、操作、游戏、电教等手段。特别是让学生自制课件、课具。让同学们各种感观都协调起来,生动鲜活地为他们创设聆听氛围,从而多角度接收信息,选择信息,促进他们思维活动。例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时,课前我先布置学生实地观察爬山虎。学生对“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这部分的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突破这一理解上的难点,我采取实物演示,展示爬山虎紧贴着墙往上爬的课件,再让学生用简笔画表现出爬山虎往上爬的情景,一边画,一边讲,通过直观形象的手段弄清楚爬山虎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此时,学生在整个认知过程中,他们感觉很轻松、活泼、有趣。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由“动”生“趣”,产生了乐于聆听的积极性。

在以上的例子里,由于学生对问题充满好奇,有着对知识不断探究的积极性,总想知其所以,因而产生深厚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我尝试新办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情感,诱导学生生动聆听教师的讲解。例如,在研读“爬山虎的脚是怎样的,它是怎样一步一步爬上墙的?”建议学生:“你们可通过课外书的阅读,网上信息检索,图书馆查找资料等方式,观察自己感兴趣的动物或植物,并做记录;或是做个小实验,连续观察实验中的变化,从而了解到更多的有关于自然的知识。并把你知道的,用你喜欢的方式告诉你的小伙伴,然后在小组中交流,最后在资料中挑选最精彩部分派代表用比赛形式向全班讲述。”在引导学生研读课文《爬山虎的脚》的过程中,凭借灵活的教学方法诱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课内拓展到课外,给他们创设认真聆听的情境,不但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使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三)通过合作学习,训练学生聆听,增强课堂的魅力

在课堂上仅有师生间的交往是不全面的,学生间的交往往往才是提高学生课堂实效性和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在课堂上,我努力长期尝试小组讨论形式,扩展课堂参与面,并通过对教学中重难点的解决,努力提高学生参与水平。例如,我在教学《飞向蓝天的恐龙》第四自然段时,注重引导学生根据讨论题,自主读文思考,小组合作读全段,根据课文内容和以下表格的提示,与小组同学合作填写下面的表格。

学生根据所填写的表格内容,清晰地看到了作者是怎样把这样一个庞大家族清晰有序地介绍给我们的。通过这种学习方式,学生课堂参与水平不仅提高了,而且促进了学生学会聆听,懂得合作学习。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简单聚集,而是有一定共同目标的集体学习。对一些具有开放性或较强思考性的问题,在提出后并不急于让学生讲出答案,而是给予一定时间让学生在组内各抒己见、相互交流,这种合作不但促进学生认真聆听老师的讲解,能充分理解教学内容,对部分内向或不善于参与课堂的学生,同样可以通过聆听同伴的发言,互相启发、补充,从而达到充实提高,最终调动起这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学生为了小组的荣誉,产生强烈的集体观念,自觉努力聆听老师的讲解和同伴的见解,这样全体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课堂思维,在聆听老师和同伴的发言过程中,学生之间自然地建立起尊重他人、合作交往的良好品质。

在语文教学中以“聆听”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聆听,已初见成效。虽然,学生们的聆听水平呈现不同的状态,如不太专心听。能專心听、边思考、边交往、边听等,但是,从中可看到学生在语文课上的精神状态在不断地好转。

三、围绕大问题,促进“深互动”

围绕“大问题”,学生个体自主学习及学习团队讨论交流后,教师如何在班级汇报交流时,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互动,促进学习深化,是挑战教师,教学智慧的时刻。在这一教学环节中,要求教师必须认真倾听每个学生发言,及时捕捉语文学习的“生长点”,抓住主要内容,引导课堂多向互动,促进学生情感体验及深度思维碰撞。

如《地震中的父与子》,抓住课后题二:“课文结尾为什么说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和同学交流自己的看法。”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深究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动作描写的重点语句品读,交流自己对内容的理解,体会到这是一位多么坚忍不拔、决不放弃的父亲,从而感受到父亲的恪守诺言、有责任感和那父爱的伟大力量。

在语文教学中,以“聆听”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学会相互聆听,已初见成效。虽然,学生们的聆听水平呈现不同的状态,如不太专心听、能专心听、边思考、边交往、边听等,但是,从中我们可看到学生在语文课上的精神状态在不断的好转。学习共同体成员互动学习的习惯需要教师持之以恒地培养和训练,共同体成员一旦建立,共同体成员应该相对稳定。“学习共同体”语文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改变了以“教”为本的教学现状,弱化了教师在课堂中的“强势”,提高了教师教学指导的针对性,激发了每个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了语文课堂的成功转型。

我们在研究探索培养学生聆听等各种课堂参与能力的同时,研究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不是停留在学科逻辑的研究,而是把学科因素和非学科因素综合起来,不断探索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从而促进学生“真学习”“真发展”。

参考文献:

[1]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长春出版社,2010.

[2]佐藤学.教师的挑战:宁静的课堂革命.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同伴互助倾听能力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培养倾听能力,强化综合素质
同伴互助英语课堂观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