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民办教育中武术类课程建设研究综述

2019-09-09邢萌萌魏贵男岳文博

武术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办学课程体系课程

邢萌萌 魏贵男 岳文博

摘要:民办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在我国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恢复起步至稳步发展再到快速发展,进而达到今天我们看到的民办教育在我国教育事业中作出的显著成绩,印证了民办教育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作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最近三十年来,民办教育的发展关注度逐渐提高,国内关于民办教育发展的研究也很多。在这些研究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制度及管理规范为民办教育创造更好的生存空间、各类学科在民办教育中的定位及发展困境和课程建设在教育中的意义,但是对民办教育中武术课程建设的研究目前处于空白状态,因此,从近三十年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研究现状入手,以便从中探索其价值。

关键词:民办教育武术课程建设

1

国内关于民办教育的研究

在对民办教育的研究中,大多数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民办教育概念界定

在对民办教育的概念界定中,存在着诸多概念混用现象,如: “民办学校”“私立教育”“社会力量办学”“民办公助”“公办民助”等相关名词临界点难以辨析,使民办教育相关概念的研究热度较高。例如:张莹在《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师团队建设的问题与策略》[1]、杨海珍在《东莞市民办教育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中》[2]、叶明葱在《重庆市民办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研究》[3]中均认为:民办教育是指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面向社会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活动[4]。也有学者根据1997年国务院颁发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规定对民办教育界定,例如:胡卫在《关于民办教育发展与规范的思考》[5]、《民办教育的发展与规范》[6]以及曾贱吉在《论我国民办教育发展的障碍及对策》[7]中是以其为主线进行延伸,主要体现在社会组织力量范围和管理模式的明确化。还有学者是依据其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界定,例如:张裕用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教育制度变迁分析》[8]中依据“民办高等学校的”概念推断民办教育的概念;而宁本涛博士在《论民办学校的范畴和性质》中却资源配置效率方向对其进行界定。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学者对民办教育概念界定大都基于经费来源的渠道、举办者,而忽视了主体结构和范围明确的重要性,这应该是民办教育难以界定的主要因素。

1.2 民办教育是否具有“营利性”问题

在1995年颁布的《教育法》中指出: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的教育机构”,由此表明教育事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但是,随着“贵族学校”“建校费”“择校费”等问题出现,使学者将民办教育的关注点放在了是否营利性的争论上,主要有两种观点:从教育的属性H{发,民办教育属于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属于公益性事业,进而不得营利,此观点主要以政策性文件下发为准:如1995年的《中国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1997年《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均指出民办教育视为非营利性组织;民办教育可以收取合理回报,从中国国情出发,中国民间资金并不丰裕,所以获取一定的回报是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有效手段。如:黄锫坚在《草拟中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在民办教育的性质和地位方面前进了一小步》[9]中谈到:中国教育市场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有很大投资价值,因此,必要的回报是促进民间资金投入的动力。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中,作为“扶持和奖励”的措施,也规定到民办学校的出资人可以从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所以说,依据我国国情及民办教育的发展现状来看,适度的回报是促进办学者积极办学的重要手段,也是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有利因素。

1.3 民办教育的发展历程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推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民办教育开始逐步走向复苏阶段,在国家教育体系中地位也逐步提升。由于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对教育产业的投资力度也逐步提升,民办教育这一新兴教育产业在此时期经历了长足发展,大致可以分為三个阶段:

1.3.1恢复发展阶段(1978-1991)

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民办教育开始崛起,国家教育部门反复提倡:依靠社会力量办学,从多渠道和形式筹措教育经费。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政策推行,国家要走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迫于时局影响,教育事业处于恢复时期,公办学校难以满足教育事业发展需求,民办教育发展迎来了良好的契机。1981年,高等教育白学考试的政策颁布;1982年民办教育学校的逐步增多,加之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十九条第四款规定, “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业事业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为民办教育确立了法律依据。[10]1984年10月至1985年5月,中共中央又相继作出《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1]教育事业迫切发展,邓小平同志也指出教育事业要“两条腿”走路,鼓励支持民办教育发展。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九条第三款又进一步重申“国家鼓励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要求举办本法律规定的各类学校。”[12]此后也相继颁布了一些规章,进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到1991年,民办教育学校及毕业生达到了客观的规模。

1.3.2快速发展阶段(1992-1997)

从1992年的南巡讲话到1997年9月十五大的召开是民办教育发展的快速阶段。1992年春,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澄清并解决了社会主义若干理论问题,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13],提倡敢于试验,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14]的精神。同时要求相关部门积极支持引导民间力量办学。1993年2月,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改变政府包揽办学的格局,逐步建立以政府办学为主体、社会各界共同办学的体制”[15]。首次提出: “国家对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依法办学,采取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16]。在政策形式的驱使下,各级部门贯彻十六字方针,社会力量办学迅猛发展,全国民办教育机构迅速增加。1995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二十五条声称,“国家制定教育发展规划,并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国家鼓励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及公民个人依法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1996年的第九个五年计划再次指出民办教育的重要性。在此时期:在政策驱使下,我国民办教育条件逐步改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至此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教育重要组成部分。

1.3.3稳步发展走向法制化阶段(1997年至今)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确定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思想.民办教育在法制的束缚下逐步走向规范的道路,同年,第一部民办教育法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发布,确定了民办教育的法律地位。1998年,浙江省人民政府下发的《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学的若干规定》中又增加了几项政策,为推进民办教育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对全国各地民办教育法规的完善、扶持力度,也有良好的影响和借鉴作用[17]。2002年12月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在一定程度上对民办学校产权、回报、学校内部管理等问题作了法律规定。2003年9月,国务院批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支持鼓励中外合作办学,拓宽了民办教育的办学路径。2012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印发了《民办教育收费管理暂行办法》通知,对民办教育收费行为做了进一步规范。2013年9月发布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需拓宽民间投资的领域和范围,积极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促进民办教育的结构优化。2015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提出加快创新驱动,构建高效科研体系,按照创新规律培养人才,2017年《国务院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再次指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民办学校党的建设、建立健全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扶持制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2018年发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为校外培训机构的健康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民办教育作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政策及法规的约束下发展越来越好。

2 民办教育中的武术

通过民办武术学校和武馆的性质即:专业性问题可以将民办武术学校和武馆摘除研究范畴。因此民办教育中的武术对象应为:民办教育学校内开展的武术课程,其武术课程建设应以国家教育体育健康指导为基础进行设定教学内容。

3 国内关于课程建设研究

3 1课程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课程是对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等诸多方面实施过程的总和。[18]课程作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契合点,在教育界有不同的理解,其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是:施良方将课程定义为教学科目、教学活动、学习结果、学习经验、文化生产、社会改造六方面。[19]的相关教育内容。[20]王伟廉根据“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的定义,将“课程”定义为“学校以教育目的为基准,构建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系统。[21]而本研究将课程定义为:学校和教育培训机构等为培养人才安排的教学计划,其核心为课程建设体系构建,包括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考评体系、价值观导向等组成的综合体。

3.2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培养人才质量的重要保证。课程建设分为两个要素:一是规划设计,二是实施过程,两要素实施是反映师生教学活动的体现形式,同时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目前,课程建设正从边缘走向中心、从“重教”走向“重学”、从课程开发走向课程理解;从封闭单向走向开放互动。[23]因此,全面把握课程建设的发展趋势,是促进教学水平和人才质量培养的重要保证。

3.3 关于课程建设的研究现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发现,大多数学者对于课程建设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课程体系的构建、课程理念的发展情况、师资力量的配备、政策性支持等问题,虽然有学者也提出了学业评价的重要性,但并未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体现。

3.3.1关于课程体系的构建

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是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目前,对课程体系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例如:任海,李元伟,王凯珍在《国内外高等体育院校课程结构外差异的析因》[23]、潘懋元,周群英在《从高校分类的视角看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24]、王爱云,张燕《高等数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5]中均提到当下我国课程结构与人才培养规格存在差距,其根本原因是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方案的不同步,因此应当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建立与人才培养方案同步的课程体系。

3.3.2课程理念缺少先进性

课程理念是影响课程建设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课程观滞后,与社会发展和基础教育改革不相适应,甚至出现课程理念错误而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例如:方双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的困境与出路》中谈到目前学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进而导致课程价值取向出现偏差,使课程实施常处于滞后状态[26]。张寿松,徐辉在《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的问题与建议》中指出:通识课程理念不清,直接导致实践课程的混乱与低效[27]。刘建湘,文益民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建设探讨》中谈到由于课程理念存在问题,导致专业课程性质变质,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28]

3.3.3师资力量的配备

提及师资问题大多数学者的指向性是师资力量薄弱,主要体现在缺少领军人物和教师素养问题。刘斌博士在《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技术学科课程建设研究》[29]中师资力量对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并从带头人和优秀教学团队的重要性做了详细介绍。徐雅芬、王月[30]、庞磊、单燕萍[31]等人认为目前课程建设研究中存在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问题,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是促进课程建设体系完善的关键所在。

4 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分析发现:(1)民办教育的概念难以界定源于其涉及范围的广泛性、经费渠道的多样性和办学者的不确定性,进而出现了许多与民办教育相关的临界概念出现。其次,大多数学者对民办教育的研究在其“营利性”、地位作用及发展历程上,而对其在教育意義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较浅。(2)大多数学者集中研究于民办武术学校和武馆,对民办教育中的武术并未涉及。(3)在对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中大多数集中在课程体系、理念、师资及政策支持问题上,甚至有些细化在课程内容、目标等微观层面上,对课程评价体系仅谈论了科学体系不足,对其解决方法并未涉及。

猜你喜欢

办学课程体系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