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武德:中国武术文化的儒家思想解读

2019-09-09李建威

武术研究 2019年7期
关键词:礼智信武德仁义

李建威

摘要:从儒家思想的历史渊源以及儒家思想对伦理道德规范入手,追溯中国武术儒家思想内化为武德的文化必然,从而构成了中国武术核心竞争力的文化要素。通过对中国武术文化的儒家思想解读,认为:儒家思想中对人伦德行的规范主要表现在“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方面,发现这正是武德形成的伦理基石,并分别以武术道德、武术美德、武术品德三种武德范式呈现出来。其中,仁义礼智信是武德中必须要恪守的道德底线;温良恭俭让是武德中要积极倡导的美德诉求,忠孝廉耻勇是武德中要培养并树立的品德榜样。武德作为中国武术文化要素,不断完善和发展武术文化体系,向武术文化的纵深方向探究。

关键词:武德武术文化儒家思想

“我国武术文化来源于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是在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沁润滋养下发展而来的,对中国武术文化构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传统哲学思想”[1]而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对儒家思想的解读一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它对武德形成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武德,即武术道德,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应有的道德品质。”[2]显然,武德是伦理层面的文化范畴,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统治地位以及以倡导伦理道理规范的当属儒家思想。“儒家伦理思想及精神几乎成为各个行业共同奉行的道德准则,武术领域也不例外。重新解读儒家伦理思想在武术领域的表现,结合武术中带有典型儒家思想的道德、行为等不失为一条探寻两者关系的路径。”[3]

在新的世纪里,根据我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和建立“文化自信”的要求,首要的任务就是对文化要有个自觉。费孝通先生说: “文化白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人们对其文化有‘白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古,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是为了加强对文化转型的白主能力,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白主地位。”[4]套用费孝通先生的话,就是新的历史背景下,谋求武术的发展就要唤起武术文化的自觉,尤其对武术文化中伦理道德的形成发展有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有其“自知之明”,建立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武术文化自信。

1 儒家思想中对“德”的推崇

1.1 儒家对传统文化以及周礼的继承

众所周知,儒家思想是以孑L子为代表的先秦诸子百家中的主要学派之一。在此后的中国历史长河中,儒家后人及其弟子不断地对其思想学说加以丰富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今日的儒家思想。那么,在解读儒家思想的同时,有必要对其思想产生的背景作一下说明,因为它关系着“德”的传承和发展。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向来崇尚“德”行,这绝非从春秋时期的儒家开始,从炎黄到尧舜,上古时期的原始部落,在治理其管辖的领域内,无不是以广施“德”行于百姓中。《史记》说:尧帝“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史记》又说:“能明驯德,以亲九族。”舜帝是道德文化的鼻祖,舜文化是道德文化。《史记》所载:“天下明德,皆自虞舜始”。舜帝文化精神之魂可称为“德为先,重教化”,舜文化是由野蛮走向文明的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华文化。这些文化礼制一直延续到西周才逐步完善,而到了东周时期,由于王权旁落“周室衰,礼法坠”等社会礼制开始出现瓦解,一些维护传统文化和周礼的人逐渐成为社会的焦点,其中孔子就是最杰出的倡导者。“中国之文化,至周而具规模。孔子曰: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在孑L子心目中,周之典章制度,实可以‘上继往圣,下开来学。孑L子一生,以能继文王周公之业为职志。”[5]可见孔子对“克己复礼”始终念念不忘。先秦中国社会制度混乱,尤其从春秋时期开始,传统文化周制禮崩乐坏,为恢复以“德”为核心的西周之礼,由此,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在这一时期孕育而生。

孔子不仅对周制礼仪极力倡导,而且对传统文化经典也进行了继承和发展。在周制方面, “孔子修成康之道,述周公之训。”(《要略》,刘文典先生《淮南鸿烈集解》,卷二十一,页八)在对待传统文化典籍上,孔子也极力推崇。如在孔子的教学中,以“诗、书、礼、易、春秋”六艺作为主要内容,并对传统文化经典加以“德”的渲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论语》卷九,页五)“可见孔子讲《诗》,注重于其中之道德的意义,不是只练习应对,只求‘使于四方,不辱君命矣。”[6]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日:“《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为政》,《论语》卷一,页十四至十五)“此以‘齐家为‘治国之本,可见孑L子讲《书》,已注重于引申其中之道德的教训,不只记其中之言语事迹矣。”[7]可以看出,孔子所提倡的是要恢复周制礼仪,继承传统文化,通过建立以“仁r”为核心的人伦道德规范,建立有序的社会制度,使之成为君子或圣人,成为积极人世的国之栋梁。

1.2 儒家对“德”行的发展

“德”字的本义是“道德”或者“品行”,是传统文化中保留下来的美好品质,先秦诸子百家也多有提倡,然儒家更是把“德”作为个人修行的标准。孔子注《周易》作《系辞》《文言》等对“德”都有着重阐明。《周易·系辞》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的德性就是大地的品格,君子应当效法大地的宽厚、和顺的德性,容载万物。”[8]《易·乾卦》曰:“君子进德修业。”按照唐孔颖达注解:“德,谓德行。”由此得出,“德”的本意就是恪守道德规范,是德行、品行,这里包含有要遵从的思想道德和行为规范。是涵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德”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德”成为中国伦理的主要内容,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

“德”在儒家思想里,是一种反应内心变化的情感,通过外在的“礼”表现出来,因此,儒家特别强调礼仪,这也是对周礼以及传统文化的延续。不过周礼是一种制度,是礼制,是奴隶社会中贵族的特权。《礼记》上说:“礼不下庶民,刑不上大夫。”就说明了庶民没有受过礼的教育,不必用礼制来要求他们。而儒家对“礼”的要求在思想上则更先进了一步,他们认为庶人也应当接受“礼”的教育,社会秩序运转才会良好。这种对“德”外化的礼,在当时实属超前,同时这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孔子是第一个以六艺教一般人者。

先秦儒家学说作为诸子百家之一,从最初孑L子倡导的“礼治”,孟子提出的“民贵君轻”的“德治”思想,再到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的“人治”思想,并加之法家、道家思想的兼顾,才有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开始,并此后一直成为历代统治阶级奉行不变的治国圭臬。

儒家思想被封建统治者长期奉为正统后,基本上坚持了“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并重视“人治”的道德规范,形成了以“仁”为核心的伦理道德结构。在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中引申出多个范畴,如: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廉、耻、勇等德行。其中“仁义礼智信”的意思为仁爱、正义、礼和、睿智、诚信五种道德标准;“温良恭俭让”意思为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五种美德;“忠孝廉耻勇”意思为忠心、孝悌、廉洁、羞耻、勇敢五种品德,均是“德”的最好阐释。

《三字经》上说:“曰仁义,礼智信。此五常,不容紊。”表达出,儒家“仁义礼智信”五常的伦理道德要求,孔子提出“仁、义、礼”,孟子延伸为“仁、义、礼、智”,董仲舒扩充为“仁、义、礼、智、信”,后称“五常”。这“五常”贯穿于中华伦理的发展中,成为中国价值体系中的最核心因素。孑L子曾将“智仁勇”称为“三达德”,又将“仁义礼”组成一个系统,曰:“仁者人(爱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焉。”仁以爱人为核心,义以尊贤为核心,礼就是对仁和义的具体规定。孟子在仁义礼之外加入“智”,构成四德或四端,曰:“仁之实事亲(亲亲)是也;义之实从兄(尊长)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背离)是也。” “性善说”,日:“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董仲舒又加入“信”,并将仁义礼智信说成是与天地长久的经常法则(“常道”),号“正常”。曰:“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贤良对策》)。

对于儒家提倡“温良恭俭让”的美德,见于《论语·学而》:“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这就是儒家对“德”行的发挥,提倡的做人要温和、善良、恭敬、俭朴、谦让的态度,去对待别人,用这些美德去感染身边的人。

对于儒家培养“忠孝廉耻勇”的品德,主要散见如下。曾子日: “为人谋而不忠乎?”以此来反省白己。《孝经》上说:“夫孝,德之本也。又,天之经也,民之行也。”又如:“百善孝为先”。《荀子·修身》:“廉耻,即廉操与知耻”。《五代史·冯道传·论》道:“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孑L子在论及怎么才可以称为士说道:“个人处世必须有耻。”孟子说:“人不可以没有耻,对可耻的事不感到羞耻,便是无耻了。”孑L子把“勇”作为施“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而且不能“疾贫”,才能成其为勇。《论语·宪问》“仁者必有勇。”又《阳货》“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又《子罕》:“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综上所述,诸子百家中儒家对“德”的继承和发展最为系统和全面,在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中,正是儒家对“德”的倡导和弘扬,才使得儒家思想一直作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

2 中国武术文化儒家思想的内化是底线与崇高追求

2.1 儒家思想赋予了中国武术文化的道德底线

从先秦发展而来的儒家思想,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家思想一直作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其思想政治地位不言而喻。儒家思想之所以有如此高的社会地位,其必然合符国家需要的意识形态。孔子所倡导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正是体现了个人之“德”行修为与国家对人才的要求相得益彰。

在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主导下,中国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发展过程中,自然离不开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正是儒家思想对中国武术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之内化为中国武术所呈现出,特有的文化属性——武德。所谓武德,我们认为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早在春秋时期左丘明所著的《左传》中就有“武德有七”的论述,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的内涵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不管是过去的各家门派所立的“门规、戒律”,还是现代社会武术组织所遵循的“尚武崇德”精神,均是武术人所坚守的伦理道理底线,同样这也儒家思想在武术文化中内化的人伦体现。因此,对于习武人来说,恪守以武德为人伦的道德底线,才是守住了武术的本、武术的根。武术谚语云: “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 “尚德不尚力”;“为武师,须教礼;德不贤,不可传。”; “拳以德立,德为艺先。”;“文以德新,武以德显。”;“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这些武术名谚,皆体现武术对“德”的高度重视和不懈追求。

诚然,武德不仅是我们要长期恪守的道德底线,也是习武之人立身处世的不二法宝。为维护武德的纯洁性,我们在继承和发展武德的基础上,对于那些传统武术文化陋习,进行努力的克服和摈弃同样不可忽视和或缺。中国武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携带着千年来封建社会的狭隘性,以及落后历史的劣根性。传统武术在传承上的封闭性和保守性,在尊祖师习俗上带有明显的浓厚的迷信色彩,由此形成的清规戒律和续家谱、立牌位等歪风邪气,以及唯我独尊的“宗派之争”,尽管在当下社会武术团体中,也仍然常见。为争正守门派,不惜互相打压、讽刺、排斥、讪骂,甚至大打出手,严重挑战了武术的武德底线,损害了武术的世人形象。因此,武术在继承传统文化时,不僅要取其精华,还要去除糟粕,文以德彰,武以德显,武术的真谛就在于重德与否。

猜你喜欢

礼智信武德仁义
相信善良
Santa’s Assistant
仁义不过是“客栈”?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传承
耻感共感社会感
论孟子“居仁由义”的壮美意蕴
《中华武德通史》评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