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系统化整体护理在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评价

2019-09-09仲春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系统化心功能依从性

仲春

(江苏省靖江市人民医院,江苏 靖江 214500)

心力衰竭是常见的心脏疾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室泵血和充盈能力低下,心肌结构和功能会发生变化,长期发展会转为慢性心力衰竭,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等,具有病程长、病死率高的体征,会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严重的影响。本次研究就系统化整体护理在心力衰竭护理中的应用疗效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50例心力衰竭患者,以简单随机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研究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5岁-75岁,平均年龄(55.27±4.86)岁;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36岁-73岁,平均年龄(54.59±5.13)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常规检查、饮食指导等[1]。(2)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系统化整体护理:①健康知识宣教: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海报、组织开展专题讲座等方式向患者及患者家属介绍心力衰竭的病机、诱因、相关并发症、治疗手段以及预期治疗效果等。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家庭背景、文化水平、社会经历等各方面信息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方案,引导患者以正确的方式发泄内心的负面情绪。③运动护理: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的病情发展情况指导其进行适当的运动,促进其康复。对于II级、III级心功能患者可以指导其进行步行运动,步行时间控制在20 min左右。对于IV级心功能患者,主要指导其进行床上运动,引导其进行轮流肢体运动,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心慌、气促等症状,立即停止运动。④体位护理: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卧位或半卧位,双脚下垂,从而尽可能的减少静脉回流,缓解其心脏负担。⑤用药护理:详细的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用药的注意事项、药物的用量用法以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并且护理人员在患者服药期间严格的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心功能做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软件SPSS 22.0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依从性采取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心功能指标采取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96.00%,对照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为72.0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比较[n(%)](n=2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 研究组患者的LVESD、LVESV、LVEDV指标均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比较(Mean±SD)(n=25)

3 讨论

心力衰竭可分为急性心力衰竭和慢性心力衰竭,是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表现,是由心脏血液回流受阻和心脏功能障碍引起的一系列心脏循环障碍症候[2]。

本次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LVESD、LVESV、LVEDV指标均低于对照组,LVEF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原因分析为:①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结合患者的心理、精神以及生理需求为患者提供最佳护理方案,帮助患者放松心情、提高舒适度、消除负面情绪,从而促进心力衰竭患者的康复。②通过健康知识宣教提升患者及患者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引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合理用药,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3]。③通过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其治疗的信心和配合度。④通过体位护理提升患者住院期间的舒适感,缓解其临床症状。⑤通过用药护理引导患者严格遵从医嘱、合理用药,保证治疗效果。

综上,系统化整体护理干预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升其治疗依从性,临床价值显著。

猜你喜欢

系统化心功能依从性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中西医结合治疗舒张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观察
系统化护理干预在预防脑卒中患者便秘的效果观察
Ⅱ~Ⅲ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分析
冠状动脉支架置入后左心功能变化
四逆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