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在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及安全性研究

2019-09-09耿德红张辉刘伟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乳化白内障安全性

耿德红,张辉,刘伟

(大庆油田总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000)

手术是治疗白内障的主要方式,选择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案,以保证治疗效果,减少各种手术并发症的出现十分必要。此次研究在白内障患者手术治疗中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与相应的手术安全性。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将2018年3月-2019年3月期间在本院眼科接受手术治疗的80例白内障患者列为研究对象,男性为43例,女性37例,年龄42岁-74岁,平均(62.58±2.05)岁。其中40例接受常规超声乳化手术(对照组),40例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观察组)。两组基本情况临床可比,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接受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常规消毒与麻醉后,在患者角巩膜做切口,切口呈梯型隧道状,长度为4 mm,宽度为6 mm。将适量的粘弹剂注入前房中,压平前囊膜,之后实施连续环形撕囊,水分离。操作完毕,术者通过双手合作的方式,利用虹膜恢复器以及粘弹剂针头对晶状体实施缓慢旋转,将其旋转至虹膜平面上。之后,将晶状体摘除,使用的工具为圈套器。摘除操作结束后彻底吸除残余皮质,注入适量粘弹剂,并将人工晶体旋入前房中[1]。将粘弹剂吸净,视患者实际情况对切口予以妥善缝合,术毕。对照组接受常规超声乳化手术治疗,

参照文献标准[2],观察并评估两组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白内障不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记录两组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统计学相应的类型与总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与总并发症发生率均以例(%)形式予以表示,组间比较均实施卡方检验,数据组间差异显著的标准均为P<0.05。

2 结果

2.1 白内障患者行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 白内障患者行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经统计与组间比较基本相当,P>0.05。见表1。

表1 白内障患者行不同手术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

2.2 白内障不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对两组手术治疗的安全性进行分析和组间比较,可得观察组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白内障不同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3 讨论

目前,白内障已经成为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眼科疾病,在人群中具有很高的发病率。针对该病的治疗中,手术治疗是主要的处理方式。在具体的手术方案选择与应用方面,相关的手术方式有很多,临床效果也各不相同。此次研究中,选择通过分组对比研究的方式,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与超声乳化手术在白内障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实施对比分析。此次实验的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手术方案的治疗总有效率基本相当,但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的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5.00%,明显低于应用超声乳化手术的对照组(15.00%)。其中应用的超声乳化手术在临床的开展较多,相应的临床效果已经得到认可。但是,该手术方案的技术性较强,术中操作中对术者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同时,手术中还需要应用到一些昂贵的仪器设备。另外,超声乳化手术术后容易出现多种严重的并发症,降低了手术效果。与常规超声乳化手术相比较,非超声乳化小切口手术的操作以及所应用的仪器设备均较为简单,手术过程中,在连续撕囊、残余皮质吸除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相对较低。同时,手术更为微创,患者术后眼部功能等恢复难度较小,并发症发生风险也相对较小。因此,该手术方案的临床开展难度较小,安全性更高,尤其适合在一些基层医院予以实施。

综上所述,对白内障患者实施超声乳化手术或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治疗均能获得理想效果,但小切口非超声乳化手术的临床并发症较少,安全性更高。

猜你喜欢

乳化白内障安全性
两款输液泵的输血安全性评估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新染料可提高电动汽车安全性
某既有隔震建筑检测与安全性鉴定
观察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手术治疗硬核白内障的临床疗效
加强广播电视信息安全性的思考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