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采用多元互动精细化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

2019-09-09蔡巧莹戴秋婷王小艳冯静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心内科实习生应急

蔡巧莹,戴秋婷,王小艳,冯静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湖北 宜昌 443000)

心内科主要收治疾病范围包括多种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肌炎、心肌梗死、高血压等,心内科患者特点包括可能合并其他并发症;部分急性发病的患者致残率与致死率高,病情危重,且大部分患者疾病无法彻底治愈,往往会留下后遗症[1]。心内科护理工作存在较高难度,科室突发事件风险相较于其他普通科室高,因此加强心内科护士心理素质与专业素养、培养其应急事件处理能力是确保工作质量的重要前提[2]。心内科护理实习带教过程中需加强教学管理,可适当结合新型教学手段,如互动式教学等,不断优化教学效果。本文分别纳入2017年7月-2018年7月与2016年6月-2017年6月心内科实习生,各69例,分析不同带教模式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时间:2017年7月-2018年7月;2016年6月-2017年6月;分组:干预组69例与对照组69例;干预组包括男4例、女65例,年龄范围在19岁-23岁,平均为(21.4±1.0)岁;学历:大专55例、本科及以上14例。对照组:男6例、女63例,年龄范围在20岁-23岁,平均为(21.0±0.8)岁;学历:大专56例、本科及以上13例。两组实习生一般资料结果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干预组:(1)多媒体互动教学法:制定实习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所有实习生入科时均进行考核,掌握其现阶段理论与操作能力,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制定实习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明确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部分,如危急重症患者病情评估、护理流程等。带教老师根据教学目标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临床案例,制作多媒体课件。将实习生划分为数个小组,每个小组推选1名组长,每周2次理论与实践课,每次课前带教老师介绍本次课堂学习任务,列举案例,发布情境模拟任务,让小组提前准备[3]。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创造教学情境,每个小组轮流进行现场情境模拟,模拟结束后每个小组互相讨论,寻找实践操作中的不足之处,教师及时点评,及时提出存在的问题,引导实习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将理论知识渗透至实践操作流程中。(2)带教老师及时评估实习生实践能力,为实习生创造临床实际操作的机会,每日督促实习生练习书写病例护理报告,带教老师及时检查。对照组:带教老师根据实习生实习周数制定实习目标,采用理论教学、操作示范的方法,带领实习生共同熟悉心内科护理流程,反复练习基础护理操作,给予指导,提高实习生动手操作能力。

1.3 观察指标 科室自制应急处理能力评分表,满分100分,得分≥90分表示优秀、80分-89分表示良好;70分-79分为一般;<70分表示不合格。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评价两组实习生应急处理能力:干预组实习生应急处理能力优秀率66.67%,高于对照组26.09%,干预组不合格率2.90%,低于对照组23.19%,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实习生应急处理能力[n(%)](n=69)

3 讨论

心内科室中护理工作存在实践性强,实习生入科后接触的服务对象大部分为危急重症患者,患者的病情治疗与护理均对实习生应急处理能力提出较高要求。

文章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实习生应急处理能力优秀率66.67%,高于对照组26.09%,P<0.05;分析原因发现,干预组采用多元互动的精细化管理带教制度,带教老师结合多媒体教学方法将心内科常见疾病、理论知识、典型病例等串联,每次授课前为实习生发布实习任务,按组划分让实习生提前准备情境模拟,在模拟过程中不断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练习,不断提高实习生操作能力小组成员之间通过情境模拟加强学习互动、带教老师与实习生之间通过沟通与指导加强互动,不断提高实习生应急处理能力。

综上所述,心内科采用多元互动的精细化管理带教制度有助于提高实习生应急处理能力。

猜你喜欢

心内科实习生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风险管理在心内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依托胸痛中心建设开展心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探索与应用
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心理特点及护理分析
对心内科新护士应用人性化带教模式的教学效果观察
应急救援要诀“少 快 短”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