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2019-09-09万丹张凤云张士杰宋述灵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尿常规分泌物尿液

万丹,张凤云,张士杰,宋述灵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3;黑龙江省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黑龙江 牡丹江 157011)

临床诊断中,常进行尿常规的检查,对确诊病情具有重要意义。在女性采集尿液样本中,因生理特征的影响,尿液样本容易被污染,进而导致尿常规的检查结果不准确[1]。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进行如下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17年8月11日-2019年2月11日期间进行尿常规检查的女性68例,根据样本采集的差异分为观察组34例与参照组34例,观察组女性的年龄在24岁-55岁,平均(37.83±3.57)岁;参照组女性的年龄在24岁-56岁,平均(37.76±3.49)岁;分析各组女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采集样本之前告知所有患者采集尿液样本的量以及送检的时间,部分病人需要空腹下采集。参照组在收集样本之前让患者使用肥皂清洗外阴部,清洁干净后要擦干外阴部,采集中段尿10 mL放入无菌器皿内作为样本,规定时间内送检。观察组在收集样本之前让患者使用呋喃西林溶液清洁会阴位置,药液浓度为0.02%,擦干后在阴道口放入无菌干棉球,然后采集中段尿液10 mL放入无菌器皿内,封存后规定时间内送到检验室。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经过不同方式采集尿样本之后白细胞、尿蛋白与上皮细胞以及尿红细胞等各指标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9.0分析数据,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分析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各指标的检出率 观察组尿样本中白细胞、尿蛋白与上皮细胞以及尿红细胞等检出率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分析观察组与参照组患者样本中各指标的检出率[n(%)](n=34)

2.2 观察组与参照组尿液样本的颜色与透明度 观察组的尿液样本是淡黄色、没有悬浮物比较清澈;对照组的尿液样本颜色较观察组要稍深一点,也为淡黄色,有颗粒状的悬浮物,透明度也比观察组样本要差,但是存在的差异比较小。

3 讨论

尿常规在临床上使用的比较广泛,有较高的检验效率。但是其检查结果容易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致使检查结果不准确。其中影响检查结果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尿液污染,尤其是在女性采集尿液样本时,因尿道口距离肛口与阴道口都比较近,阴道分泌物会污染尿液样本,致使检验结果为假阳性[2]。通过本次的对比试验也可以看出,经过特殊处理阴道分泌物后采集的样本,各项指标的检出率都较常规采集的样本要低,而且特殊处理阴道分泌物后所收集的尿液颜色和透明度都较常规采集的样本要更好,说明常规采集尿液样本时受到的污染比较大。为此,需要在采集样本时给予特殊处理并遵守各项采集准则,以保证样本的有效性。在取样之前,对会阴部要进行有效的消毒,消毒后要及时擦干,以防尿液污染。还要使用无菌棉球堵住阴道口,以防采集尿液时阴道有分泌物流出污染样本。取样时,要注意姿势以防棉球脱落,同时也方便尿液采集。采集好后应立即送检,不要放置时间过长。同时护理人员的正确指导也非常重要,要给患者详细讲解采集尿液样本的各个细节以及各项注意事项,以防出现不规范的采集方法,污染尿液样本,影响尿常规的检查结果[3]。

综上文叙述,尿常规的检查结果会受到女性阴道分泌物的影响造成检验结果不准确,在尿液样本采集时,应严格控制采集的过程和采集的方式,以确保尿常规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猜你喜欢

尿常规分泌物尿液
为什么有的人吃了红心火龙果后尿液会变红,而吃了西瓜却不会?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尿常规与尿沉渣对尿液检验的影响及分析
褐色分泌物一直不干净是怎么回事
跟踪导练(三)
根系分泌物解铝毒作用研究进展
眼屎给你的健康忠告
尿常规干化学检测结果准确性及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