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对老年糖尿病的治疗作用研究

2019-09-09任明慧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格列美甘精低血糖

任明慧

(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山东 济宁 272002)

目前,糖尿病已经为继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后的第三大慢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1],糖尿病发病率也逐渐上升,为有效的控制患者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特对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治疗老年糖尿病作用进行研究,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2018年4月-2019年1月收治的86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均为43例,患者入组前均详细了解研究方法和研究目的,并自愿加入研究,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相对比统计学差异不明显(P>0.05),可对比。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具体状况(Mean±SD)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通过常规治疗措施治疗,对照组患者每日晚上睡前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初始剂量为0.2 IU/kg,之后根据患者血糖状况调整药剂量。观察组患者采用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方法治疗,甘精胰岛素用法同对照组一致,同时,患者每日口服1次格列美脲,初始剂量为1 mg,之后根据患者血糖状况调整药剂量,最大用药剂量不能超过4 mg。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剂量,出现异常及时针对性处理。

1.3 观察指标 通过高压液相色谱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A1c(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通过强生稳豪血糖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空腹血糖)、2hPG(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2]。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4.0统计软件包处理分析数据,年龄、病程、FPG、2hPG、HbA1c水平等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Mean±SD)表达,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前后对比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性别、低血糖发生率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按α=0.05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HbA1c水平变化状况 治疗前,两组患者FPG、2hPG、HbA1c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PG、2hPG、HbA1c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P<0.05),详见表2。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1例出现低血糖,其发生率为2.3%(1/43),对照组患者治疗后,8例出现低血糖,其发生率为18.6%(8/4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统计学差异较为明显(P<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PG、2hPG、HbA1c水平变化状况(Mean±SD)

3 讨论

临床上,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中较为常见的为甘精胰岛素,其为一种重组人胰岛素类似物,具有作用时间长、无峰值和能预见血药浓度等特点[3]。格列美脲对人类机体中的胰岛素分泌具有一定的分泌作用,其同磺脲类受体的结合和解离能快速进行,并能刺激胰岛素I相、II相分泌。胰岛素分泌量同血糖浓度之间具有紧密联系,格列美脲不仅对患者血糖水平具有一定改善作用,主要机理为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提高周围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效预防和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对患者机体中的胰岛素抵抗具有显著改善作用[4]。本文中,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PG、2hPG、HbA1c分别为(6.0±1.0)mmol/L、(9.1±1.2)mmol/L、(6.5±1.8)% ,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8.1±1.2)mmol/L、(13.1±1.0)mmol/L、(8.2±1.6)%(P<0.05);且观察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为2.3%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6%(P<0.05)。

综上所述,甘精胰岛素联合格列美脲能有效降低老年糖尿病患者FPG、2hPG、HbA1c和低血糖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格列美甘精低血糖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天麦消渴片与格列美脲片致药源性肝损害1例
格列美脲与甘精胰岛素联合治疗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甘精胰岛素联合赖脯胰岛素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
格列美脲联用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观察
甘精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效果观察
二甲双胍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分析
格列美脲联合阿卡波糖治疗2型糖尿病3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