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

2019-09-09石拥云肖定军马昌科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直线度屈曲肱骨

石拥云,肖定军,马昌科

(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人民医院骨科,江苏 南京 211500)

老年人由于骨质疏松易导致骨折,肱骨近端是松质骨与致密骨交替迁移的解剖部位,骨折率较高,且需要手术治疗,有一定难度[1]。临床手术常使用普通钢板,但患者预后不理想。因此,本研究主要针对老年人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利用其坚固稳定的优势,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4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30例。观察组15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60岁-80岁,平均年龄(71.35±1.90)岁;对照组15例,其中男性9例,女性6例,年龄60岁-80岁,平均年龄(70.72±1.38)岁。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所有患者均符合以下标准:①均经X线检查证实为肱骨近端骨折;②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自己愿意配合检查的患者。

2.2 方法

1.2.1 手术方法 (1)观察组:选择全身麻醉或臂丛麻醉,患者平卧位,患肢稍外展,常规消毒后铺无菌片。切开皮肤与头静脉内侧筋膜,切口约4 cm-5 cm,经胸大肌与三角肌间隙进入,分离部分三角肌前肌肉,必要时将肌肉缩回,最大程度地保护前内方关节囊的完整性和肩袖的血供。将骨折端周围的软组织暴露,去除血肿,并确定上肢和肱二头肌腱长头的位置。肱骨的近端恢复解剖位置并确保盂肱关节处的肱骨头表面的完整性。操作者将克氏针应用于复位和临时固定,并选择合适长度的锁定板并将其放入前外侧肱骨。钢板的正面在节间沟后面约5 mm处,钢板顶部在顶部大结节顶部2 mm处。近端固定,将螺钉完全暴露,经皮将剩余锁定螺钉钉入,根据骨缺损患者的具体条件置入最优数量的人工骨并注意内侧的支撑,最后逐层缝合切口[2]。(2)对照组:进行常规手术治疗,首先将患者置于仰卧位,抬起肩部受影响的一侧,并将患肢放在胸部。给予臂丛或全身麻醉,最后进行闭合或开放复位和非锁定钢板内固定。

1.2.2 术后处理 常规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后第1天,在上肢吊带固定下,患肢远端关节主动活动;在第3天,肩关节被动活动;在第7天,肩关节进行被动屈曲、抬起和被动外旋训练。根据骨折愈合程度,术后2个月进行肩关节抗阻力和伸展运动练习。

1.3 疗效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有效率,评价标准为:(1)无疼痛和功能障碍:直线度低于15°,屈曲度超过130°为优;(2)轻度功能性损伤和轻度疼痛:直线度损失低于30°,屈曲度超过120°为良;(3)中度功能障碍伴有一定疼痛:直线度低于40°,屈曲度超过90°为可;(4)明显功能障碍和反复疼痛:直线度低于40度,屈曲度低于90°为差[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 观察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的比较[n(%)]

表2 手术1年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2.2 手术1年后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肱骨近端是肩关节的重要组成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是指从肱骨外科颈到肱骨头关节面之间的骨折,它是上肢骨折中第二高的骨折发生率的骨折。由于老年人行动能力差,大多存在骨质疏松、骨脆性增加等问题,轻微损伤引起肱骨近端骨折风险高,所以此病患者多为老年人[4]。

非锁定钢板通常采取肱骨近端钢板或T型钢板置入,但体积较大,在手术过程中需要剥离大范围的软组织,不仅不利于保护血液供应,而且容易干扰二头肌的长头,手术创伤大,术后恢复缓慢。它也容易发生螺钉退缩或松动,导致骨折稳定性差,影响早期功能锻炼,导致肩部功能恢复缓慢。与普通钢板相比,肱骨近端锁定钢板可有效固定钢板。锁定钢板和螺钉通过钢板本身的互锁结构实现断裂部分的固定,具有更好的稳定性,防止螺钉松动,防止骨折部位的再次移动,还能消除钢板与骨接触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减轻了骨的损伤。锁定板和螺钉是一体的,钢板和骨头是固定的,使得肱骨头和骨架形成良好的可塑性。锁定钢板的螺钉无需骨钻和攻丝,对骨膜没有压力,使骨膜的血液供应得到保护,促进了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5]。除此之外,该手术在患肢部位设计远近端两个切口,使手术创伤减少,利于患者术后恢复[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优良率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显著,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0%显著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显著,P<0.05,可以看出,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疗效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许多临床报告也表明,用于治疗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的锁定钢板具有良好的复位和骨折稳定性,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创伤小,临床效果满意[7]。

综上所述,老年肱骨近端骨折采取锁定钢板治疗,可提高肩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直线度屈曲肱骨
长导轨直线度分段测量拼接方法研究
钛合金耐压壳在碰撞下的动力屈曲数值模拟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复杂性骨折的效果
老年复杂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选择:保守治疗,切开复位还是肱骨头置换?系统评价及Meta分析
青壮年患者肱骨近端严重骨折脱位的内固定治疗
加劲钢板在荷载作用下的屈曲模式分析
基于西门子840D数控系统的直线度自动计算程序研究
基于MATLAB的直线度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程序设计
直线度误差曲线形成机理与形位特性研究
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