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规药物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效果研究

2019-09-09卢洁

心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二磷酸氯吡格雷

卢洁

(新疆巴州焉耆县人民医院,新疆 焉耆 841100)

急性心绞痛是常见的一种心内科疾病,目前临床对于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的研究定论[1]。对于急性心绞痛患者如果无法达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则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危害[2]。目前临床对于急性心绞痛的治疗主要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常规用药方案疗效欠佳[3]。为了提高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笔者应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共选择2016年3月-2019年4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急性心绞痛患者80例,以随机原则分成两组,包括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观察组40例患者中,男22例,女18例;年龄在42岁-75岁,平均年龄为(63.5±4.2)岁;患者病程1年-10年,平均病程(4.2±1.4)年。对照组40例患者中,男21例,女19例;年龄在45岁-76岁,平均年龄为(64.3±3.9)岁;患者病程1年-11年,平均病程(4.4±1.5)年。两组研究样本的社会学资料、临床资料的统计学分析,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符合对照试验要求。本次研究征得了患者的同意,并签署了入组同意书;且该研究已经获得了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和批准。

1.2 临床方法 80例患者均给予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包括他汀类药物、硝酸酯、钙离子拮抗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应用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30083]进行治疗,75 mg/次,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时间。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心绞痛发作的次数减少了80%以上;有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少了50%-80%;无效: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其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少低于50%[4]。

1.4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21.0对数据进行处理,年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发作持续时间等数据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借助t检验进行比较;治疗效果等数据用“%”表示,借助χ2检验进行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急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组以95.0%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心绞痛发作次数,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减少,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当,P>0.05;治疗后观察组明显比对照组缩短,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发作情况比较

3 讨论

氯吡格雷作为一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属于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拮抗剂,可选择性抑制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氯吡格雷在肝脏被激活之后,能够竞争性的与二磷酸腺苷受体进行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具有不可逆性的特点,从而有效地避免了血小板与二磷酸腺苷受体的结合,与此同时氯吡格雷还具有阻断二磷酸腺苷受体释放所致血小板活化扩增的作用,从而导致血小板无法聚集,以此发挥良好的抗血小板作用。一般情况下,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2 h之后即可发挥治疗作用,而在服用5 d时即可达到最佳治疗效果[5]。本次研究中将氯吡格雷应用到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中,获得了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绞痛患者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氯吡格雷,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有效改善其心绞痛发作情况。

猜你喜欢

二磷酸氯吡格雷
阿托伐他汀与氯吡格雷联合应用于脑梗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PARP 抑制剂在BRCA 胚系突变乳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二磷酸果糖用于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伴心力衰竭治疗中的效果分析
我们生活在格雷河畔
探讨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
1,6-二磷酸果糖对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肺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
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联合治疗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依达拉奉联合奥扎格雷治疗缺血性脑卒中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