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陶艺融入高校公共空间的思考

2019-09-09湖州职业技术学院313000

大众文艺 2019年17期
关键词:陶艺陶瓷空间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 313000)

中国,是陶瓷的发祥地。

中国的陶瓷艺术史,源远流长、璀璨夺目……对于中国“现代陶艺”而言,只有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它的萌芽在二十年代的日本民艺运动,以巴纳德•理奇、富本宪吉、滨田庄司、河井宽次郎为代表的日本陶艺界就已经开始了独立个性化的陶艺探索。 此后,日本陶艺家八木一夫组建的“走泥社”和他所创作的现代陶艺作品,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陶瓷艺术的认知,不再是器之所“用”,提出“无用”观念,让作品从束缚中解放出来,变得自由、洒脱、个性。通过泥性独特的语言来与外界对话,重新让我们有了新的认知与感悟。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政府推动“公共艺术百分比”的活动,掀起了世界公共艺术运动的热潮。1998年公共艺术法在中国台湾确立,明确提出公共艺术的百分比法案,即城市建筑造价总数的百分之一作为公共艺术建设基金,这样的改变不是简单地改善公共空间,而是更好地将当代艺术和公共空间相融合,让全民在体验美、享受美的同时,进行一次全新的美学洗礼。

当今公共空间的建设与需求必定带给我们新的思考,其中就包括对材料上的研究,对其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情感以及社会性的意义。陶瓷材料顺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在各行各业中已经得到了认可与应用,它的无限魅力在等待探索、挖掘、创新与实践……

将陶瓷与公共空间相结合是一种新的开拓,一种新的观念的成长。艺术家把自己的情感与泥土进行融合,用“火的艺术”最终来完成,赋予作品生命力、亲和力,酣畅淋漓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与观念。早在90年代初期,朱乐耕教授陶艺研究的方向就倾向现代陶艺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如何将两者统一和谐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朱乐耕教授的现代环境陶艺作品《涅槃》(图1),通过对东方禅宗文化的认识与感悟,经过解构与重生,把将陶瓷材料做成的金色、白色的莲花,莲蓬,造型各异的佛手与佛头在红色的三维空间上有序地进行排列组合,身临其中感受到东方的气韵,心灵受到洗礼,让每个人找到心中那一方净土。

图1 现代陶艺《涅槃》 朱乐耕

图2. 现代陶艺《缥缈的峡谷》温•海格比

陶瓷艺术设计作为公共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分支,既是一种文化的体现,又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反映。 美国陶艺家温•海格比现代陶艺壁画《缥缈的峡谷》,通过家乡的自然景观科罗拉多大峡谷,结合着对东方哲学观来进行创作。用“泥与火的艺术语言”做成了肌理、色彩反差强烈的瓷板,粗犷而细腻,让我们沉浸在自然之中,去感受自然,敬畏自然。现代陶艺融入公共环境空间的新思潮渐渐深入人心……

作为高校的陶艺教育者,有责任与义务地把陶瓷艺术传承下去并发扬下去,同时也肩负着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与重托——将现代陶艺更好地融入我们生活中去。在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中,绝不能忽视高校的公共空间建设。如何把现代陶艺融入其中,让笔者产生了更多的思考 ——路在何方、走什么路、该怎么走。

一、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

高校侧重方向的失衡,造成了只注重培养学科与人才的建设,却往往忽略了对高校公共空间建设的需求;高校的公共空间建设目前处在初级阶段,实际案例不多,公共空间更新迟缓、应用技术不成熟;高校的陶艺教育普及与推广较为缓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比重低;高校建设的决定权不在艺术创作者……

二、如何让现代陶艺展现魅力

现代陶艺短短几十年的发展与进步,在陶瓷艺术史上有了一席之地,对陶瓷材料的选择与技术上操作已经趋于成熟,又伴随科技创新,在造型、色彩上有了质的飞跃,给我们带来了更好、更新的展现效果。现代陶艺在公共空间建设的应用愈来愈重要,受到了艺术家的青睐。

现代陶艺所用的材料——泥土,仅仅对可塑性而言,是任何材质无法比拟的。它浑然天成、质朴浑厚、孕育万物、海纳百川……我们对泥土有着不解之缘、深厚的情感,这正是高校所需要的,让泥土再次“回归”到人与环境中去。泥土的美,最直观的就是体现在材料本身的质感上——瓷泥细腻温和,色泽白皙温润,而陶土则颗粒感较强,质地疏松,更适宜表现粗犷原始或古朴自然的美感。鄙人现代陶艺作品《永恒的记忆》(图3),运用黑陶的粗犷与瓷泥的细腻进行了材质肌理的对比,通过泥条的旋转与时间相呼应,感叹岁月流逝,那些人、那些事在时空的漩涡中变得更加的刻骨铭心。

图3 现代陶艺《永恒的记忆》 王武

三、现代陶艺与高校

现代陶艺是自由的、奔放的、个性的、强烈的,厚重的,有温度的,恰恰和高校的特质一脉相承。如何让现代陶艺融入高校呢?笔者有了很多的思考,是不是要深入了解高校主体、地位、宗旨、文化、地域等特点,是不是要通过公共环境空间与陶艺作品的关系提升高校自身形象,让师生们去感受美,是不是要陶艺作品所承载和反映最本质的东西拉近与学校的距离,产生共鸣,增强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现代陶艺要与高校公共空间要达成空前的统一、和谐,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四、现代陶艺教育的现状

20世纪中期,陶艺作为新型学科被引入了全球各个城市,如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美术院校,开设了关于建筑陶艺、现代陶艺教学课程,培养了一批对后世影响至深的陶瓷艺术家。转回中国,目前陶艺专业占大学的比例仍然很小,除了景德镇陶瓷大学、八大美术学院之外,综合性大学则少之甚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的、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传统文化和文化自信愈来愈被重视,相信陶艺教育在未来会实现大规模的普及与推广,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为更好的“融合”打下坚实的基础。

注释:

[1]海上雅臣.八木一夫——现代陶艺[M].商务印书馆,2018.10:002.

[2]朱乐耕.陶艺与当代社会空间[J].艺术评论,2016.02期.

[3]刘时康.陶艺工艺原理[M].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1990.[4]严隽琪.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J]求是,2013.06.

[5]黄焕义 冯薇娜.论环境陶艺的审美特征.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2015.7:39.

猜你喜欢

陶艺陶瓷空间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钞子伟、钞子艺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QQ空间那点事
陶瓷鉴赏
空间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