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有轨电车产业标准体系框架构建

2019-09-08彭家志许媛娴

价值工程 2019年21期
关键词:标准体系城市轨道交通

彭家志 许媛娴

摘要:有轨电车可作为地铁的延伸和重要补充,解决地铁未能覆盖的城市重点区域的交通出行问题。本文研究了国内外有轨电车产业发展现状及技术情况,结合现有轨道交通产业标准体系的成果经验,提出现代有轨电车产业标准体系框架,对促进有轨电车产业关键标准制修订和产业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

Abstract: As an extension and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he metro, the tram can solve the traffic problems in the key region of urbanization which can't covered by the metro. The paper presents the developing situation and technological state of modern tram industry at home and abroad, and puts forward the standard system frame of which on the base of analyzing the existing standard-system of rail transit industry,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promote the revision of key standards and industrial health development of modern tram industry.

关键词:标准体系;现代有轨电车;城市轨道交通

Key words: standard system;modern tram;urban rail transit

中图分类号:F203;F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1-0112-02

0  引言

现代有轨电车是指以城市道路为基础,主要在地面敷设轨道,采用电力牵引的低地板有轨电车,具有低碳环保、高效灵活、安全舒适、形象美观等特点,拥有城市公共交通、旅游双重功能,是大型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补充以及中小城市主要运输工具。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支持的背景下[1],且具有安全、舒适、环保、成本低美观等优点,作为大众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网络、作为大城市与地铁公共汽车相互补充、作为中小城市的快速联络线、作为旅游景区观光或大型机场的观光或接驳车辆等方面,现代有轨电车线路产业得到迅猛发展 [2-3];同时,国内有关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技术攻关,掌握了有轨电车的核心技术,技术国产化逐步成熟以及价格的降低成为推动国内有轨电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有轨电车技术在我国酝酿大范围技术变革及市场应用。

由于全国各地新建/在建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技术选择不一致,产业技术发展不统一,且与铁道列车、高铁、地铁、城际动车等产业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地铁等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标准及法律法规无法直接应用,且还存在有轨电车产业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尚不健全、关键技术标准缺失等问题。因此,通过对现代有轨电车产业发展现状及标准化需求分析,建立现代有轨电车产业标准体系框架,填补产业标准化工作空白,对引导产业关键技术标准的研制和促进产业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1  现代有轨电车产业发展现状

随着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建造技术、轨道交通车辆的制造技术、供电技术的多样性发展和稳定性能提高,结合经济性、环保性、美观性等原因,国外许多城市重新掀起了复兴热潮,全球60多个国家,400多个城市都在建成和运营有轨电车;欧洲一些百万人口的大中城市,现代有轨电车在城市公共交通系统里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其中欧盟27个国家179城市,运营里程已超过9000km,且将进一步扩大使用[4]。

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的建设在国内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发展势头强劲。截止2018年12月31日,我国已有18个城市开通现代有轨电车线路,共计有38条线,运营里程共计406.2km(内地25条长351.8km,港台13条线长54.4km),541座车站[5-7];较2017年相比,成都和新北2个城市新增开通有轨电车线路的城市,新增运营线路6条,新增运营里程为96.4km,新增101座车站。

2  现代有轨电车产业标准化现状

近年来,国家及行业在基础通用标准、新产品、新技术、工程工艺和安全管理等方面,制定了大量标准,为加快形成我国轨道交通标准体系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因现代有轨电车产业的特点及技术特点,国内现代有轨电车标准起步较晚,现代有轨电车标准编制较少,多依据其他轨道交通领域标准,如《地铁设计规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等,或引进国外大型有轨电车生产厂商的技术(如:西门子、阿尔斯特等),采用“引进-吸收-再创新”的发展模式,因此现代有轨电车产业的标准多采用企业标准为主。

随着现代有轨电车线路的高速建设及运营,以及产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现代有轨电车产业标准发展:一边参照地铁等相关城市轨道交通标准和其他行业的相关标准,一边加快现代有轨电车产业的专用标准的制修订步伐。截止2017.6月30日,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有2项、行业标准有8项和地方标准2项[8],如《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整流站》(GB/T 14428-1993)和《城市公共交通标志快速有轨电车站牌》(GB/T 5845. 12—1986)国家标准2份,《城市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供电系统》(CJ/T 1-1999)、《城市无轨电车和有轨电车供电线网电杆》(CJ/T 3-1999)、《城市公共交通車辆修理技术条件-有轨电车》(CJ/T 3004.2-1993)、《低地板有轨电车车辆通用技术条件》(CJ/T 417-2012)、《有轨电车技术条件》(CJ/T 5016-1994)、《城市有轨电车用槽型钢轨》(YB/T 4653-2018)、《有轨电车试运营基本条件》(JT/T 1091-2016)、《城市轨道用槽型钢轨闪光焊接质量检验标准》(CECS 429-2016)行业标准8份,《有轨电车试运营基本条件》(DB32/T 3157-2016)、《有轨电车试运营基本条件》(DB31/T 1094-2018)地方标准2份。

3  现代有轨电车标准体系框架

现代有轨电车产业标准体系按照GB/T 13016-2018《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要求》,充分考虑体系了科学性、完整性、系统性、可扩充性的基础上,还思考了以下几方面情况:

①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全国工程建设标准构建的通知”(建办标函[2013]182号)要求,本标准体系采用了层次结构;②学习和吸收了《城市轨道交通产品标准体系》(2010年国家住建设部发布)和《广东省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标准体系规划与路线图(2015-2025)》(广东省城市轨道交通装备产业标准体系)的成果和经验;③在新兴产业的高速发展和技术进步过程中,标准及标准化充分发挥其引领和支撑作用,确保产品生产质量,施工及运营过程的安全可靠,更有利于新技术的应用和推广;④紧密结合现代有轨电车产业发展对关键技术标准的需求。

现代有轨電车产业标准体系图见图1。本标准体系分为基础、通用和专用标准三层,具体分类介绍如下:

①基础标准层:指轨道交通专业产业内(包含现代有轨电车产业)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共性标准,主要包括术语标准、分类与代码标准、标志标识标准和限界标准等4大类。

②通用标准层:通用标准指现代有轨电车领域某门类或者某一专业标准化对象制定的共性标准,如车辆、轨道、供电、通信与信号灯等共性要求,通用的安装、卫生、环保、资源节约、保障公共利益要求,通用的设计、建造要求,通用的运维、检测要求等。因此,通用标准层分了车辆系统通用标准、轨道系统通用标准、供电及通信系统通用标准、机电系统通用标准、工程建设系统通用标准、运维及检测系统通用标准6大类。

③专用标准层:指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具体标准化对象的专有标准,如车体、转向架、牵引制动系统、电气设备和车内设备等车辆具体部件、线路建设和检测运营等标准,共包括22个细分专用标准。

4  结语

通过对现代有轨电车在我国当前的发展现状及产业标准进行梳理分析,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设计、规划现代有轨电车的标准体系,指出产业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方向,引导和规范产业研制现代有轨电车标准制修订,意在促进现代有轨电车的良性发展机制,以期为我国有轨电车事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的通知.

[2]沈景炎.我国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标准与规划探讨[J].都市快轨交通,2015(6):6-9.

[3]李晶.现代有轨电车的发展形势[J].科技风,2018(8):54.

[4]苗彩霞,刘晨王,卓瑛.复兴中的有轨电车[J].城乡建设,2017(7):15-17.

[5]赵昕,顾保南.2018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和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1):1-7.

[6]王有发,杨照,庞瑾.2017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统计和分析——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报快递”之五[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1):1-6.

[7]顾保南,杨照,徐雷,王有发.1997-2017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统计分析[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8(5):85-89.

[8]董皓,冯爱军,李鸿春,刘高原.现代有轨电车相关立法及标准体系研究与解析[J].交通工程,2019(4):26-32.

猜你喜欢

标准体系城市轨道交通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传输系统的方案选择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基于城轨交通车站特殊客流运输工作组织措施的研究
烟草标准管理体系的现状分析与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