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空间数据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09-08陈淑娟王立刚

价值工程 2019年21期
关键词:空间数据空间规划测绘

陈淑娟 王立刚

摘要: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后,原有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融入到了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如何发挥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地理空间数据如何在自然管理中发挥其作用的角度出发,阐述了地理空间数据客观性、可视化和可对比分析三个特点;从自然资源管理部门职能出发分析了自然资源管理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需求;介绍了地理实体数据的概念并阐述了地理实体数据如何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发挥作用。

Abstract: After a new round of institutional reforms, the original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epartment was integrated into the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department. How to use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geographic information data is the main problem currently facing.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hree characteristics of geospatial data objectivity, visualization and comparable analysi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ow geospatial data plays its role in natural management. From the function of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department, it analyzes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to geospatial data. The need 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of geographic entity data and how geographic entity data can play a role in natural resource management.

关键词:自然资源;地理实体

Key words: natural resources;geographic entities

中圖分类号: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1-0250-02

0  引言

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国家新组建了自然资源部,赋予自然资源部新的责任,原有的测绘地理信息部门融入到了自然资源管理部门,测绘工作服务目标和对象发生变化,工作重心由原来的服务经济社会转变为服务自然资源管理,使得测绘工作成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测绘部门的地理空间数据如何在自然管理中发挥其作用,成为当下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成果包括地形地貌、植被覆盖、水域、荒漠与裸露地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以及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交通网络、居民地与设施、地理单元等人文地理要素的基本情况。综合利用遥感对地观测、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定位以及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结合地面实地调查与验证,保证了地理信息成果的真实、可靠、准确。既能发挥“眼睛”的作用,利用遥感影像等高精尖测绘地理信息“武器”,快速有效发现、核实问题,主动、精准出击,为山水林田湖草管理提供影像,又能发挥“头脑”作用,开展数据统计分析,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管理智能化、高效化。

1  地理空间数据的特点

地理空间数据是一种带有地理坐标的特殊类型的空间数据,包括了社会发展和生活中所有带有位置信息的数据,是地理实体的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的数字描述[1]。测绘部门的地理空间数据主要包括地形图数据、多源遥感影像数据、地理国情数据和一些的专题图件成果数据,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客观性:现代测绘地理信息成果,综合利用遥感对地观测、地理信息系统、卫星导航定位以及计算机和通信等技术,结合地面实地调查与验证,保证了地理信息成果的真实、可靠、准确[2]。

②可视化:通过影像、三维图等多种表达形式,逼真、形象、动态地展示与地理环境要素有关的物质的实际状况及变化[3]。

③可对比分析:利用多期数据,结合时间和空间特性进行对比分析和空间分析,准确揭示自然资源分布、生态环境状况等的空间分布及发展变化规律。

2  自然资源管理对地理空间数据的需求

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管理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充当资源管理者和行业管理者。测绘地理信息数据也应在自然资源管理中充分展现其价值。首先要发挥“眼睛”的作用,利用遥感或者无人机等高精尖测绘地理信息“武器”,快速有效发现、核实问题,主动、精准出击,为山水林田湖草管理提供精准影像;其次也可以发挥“头脑”作用,利用DEM数据可以快速分析地表坡度和山体高程等;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可以分析出兴趣区域的发展变化等,做好地理空间数据的大数据统计分析和信息挖掘,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数据支撑,实现管理智能化、高效化。运用地理信息新技术可以为自然资源管理的各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匹配关系、动态变化等的综合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因此,不管进行空间规划编制、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执法监察,还是进行自然资源监测、权属划定等工作都离不开测绘地理信息基础数据、平台搭建、数据比对比对等方面的技术支持。

3  地理空间数据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自然资源部门的成立,破除数据共享的制度壁垒,充分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生产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成果管理办法,为将来各类专题数据的大整合大融合提供依据。在格式转换、标准规范、要素语义等方面进行统一,实现多库合一。在自然资源各项管理工作中,都要充分利用大数据挖掘和分析能力,综合利用多学科、不同自然资源要素之间的特征和发展规律,分析自然资源空间关系、相互影响等因素,形成综合性、科学性的研究成果和对策建议,需要建立地理空间数据库,即地理实体数据库。

发挥地理实体编码的作用,解决数据唯一性的问题,为用户提供具有唯一标识码的地理信息数据产品。通过维护这一套唯一标识码,建立一个新型地理信息应用基准,基于全区统一编码与各类专题数据挂接,实现空间地理信息与专业属性的松耦合联系,实现图形数据与属性信息的分离和各自维护目标,利用地名地址数据与实体关联。地理空间数据与自然资源权属数据关联后,可以发挥以下六个方面的作用:

3.1 自然资源管理“一张图”基础平台数据

统筹自然资源管理,需要摸清自然资源“家底”。基于基础的地理底图才可以把所有的自然资源要素内容统一纳入到一个地理空间框架内,真正实现基础统一和标准统一,各类管理内容和对象的集中统一。无论是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与评价、统一确权登记、发展规划和战略的拟定,还是空间规划体系的建立、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利用和保护都离不开反映地表面各类要素空间、位置、形态、关系等特征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底图。高精度、高质量的地理信息数据,是自然资源管理“两统一”的必然要求,真正成为自然资源“一张图”高精度的本底数据,将有效支撑自然资源管理各项工作。最大限度的整合和挖掘国土空间数据的资源权利,发挥自然资源基础数据底图、底线、底数、底盘作用。“一张图”的精准无误才能有效发挥,高质量实施自然资源管理。

3.2 开展自然资源调查监测的底图数据

自然资源调查是自然资源资产化的基础,开展调查监测工作需要统一数学基础、数据格式,需要与已有测绘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及专业调查的标准衔接和数据格式统一,实现不同数据之间的相互比对和综合分析;

将各类自然资源进行关系匹配和生态承载力评价时,工作重点由关注自然要素的空间位置转变为要素間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力等,需要一张高精度的底图做支撑。

3.3 自然资源确权登记的基础数据

制定各类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统一确权登记、所有权调查、争议解决、成果应用的制度、标准、规范,收集、整理、共享、汇交、管理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登记等各类资料,需要一张精细化地理底图。

3.4 服务自然资源开发和集约利用

空间地理大数据作为国家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各种专业信息共享、交换、集中、协同的媒介和公共基础。利用基础地理信息线划要素可以准确提取开发区(工业园区)范围界线,可作为自治区生态保护区优化调整、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矿山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规划编制、生态保护红线制定等工作的高精度地理底图。

3.5 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国家和地方自然资源管理需要,基于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综合运用卫星遥感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以及地理信息信息数据空间分析技术,查明矿山开发现状、环境问题及管理情况,掌握工自然资源本底数据和变化情况,为矿产资源规划实施管理、矿山开采卫片执法、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同时,利用多期自然资源调查监测数据,利用大数据挖掘分析的技术,可以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变化模型,预测自然资源变化趋势,推进星空一体化的综合自然资源监测预警网。

3.6 为空间规划体系建立提供高精度的工作底图

地理实体数据可以解决空间规划在技术方法、标准规范、管理体制等方面的不协调不一致问题。可以将双评价(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结果与现状地表分区数据叠加,并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外业核查、地方实际核实协调等方法,高效提取并支撑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内容的划定;服务各类空间规划数据坐标转换,为建立空间规划基础数据库奠定基础;是管理空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土地,平衡地区发展的基石,形成科学设计空间规划目标指标体系;实现数据、数量、质量、生态和人文四位一体,坚持并整合形成协调一致的空间管控分区,为空间规划体系的构建打下坚实基础。

4  总结

经过改革后,测绘与相关应用的结合会更加紧密。过去,传统的测绘技术多少存在着成果应用和价值并未被充分挖掘的问题,利用效率也有待提高。建立空、天、地一体化的地理空间数据库,可有效揭示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演变规律,综合反映人与空间关系协调程度,综合运用大数据分析、地理信息以及大数据挖掘分析等技术,为自然资源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变化模型,预测自然资源变化趋势,推进星空一体化的综合自然资源监测预警网。

参考文献:

[1]陈镜许.多源遥感信息集成应用系统综合处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论文,2011.

[2]曲雪光,刘铁健,彭琳,李德江.黑龙江省地理国(省)情监测初探[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2.

[3]程鹏飞,刘纪平,翟亮.聚焦自然资源管理 实现地理国情监测新跨越[J].中国测绘,2018.

[4]王映月.大数据背景下的国土空间规划[J].资源环境,2018(16).

[5]严惠.大数据对测绘地理信息工作的影响[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8(10).

[6]柴明.大数据时代我国土地利用规划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观察,2018.

[7]罗名海.大数据在地理国情监测中的应用探索[J].地理空间信息,2018(11).

[8]高世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的技术创新问题[J].土地整治,2018.

猜你喜欢

空间数据空间规划测绘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再认识
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思考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空间规划的海外经验探讨
我国空间规划体系建设思考与展望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元数据驱动的多中心空间数据同步方法研究
基于文件系统的分布式海量空间数据高效存储与组织研究
客户端空间数据缓存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