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政府会计理论研究与分析

2019-09-08朱兆辉

价值工程 2019年21期

朱兆辉

摘要:高等学校2019年1月1日起执行政府会计制度,在《高等学校政府会计实务》进入“磨合期”运行期间,发现存在诸多业务“疑点”,有待“更正调整”科目存在。定义科目运用不能只局限于平面考量,应具有多角度立体定位。基于这一认识,探讨出会计科目运用恒等式的“近似直线型”简化核算处理模式案例,以便减少“无效信息及无效工作量”带来的繁琐。以点带面实现操作性应用推广。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mplemented the government accounting system from January 1, 2019. During the run-in oper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Government Account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were many "doubts" in the business, and the "correction adjustment" subjects were still in existence. The definition of subject application can not be limited to plane considerations, and should have multi-angle stereo positioning. Based on this understanding,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use of the "approximate linear" simplified accounting processing model of the accounting subject to reduce the cumbersomeness of "invalid information and invalid workload", to promote operational application.

关键词:定位起点;理论认知;会计主体;简化核算

Key words: positioning starting point;theoretical cognition;accounting subject;simplified accounting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1-0240-03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市场经济地位的确立与发展,围绕市场经济环境,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成人教育、横向联合”等比重逐年增进,校内独立核算单位等诸多涉税经营性业务快速增长,高校层面面临管理会计核算管理下的财务会计核算、成本核算、绩效评估,对上提供有效信息,对下满足学校内部独立核算单位实现融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市场定价”核算需要。要提升财务会计核算地位,就需要高校财会管理体系逐渐实现纵横适度分离、相互衔接的融合完善。政府会计制度在高校的实施为高校今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C财务会计+Y预算会计+G管理会计+T更正调整+B报表功能】相融合的集管理、核算于一体的特色政府会计基础。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关于高等学校政府会计理论的基础理论研究虽然比较扎实,但仍存在延伸空间。理论应用存在引申过程之中的认知不到位、处理过程留下疑问“待处理—等待调整”空白,需要及时研究处理方法。定位于《政府会计制度-ZF》是理论基础。通过对基础理论的正确认知与解读,填补《高等学校政府会计实务-GX》理论应用空白。落脚点就是在高校单位建立健全巩固完善《高校单位政府会计制度-DW》,规范<会计实务操作流程-ZN>,最终达到精准解读、服务、宣传到业务起点,“网上预约报销手册 -SN”,使报销责任人、会计制单、会计审核中疑惑有出处,解答流畅,使业务起点的原始凭单审核合规、真实、有效精准。总的理念方向是沿着“供给侧”解决问题的路线加以论述。

2  研究的创新点分析

本着“辩证思想+理论分析=应用方法”的研究思路,通过“理论基础+经验认知+理念思考=预期研究成果”使会计人员对理论基础的认知得以向实践中延伸。沿着“理论解析+数理公式+因素分析+逻辑思维+理念自信”的研究主线,推导出统一及其简化认知的预期研究成果,实现创新认知。梳理解决会计核算流程认知点的模糊问题,梳理模型“思维模式”。同时,在研究的过程之中使自己认知不断提升,知识面通过进一步学习、查资料得到知识充电,面对现实定位,重塑了理念自信。《高等学校政府会计实务》会计理论理念认知空白得以完善并发挥对会计理论应用的指导作用。

首先,起点→C→Y→G→T→B→.是循环,起点可根据需要选择,本文选择Y理由:一是分析习惯;二是网上预约报销流程理念;三是货币资金在资产结构排序第一位理念考量分析;四是收付实现制与货币结算工具相连;五是纵向联系,即上级→Y→报销人;横向联系,即→C →Y→报销人;起点定位为→Y→G→T→B→→C→。

根据政府会计理论核算原则设计要求的“分离”推演环节性质:预算会计核算前置理念应该通过政府会计制度定义、定位确立。

起点定位为Y预算会计。据此建立提出有序逐梯次、依从流程式“核算原则”,即有“核算遵从实现制原则理念”认知。从而梳理出高校实务GX【Y收付实现制+C权责发生制+T更正调整+G管理会计】模型为基础起点划分原则定性定位特点与区别的核算原则认知。据高校实务GX核算原则认知,设计单位政府会计制度DW【Y收付实现制+C权责发生制+T更正调整+G管理会计】的执行认知。执行单位会计制度DW的【设计范例运用说明:H公务卡结算+W往来款结算】,引入“N高校实例”做对比分析。供大家探讨,实现“设计范例定型应用推广”。

3  理论基础研究点定性定位分析与应用认知

3.1 理论定性定位分析推演

政府会计ZF遵循【D期初资金结存+B本年资金结存-B本年预算支出=M年资金结余】特色模型分解定性定位。

→实务GX执行→

【D期初资金结存+ B预算收入-B预算支出=M年资金结存】→

【D期初资金结存+ B结算收入工具-B结算支出工具=M资金结余】→【D +[ B货币+信用暂付结算工具] -[ B货币+信用暂存结算工具]=M】

【[ B货币+信用暂付结算工具] -[ B货币+信用暂存结算工具]】→

【[ B货币+暂付结算工具] -[ B货币+信用暂存结算工具]】→

【[ B货币+往来结算工具]-[ B货币+往来结算工具]】→

预算会计的本质在于钥匙开关:结算工具的设计、定性定位问题。

3.2 预算会计结算工具定性定位分析推演

实务GX执行→【[ B货币+往來结算工具]】→

3.2.1 设计方案1-1

[ B货币工具] =【[单位现金]】+【1其他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2其他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银行存款—现金结算平台]】+【[零余额账户]+[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公务卡结算平台]】+【[其他货币资金]: [财政应返还额度]+3[其他货币资金—备用金]】

3.2.2 设计方案2-1

融合量:[往来结算工具运用]= [依据判定条件客观标准:财务会计可以确认费用;支付期限在年度内结算。以上两条同时成立。预算会计可做业务处理,否则,转入财务会计独立结算,以此实现:预算会计—“待处理量减少至0”,使“确认处理增加”,从而脱离“预算会计/收入/支出”“财务会计/收入/费用”。就是当实际收付时定义为属于“纯粹的财务会计独立的权责往来结算—实现权责虚拟货币化与经营无关的结算性质“应收账款—预算-其他应收款---M单位”“融合一次性完成”。原理相同,其他略过。同时因“融合一次性完成”也同步成就此笔业务“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下一步“结算分离”。理论上“融合量”等量转化为“分离量”;同理可逆,即“分离量”=“融合量”,平衡不变。

3.2.3 设计方案2-2

分离量: 设计方案1-1之否则转入财务会计独立结算。业务处理:财务会计:借:应收账款—预算-应收账款--(凭单号+费用描述)---M单位”。或结算时,财务提供附件说明、记账凭单号,“分离量”=“融合量”,平衡不变。

3.3 本质原理来源于期初原来的理论核算收支平衡体系

【[债务性暂存]+[预算收入]=[预算支出]+[债权性暂付]】→【[债务性暂存]+[收入]-[预算支出]=[预算结余]+[债权性暂付]】→【[债务暂存]+[预算收入]-[预算支出]=[资金结存]+[债权暂付]】→应用消元法做适当的分离来转化:

【[资金结存] -[ [预算收入]-[预算支出]]= [债权暂付]-[债务暂存]=0】

【[资金结存] -[预算结余]= [债权暂付]-[债务暂存]=0】

→→应用增员法做适当的融合回迁:将【[债权暂付]-[债务暂存]=0】用嵌入式纳入“资产负债表”财务会计核算内总体体现→

【[应收账款—销货款] +[[应收账款--债权暂付]]= [应收账款]】

【[应付账款—购货款] +[[应付账款--债务暂存]]= [应付账款]】

从而实现【[债权暂付]-[债务暂存]=0】预算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独立性”与数据上的“对应性”。

作为密钥统领:【[债权暂付]-[债务暂存]=0】用来解决《高等学校政府会计实务-GX》中所提出的“待处理”误区认知,使科目运用合理化,从而用制度去引领统一实现。

3.4 预算会计

【遵从原则】→定位→《高等学校政府会计实务-GX》→[假设条件选择]→

①假设2018年执行收付实现制标准M1

②假设2019年执行收付实现制标准M2

③假设2019年执行预算范围调整后增减变动X

①=②时,“M1预算会计科目处理= M2科目处理”

GX【Y收付实现制+C权责发生制+G管理会计】模型是政府会计实施的最简化理论基础,即起始点定位:上年[财务报表数据+简单更正调整]→执行2019.1.1→【财务报表+{资金结存-资金结余}】→【财务报表+{0}】→[货币资金]≠[资金结存]→[ZF18年末资金结存]= [单位期初账面19资金结存]→ “动用资金结存科目令”视为为“单位核算控制指标”自主行为,日常只与[原始单据业务相关联]不要考虑“财务会计指标”。→②+③= M2+X。

(1)【遵从原则】+【动用资金结存科目令】=【预算会计核算分录】

【预算会计核算分录】←同步→【辅助账控制】

(2)【原始凭单】+【结算工具】=【财务会计分录】

总之,【预算会计】↑分离↓使得【财务会计】→独立自主。为“成本核算”做好准备[成本核算→辅助账同步变更设计为: “三双”模式。辅助账的“核算是独立单位内部成本核算管理单位,具有会计主体假设性质(是非法人会计主体)”,此时,目前纠结的项目下借款红字归集等冲红问题一并理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