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攀枝花石墨产业发展困境及对策研究

2019-09-08马光霞

价值工程 2019年21期
关键词:发展困境对策

马光霞

摘要:本世纪电子信息、新能源、环保、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给新型碳石墨材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本文从石墨产业前景分析入手,探讨了攀枝花石墨产业目前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再结合攀枝花产业发展现状,提出了加大石墨矿产资源勘探力度、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搭建创新平台体系、不断扩大对外合作、积极争取政策支持等建议。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high-tech industries, such as electronic information, new ener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aerospace, in this century has provided a broad market space for new carbon graphite materials. This paper starts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prospect of graphite industry, discusses the difficulties faced by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Panzhihua graphite industry, and combin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Panzhihua industry, proposes the suggestions, such as, to increase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mineral resources,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key projects, build an innovative platform system, continuously expand the external cooperation and active support for policy support.

關键词:石墨产业;发展困境;对策

Key words: graphite industry;developmen;dilemma;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4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1-0052-02

0  引言

攀枝花市拥有丰富的石墨资源,累计探明石墨矿物储量2962.0万吨,是境内仅次于钒钛铁矿的第二种优势矿产,储量丰富,共探明D+级以上石墨矿物储量2124万t,其中C级储量250万t,是西南地区乃至全国主要石墨矿产地。作为我国西部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攀枝花经济的发展长期高度依赖钢铁等重工业,以煤炭为主的粗放型能源生产和消耗方式严重制约着我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大力发展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提高战略性新兴发展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跳跃式发展,充分发挥其在发展石墨深加工产品等新兴材料产业上所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对石墨产业进行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提高石墨产品的附加值。在全球煤炭、钢铁等传统资源市场低迷的外部环境下,石墨产业通过加大产品深加工、转变传统的发展模、从自身内部发掘动力的发展思路,有利于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石墨产业的竞争能力,发展攀枝花地方经济,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

1  石墨产业前景分析

石墨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传统应用领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将拉动石墨消费,同时电子信息、新能源、环保、航天航空等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给新型碳石墨材料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石墨深加工领域将以发展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石墨乳、氟化石墨、柔性石墨、电磁屏蔽材料、高导热材料、各向同性石墨、石墨烯等高附加值新型石墨材料为主,实现产业化、集约化。未来,新兴领域将成为石墨市场新的增长点,预计到2020年全球天然石墨的市场需求量将增加到260万吨,特别是伴随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天然大鳞片石墨的市场需求量将会大幅提升。据统计,仅就电子行业而言,全球每年半导体晶硅的需求量在2500吨左右,石墨烯如果替代十分之一的晶硅制成高端集成电路,市场容量至少在5000亿元以上;全球每年负极材料的需求量在2.5万吨以上,并保持20%以上增长,若石墨烯作为负极材料应用在十分之一的锂离子电池中,其需求量也在250吨以上,为石墨烯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2  攀枝花石墨产业发展的困境分析

攀枝花虽然拥有极度丰富的石墨矿产资源,但现阶段石墨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产业的壮大发展却面临着诸多困境。

2.1 资源开发利用规模小,综合利用率低

目前,攀枝花从事石墨生产和加工的企业数量非常少,仅有攀西石墨股份有限公司一家企业在运营,其他均是一些小作坊的零散作坊,规模偏小,主要从事石墨选矿等初级生产活动,深度开发和产业链延伸几乎没有,发展后劲严重不足。而且石墨矿石中通常伴生有多种化学成份,如TiO2、V2O5、P2O5、Al2O3等,但在实际开发中仅仅利用了碳资源,其他成份的利用几乎空白,综合利用率低,选矿后的尾矿被直接遗弃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实际上这部分尾矿可以在生产优质钢时作为辅助添加剂,也作为陶瓷滤料、空心砖等产品的生产原料。

2.2 产业链较短,产品深加工不足

长期以来,攀枝花石墨产业链较短,仅限于采选和初加工,石墨产品深加工不足,主要以生产初级原料类石墨产品为主,高纯度石墨等深加工石墨产品非常少,而用于电池负极材料、高导热材料、半金属摩擦材料等高技术产业领域的深加工石墨产品几乎没有,特别是缺乏当前最热门的石墨烯产品,产品难以进入高端市场。目前,作为我市一家石墨生产企业攀西石墨股份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含碳88-96%的中、高碳石墨产品,作为高炉耐火材料的添加剂销往攀钢、昆钢等钢铁企业,产品附加值太低,缺乏技术含量,因此所创造的经济价值非常有限。

2.3 科技研发平台少,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攀枝花研究院、高校、科技研发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在新材料研发中大部分立足于钢铁、钒、钛等金属材料,而对于非金属材料石墨的研究相当少,仅有攀枝花学院建立了一个省级细鳞片石墨深加工点实验室,石墨基础研究明显不够,前瞻性的石墨新材料、新概念、新原理和新方法的研发重视度严重不足,从事产业链下游高端产品开发及应用研究的能力极其薄弱,缺少在国际、国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没有对产业发展起核心支撑作用的国家级行业研发平台,导致石墨企业关键技术自给率低,对外依存度高,石墨深加工生产技术的升级改造、产品种类和质量的提升面临严峻的技术问题。

2.4 加工粗放,浪费严重

一般说来,不同大小的鳞片石墨具有不同的用途,在生产过程中应该采用相应的加工处理方式,然而当前低端同类型企业多,规模小,没有形成完整的钒工业体系,加工过程十分粗放,仅采用单一的加工方法,造成了技术含量低的低级产品的产能严重过剩,致使大量鳞片石墨进入尾矿,不仅降低石墨的回收率,还造成宝贵战略资源的巨大浪费。

3  攀枝花石墨产业发展对策

3.1 加大石墨矿产资源勘探力度

目前,攀枝花现累计探明石墨矿物量2962万吨,其中,除了田坪石墨矿储量是2015年最新勘测的,其它中坝、大箐沟、硝洞湾等7处的石墨矿产资源的勘探数据基本上是80、90年代的,数据陈旧。因此,为全面推动石墨产业的发展,首先应该做好勘探工作,摸清家底,以提供可靠的资源依据,增强石墨战略资源的保障能力。一是扩大仁和区石墨资源勘查范围。聘请专业地质勘查单位,对仁和区域范围内的5个矿体深部及边缘,尤其是大箐沟和新街田两处矿床,进一步探明资源分布、储量、远景储量、品位、开采难易程度和成矿规律。二是进一步加强盐边县石墨资源勘查力度。以中壩石墨矿为中心,根据调查结果,结合矿区内资源储量情况,按照程序完成探矿权出让,加快启动普查、详查工作,鼓励支持国有资本参与资源勘探开发。

3.2 加快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一是加快中坝石墨资源开发合作。依托仁和区中坝乡优质石墨资源,通过引入实力投资者,升级换代现有石墨产业生产装备水平,启动中坝石墨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石墨深加工项目厂房装修和生产设备安装调试,加快推进中坝石墨深加工等新材料资源开发进程。二是落实石墨烯、膨胀石墨等石墨深加工制品生产线项目。多措并举,全力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各项工作,积极促进重点项目落地动建,及时协调项目招商和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确保规划目标顺利实现。三是培育壮大石墨生产龙头企业。通过招商引资,发展潜力的新兴龙头企业,重点培植扶持、确定筛选一批企业作为市级重点管理的龙头企业,鼓励其开拓市场,整合资源,组建集团,力争形成若干拥有核心技术、完整产业链、带动力强的企业集团。

3.3 搭建创新平台体系

一是着力推进创新驱动,与科研院校展开联合,组建石墨产业技术战略联盟,争取建立一个省级石墨研发中心。二是加强石墨行业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攻关,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统筹技术开发、工程化、标准制定、应用示范等环节,延伸完善产业链,开发深加工产品和技术,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三是依托国家科技计划,组织实施一批石墨重大创新产品(工程)的应用示范,带动我市石墨产品向高端化发展。

3.4 不断扩大对外合作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一是加强科技合作与技术交流。紧盯国际国内石墨行业科研和应用领域发展动态,加强与科研究机构进行战略合作,积极开展技术交流,极吸引和借鉴外界的先进石墨加工技术,推动我市石墨技术创新。二是加强人才引进。一方面引进碳材料专业人才,选派到合作科研单位培训,增强应用研发和创新能力。同时,建立科技顾问和技术创新团队,为我市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聘请石墨领域专家为市政府科技顾问,明细顾问职能职责,加强对我市石墨产业发展的指导。三是加强对外宣传。突出我市石墨资源储量丰富且质优的特点和发展优势,充分利用报刊杂志、电视网络等媒体多角度宣传,扩大宣传范围,增强对攀枝花石墨的知晓和认可。四是加强招商引资。进一步开拓视野,瞄准高纯石墨、石墨烯、负极材料、石墨导热膜等技术成熟、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产品,结合我市石墨资源特点,组织招商小分队前往重庆、浙江、上海、合肥等石墨(烯)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开展招商活动,招引行业龙头企业和有资金、技术和市场的石墨新材料大企业落户攀枝花。

3.5 积极争取政策支持

结合《中国制造2025》、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关于加快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工信部联原〔2015〕435号)要求,抢抓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石墨产业发展的重大机遇,积极推进仁和区石墨产业开发纳入《四川省石墨烯等高性能碳材料产业发展规划》进度,争取将我市石墨产业列入全省产业规划布局的重点和直购电、直购气等优惠政策,使全省资金、政策、科技、人才等向攀枝花聚集和倾斜,争取攀枝花石墨产业在全省占有较大的比重,为攀枝花加快推进石墨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超,赵汀,安彤.中国石墨产业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J].桂林理工大学学报,2018,38(02):245-249.

[2]张福良,张世洋,吴珊.中国石墨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J].炭素技术,2015,34(05):1-5,10.

[3]孟弘.推动我国石墨产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对策建议[J].中国科技论坛,2014(11):86-89.

[4]宋彧,田雪莲,王春梅,刘继清.基于低碳经济的石墨产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中国矿业,2014,23(07):38-42.

猜你喜欢

发展困境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关于行业性科技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