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物资流通与工程造价控制

2019-09-08袁峰威

价值工程 2019年21期
关键词:控制工程造价

袁峰威

摘要:由于这许许多多工程建设项目的开工,工程造价的控制也就显得特别重要。控制工程造价和国家、企业各方面都有着直接的利益关联,同时还会对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建设企业的物资管理人员,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既要保证工程建设所需的各种物资,及时、准确的送到施工现场,不影响工程建设的进度,又要对物资流通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加强监督管理, 降低流通成本,为降低工程造价创造良好的条件。

Abstract: Due to the commencement of man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the control of project cos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Controlling project cost has direct interest linkages with all countries and enterprises, and it will also have a major impact on the country's macroeconomic regulation and control. Therefore, as a material management personnel of a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it is necessary to ensure that all kinds of materials needed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are timely and accurately delivered to the construction site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ithout affecting the progr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oject, and it is also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of every aspect of the material circulation process, reduce circulation costs, and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reducing project cost.

关键词:物资流通;工程造价;控制

Key words: material circulation;project cost;control

中图分类号:TU7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9)21-0033-02

0  引言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化,物资流通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过去由中央、地方、企业分级管理到现在生产资料的全面放开,并且,自从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直到现在近20年的时间,我国的物资生产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产品丰富,同时也从国外进口大批量的石油、煤炭、铁矿石等原材料,满足国内的生产建设需求。因此,物资管理工作出现了新的课题,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同样,从工程建设方面来看,国家发出了“一带一路”战略口号,要走出去,还有南海油田建设,高铁建设,从西到东天然气管道的敷设等等,加大了一系列基本建设的投资规模,刺激经济的发展。

1  物资流通和工程造价的关系

物资流通是指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过程。这里的商品则是指可以进入流通领域,直接用于工农业生产消费的主要工业品生产资料,包括属于劳动对象的设备、原材料等,以及属于劳动手段的机械、动力设备和交通运输工具等。

工程造价的直意就是工程的建造价格。它的范围和内涵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里包括两种含义:一是指建设一项工程预期开支或实际开支的全部固定资产投资费用,或在投资活动中所支付的费用形成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所有这些开支就构成了工程造价。这是从投资者或业主的角度来讲的;二是指工程价格,即为建成一项工程预计或实际在土地市场、设备市场、技术劳务市场、以及承包市场等交易活动中所形成工程总价格。进行多次预估的基础上,最终由市场形成这是从承包方或施工单位的角度来讲的。无论是从第一种还是第二种含义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工程这种特定的商品形式作为交易对象。在这里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物资流通对工程造价所构成的影响,固定资产、土地市场、设备市场等所构成的工程造价都是由物资流通所形成的,物资流通成本占工程总投资的60~70%左右,它是工程造價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可以这样认为,物资流通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高低。因此,工程造价控制首先应从控制物资流通成本着手,从而达到控制工程成本的目的。

2  物资的市场供求规律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物资供应和需求在市场经济中有它的一定规律性,主要表现在,首先,物资供求的变动引起物资价格的变动;其次,价格的变化引起物资供求的变动;最后,供求变化和价格的变化以相反的方向形成循环。例如,大型电站工程建设一般时间都较长,所需的物资价格在市场中经常发生变化,通过招投标形式采购的设备和材料等物资的价格可以基本确定,而那些在工程高峰来不及进行招投标或零星采购的物资,它们的价格不确定性很大,给工程物资结算带来很大的波动和不便,从而影响工程造价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所以我们在工程建设施工过程中要尽量控制此类物资的量,搞好物资平衡,把工程建设所需物资的供应建立在可靠的市场供求的基础上,从而控制工程造价。

3  物资流通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物资流通一般要经过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和销售的四个阶段,也称为物资流通的四个基本环节,其中起主导作用的是采购和销售,运输和储存从属于采购和销售。对工程建设来讲,物资的采购,就是把所需的生产资料物资用资金从生产厂家或经销商那里交换过来。物资的销售,就是把所需物资转化为固定资产或施工用料消费或转移了它的使用价值。物资采购进来后必须完成在空间上的移动,这就是运输。为了不至于因购、销时间的差异以及运输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使工程建设过程中断,保证其连续性,还必须在施工现场储备一定数量的物资,这就是物资储存。

3.1 物资采购

这阶段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最主要的,釆购的物资质量的好坏和价格的高低,对项目的投资效益影响极大。现今的物资采购工作基本上是采取公开招投标的方法,因为此种采购法能最大限度地保证采购过程公平、公开、公证三大原则,使得投资方或业主方能获得最大的价格性能比,即以最低的价格获得最好的产品,从而使工程项目的投资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我国的《招标投标法》专门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物资的采购,必须进行招投标方式,进而正确选择好工程所需的物资的供应商。招标方法有公开招标、邀请招标和其他方法可以;根据工程项目的施工不同阶段,不同物资的需要量和时间来确定。公开招标对于工程建设所需的物资采购,能够引起最大范围内的竟争,从而使建设单位或投资方能以较低的价格和较高的质量获得所需的设备或材料等物资,可以基本防止徇私舞弊的产生,有利于采购物资的公平和公正。但公开招标一般涉及环节众多,组织方式严密,所需工作时间较长,故成本较大,;邀请招标,是由物资采购单位向具有制造或供应能力的单位直接发出投标邀请书,并且受邀投标单位不少于三家;其他方法有通过询比价方式选定物资供应商及价格,这种方法一般是用于零星物资采购或价值较小的标准规格产品;还有采用非竞争性直接订购方式,适用于增购和现有釆购合同类似的货物,使用的合同价格也较低廉,保证采购物资的标准化。在特殊情况下急需采购的某些物资通过招投标或其他方式采购,尽可能的采购到工程建设所需的最符合标准且价格最低的物资,从而保证工程造价的控制。

3.2 物资运输和储存

物资运输就是物资的空间变位,包括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两个部分。我们工程建设中所需物资运输属于生产领域的运输,主要有供应商先将物资运输到工程建设现场仓库,当工程建设需要时,再把物资运输到施工现场,这适用于那些小型物资,或暂时不用,或需专门储放的物资。还有物资从供应商那里直接运输到施工现场,这适用于大型设备,如主机设备(汽轮机、发电机、燃煤锅炉、燃气余热锅炉等等)、主变压器、汽包等,有的还必须与技术部门、施工单位、施工现场一起配合运输一次到位,減少物资的二次搬运,降低运输成本和物资损坏,从而降低物资流通成本。

物资储存是指生产资料在生产领域暂时停滞的状态。形成的客观条件主要是,物资的生产和使用在时间上的差异,物资的生产和使用的空间距离,意外情况等。总之,一切物资一旦离开生产过程,只要它们不是直接加入生产消费,就必然会在或长或短的时间内停留下来,形成储备。物资储存是资本的组成部分,我们为了节约投资资金的占用,现在大多数企业都提倡“零库存”的概念。在现今比较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物资资源丰富,可以随时需要随时采购。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工程建设所需的一切物资都能采取“零库存”,那些能保证施工过程连续进行的,不脱节的,市场和价格不稳定的一部分重要物资需要有一定比例的储存,这些储存需要我们物资管理人员根据工程建设的施工图设计、施工进度过程、运用科学的方式和市场的眼光计算出来。尽可能地减少资金投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做好物资储备工作。

4  施工变更对物资流通变化的影响

施工阶段是工程项目正式实施阶段,是工程建设过程中最复杂的阶段,尤其是那些大型工程项目,它们的建设需要跨年度,施工队伍多,施工范围广,经常会发生施工变更,如来自投资方对建设项目要求的修改;设计方设计变更;业主方与施工承包方在执行合同中的争执等问题,由于这多方面的变更,经常出现工程量的变化,施工进度的变化,最终导致物资需求流通的变化。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主观原因,如勘察设计工作不仔细,以至于在施工过程中发现许多招投标文件中没有考虑或估算不准确的工程量,因而不得不改变项目或工程量;另一方面是客观原因,由于工程建设的时间跨度大,发生了不可预见的事故,自然灾害或社会原因引起的停工和工期拖延等,致使工程变更不可避免。由于工程变更会带来工期变化和物资需求流通的变化,使得工程成本發生了变化。在这变化多端的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求物资流通要适应施工变化,还要挖掘潜力,如材质代用、国产替代进口、库存平衡、建设单位内部调剂等各种措施,力求将因工程施工变更造成的物资需求变化而引起的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有效的控制工程造价。

5  展望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深化后的物资流通变化

自从我国参加了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的近20年的时间里,中国市场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彻底地与世界相通了,关税的大幅度下降,许多经济领域向世界开放,国外优质优价的工业产品可以蜂拥而入了,同时国内的制造业如雨后春笋般的成长起来了,种类齐全,竞争更激烈了,这些对于物资采购和流通来讲是肯定是最大的利好,首先就是产品丰富多样,生产资料的质量大幅度提高了,价格也下降了。其次,引进了先进的物资管理方法,物资流通成本降低了,工程项目建设所需物资可以真正做到“零库存”。这些对工程造价控制来说无疑是最好的了,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对于这出现的新情况,必然会有新的问题产生,这就要求我们物资管理人员要积极学习适座新形势下的工作业务。为市场经济结构性改革深入后的物资流通变化,做好新的打算,为控制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做好新的准备。

总之,由于生产资料物资占工程建设投资的比例是最大的,所以物资流通的变化对工程造价的影响是直接的、巨大的。通过对物资流通各方面和各阶段的变化对工程造价影响的论述,要求我们物资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认真负责,熟悉和掌握物资管理业务,把物资流通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和细节都抓好,节约投资资金,控制工程造价,为国家和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孙凤玲.论工程资料在造价中的作用体现[J].消费导刊,2013,12.

[2]唐城.工程造价确定制度的研究[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2,06.

[3]柳阳.运用统计分析技能剖析物资流通四个环节[J].科技创业,2014,10.

[4]朱雪梅.精细化全过程造价管理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12.

[5]盛姗.人工成本对建筑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分析[D].湖北工业大学,2018.

猜你喜欢

控制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之旅
对工程造价进行审计的几点思考
如何有效控制工程造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