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远去的明珠:文学记忆中的“海东盛国”

2019-09-08邵奇黄楚鑫

北方文学 2019年24期

邵奇 黄楚鑫

摘要:公元698年粟末靺鞨贵族大祚荣在我国东北地区建立民族政权,后经唐王朝册封得名“渤海国”,国祚绵延229年,被称为“海东盛国”。渤海国吸纳了来自靺鞨、高句丽和中原地区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才,创造了璀璨的渤海文明。

散落于历史文献中有关渤海国的诗作,反映了当时渤海国的文化风貌,以及其与唐朝、日本交往的历史事实,为研究渤海国史提供了一个新视角。

关键词:渤海国;渤海文学;“海东盛国”;东北亚关系

一、渤海建国

唐灭高句丽后,将其一部分遗民迁往内地,曾依附于高句丽的粟末靺鞨万余部众被安顿在营州(今辽宁朝阳)附近,后因营州都督赵文翙为人刚愎之用,契丹发生灾荒而不知赈济,以松漠都督李尽忠为首的契丹贵族起兵反叛。大祚荣随其父舍利乞乞仲象率靺鞨部众与之呼应,趁机渡过辽河向东奔走,于天门岭大败唐军,在牡丹江上游的东牟山下筑城而居,建立了以大祚荣为领导核心的东北民族政权,广泛吸纳各方移民,不断扩大势力范围,拥有土地五千余里,军队数万,从此声威远播海内。

唐王朝为稳定东北边疆局势,决定采取羁縻统治的手段招抚大祚荣。公元713年,唐玄宗任命崔忻为使臣,溯鸭绿江口北上到达大祚荣的领地,册封其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大祚荣自知实力弱小,不愿与唐为敌,于是审时度势地接受了这一封号,“渤海国”因此得名。此时的渤海国既是东北民族政权,也是唐王朝东北版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制上具有了双重性质。之后,“渤海国政权”不断发展壮大,吸纳靺鞨其他部落民众,以及高句丽遗民和汉族人士,逐渐发展成为渤海族。在立国229年时间里,渤海国共历十五王,期间不断开疆拓土,励志图强,积极吸收中原先进文化,据统计,渤海国派遣使节出使唐朝132次,遣使梁朝5次,遣使后唐6次。渤海国并没有创造自己的文字,因此采用汉字作为通用文字。在统治阶层内部有许多熟悉儒教典章的官员,王公贵族擅长诗文,渤海文化逐渐兴盛。

二、诗文中的唐朝与渤海国交往

唐朝是继汉朝之后的又一大一统王朝,疆域空前辽阔。唐前期政通人和,经济繁荣,为周边各国所景仰。唐玄宗和唐高宗两次用兵辽东,终于消灭了高句丽政权,维护了东北边疆的稳定和朝鲜半岛的和平。渤海国的建国与公元七世纪的东北亚国际局势有着密切的联系,从首任国王大祚荣开始,渤海国编奉唐朝为正朔,成为依附于其的一个地方少数民族政权,从此开启了唐渤两国友好交往的序幕。在提及渤海国的唐人诗文中,温庭筠所作《送渤海王子归本国》一诗很有代表性:

疆理虽重海,车书本一家。

盛勋归旧国,佳句在中华。

定界分秋涨,开帆到曙霞。

九门风月好,回首是天涯。

对这首诗展开分析之前,首先要了解唐渤之间的特殊关系。渤海国作为唐王朝的藩属,需派遣王子赴唐朝的国都,履行“质子”任务。因此,温庭筠在诗中提及的“渤海王子”很有可能结束了作为“質子”的生活,即将启程返乡。这位王子在唐期间与文人雅士进行交往,与各界人士保持了良好的友谊,在渤海王子将要启程回国之际,温庭筠因与其交情甚笃,不舍与之分别,遂作诗留念。作者在诗的首句中表示虽然渤海国与中原遥隔万水千山,但是双方书同文,文化上有相通的地方,并不存在交流的障碍,不会因为地域差异而产生距离感,表现出温庭筠与渤海王子之间深厚的友谊。颔联是对渤海王子所取得成绩的赞誉,虽然他即将离开中原返归故土,但是将优美的佳作和美好的品德留在了中原,遗留给后人回味和学习,颈尾两联是温庭筠对渤海王子返程的联想。本诗是唐渤友好交往的写照,也是中原文化向东北地区传播的见证。

唐代诗人韩翃所作《送王诞渤海使赴李太守行营》,也是见证唐渤之间友好交往的佳作:

少年结客散黄金,中岁连兵扫绿林。

渤海名王曾折首,汉家诸将尽倾心。

行人去指徐州近,饮马回看泗水深。

喜见明时钟太尉,功名一似旧淮阴。

这首送别诗记载了韩翃与渤海使相别的故事。在羁縻统治的背景下,两国互通使节,交往频繁,中原人士与渤海国人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另一方面,渤海国虽然向唐朝俯首称臣,却也保持着一定的独立性,广泛吸收各民族优秀文明,文化上呈现多元发展的趋势。

三、诗文中的渤海国与日本交往

渤海国特殊的地缘环境,决定了其与唐朝、日本都有人员来往。渤海国为了扩大经贸活动,派遣使者和商队前往日本进行商业活动。交往当中,双方文人相互唱和,在日本典籍中留下了较多的诗篇,为我们研究当时的东北亚局势和渤海国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渤海国文王大兴二十一年(公元758年),时任归德将军的杨泰师奉渤海王命,率使者团队前往日本访问,留下了许多诗篇,记叙了其在旅行途中的见闻。日本国亦派出使臣与其接洽,并设宴为杨泰师接风。在宴会中恰逢喜降新雪,杨泰师当即赋诗一首,题为《奉和纪朝臣公咏雪诗》:

昨夜龙云上,今朝鹤雪新。

怪春花发树,不听鸟惊春。

四影凝神女,高歌似郢人。

幽兰难可继,更欲效而频。

前四句为景物描写,新雪初降后,一片寂静无声的场景,营造清雅幽静的氛围。后四句为宾客之间欢乐言笑的场面,另一首诗《夜听捣衣诗》也十分精彩:

霜天月照夜河明,客子思皈别有情。

厌坐长霄愁俗死,忽闻邻女捣衣声。

声来断续因风至,夜久星低无暂止。

自从别国不相闻,今在他乡听相似。

不知彩杵重将轻,不悉青砧平不平。

遥怜体弱多香汗,预识更深劳玉腕。

为当欲救客衣单,为复先愁闺阁寒。

虽忘容仪难可问,不知遥意怨无端。

寄异士兮无新识,想同心兮长叹息。

此时独自闺中闻,此夜谁知明眸宿。

忆忆兮心已悬,重闻兮不可穿。

即将因梦寻声去,只为愁多不可眠。

根据对《夜听捣衣诗》的分析可知本诗应创作于杨泰师在越前短暂居住时期。诗中所描述的是秋冬之交的景色,杨泰师客居在日本,身负使命,还没有获得日方召见,只能作为客人停留在越前小住,秋冬之交,夜间微寒,天朗气清,勾起了自己思乡之情。正在百无聊赖之际,忽然听到附近女子捣衣的声音,断断续续,随着晚风飘至,一直没有停歇。杨泰师离开渤海国之后就再也没有听到类似的声音,直到今夜寒风乍起,又重闻捣衣声,诗人发挥了充分的想象力,他谈到虽然不知晓彩杵的轻重,青砧的平凹,但是捣衣女经过长时间的劳动,十分疲劳。诗的末尾表达了自己怜香惜玉的态度和思念家乡之情。

在之后的渤日交往中,还涌现出另一位优秀诗人王孝廉,他在僖王大言义时期出任太守一职,他曾奉命出使日本,并获得天皇召见。王孝廉后因病逝于日本,他在日本有多首诗作流传,例如这首《奉敕陪内宴》:

海国来朝自远方,百年一醉谒天裳。

日宫座外何攸见,五色云飞万岁光。

王孝廉在诗的开头首先陈述自己从遥远的渤海国来,前去拜谒日本天子,以夸张传神的笔态描写宫外的景色为“五色云飞万岁光”,歌颂天皇的威严,侧面反映宴会中大家歡快愉悦的心情。

又如《和坂领客对月思乡之作》:

寂寂朱明夜,团团白月轮。

几山明影彻,万象水天新。

弃妾看生怅,羁情对动神。

谁云千里隔,能照两乡人。

诗文的主题为思乡,前半首通过对明月山色的描写,奠定一种宁静寂寥的情调,后半部分表达出自己淡淡的忧伤,身在异乡,不能与妻子相见而感到惋惜。渤海国与日本遥隔大海相望,往返一趟靡费数月时光,使者身在异国他乡,思念国内的亲人,也是人之常情。通过以上的诗文赏析,我们可以窥探到渤海国诗文创作深受中原汉诗影响,无论从格调上还是题材上,都有异曲同工的妙。

四、对渤海文学的思考

渤海国的文字实物资料较少,东北史巨擘金毓黼先生从宋代洪皓的《松漠纪闻》中摘录了一篇渤海国致唐朝的《贺正表》,使我们有机会对渤海散文有一定了解。《贺正表》全文如下:

三阳应律,载肇于岁华,万寿称觞,欣逢于元会。恭惟受天之祜,如日之升。布治维新。顺夏时而谨始,卜年方永,迈周历以垂休。臣幸际明昌,良深抃颂。远驰信币,用申祝之诚,仰冀清躬,茂集履端之庆。

《贺正表》中,渤海国对唐王朝的称颂溢于言表,祝愿其政治昌明,国祚绵长,也可以看出唐渤之间的附属关系。这也是渤海文学的一个缩影,既受到了唐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映了身处东北亚地区之地,面临其他民族威胁,为了谋求生存,不得不委身大国的无奈与叹息。从七世纪建国到十世纪亡国这二百余年时光中,渤海文化取得了辉煌灿烂的成就,我们通过流传下来的有关文学作品,或可对渤海国文明作一次深情的回眸,重温它的短暂辉煌。

参考文献:

[1]李莹.黑龙江省渤海国文学研究——以牡丹江流域上京文学的生成演进为考察视角[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65-69.

[2]张克.唐代渤海国文学发展述略[J].黑龙江社会科学,2002(5):59-61.

[3]沈文凡,李莹.唐代文学中的“渤海国”表达[J].古籍整理研究学刊,2019(3):71-75,52.

[4]张克,陈曼平.古代黑龙江文学初探[J].求是学刊,1986(3):69-73.

[5]沈文凡,李莹.唐代渤海国聘日使节诗歌初论[J].学术界,2015(11):205-213,327.

[6]贾特琳.大钦茂时期渤海国与日本的交往述略[J].北方文学(中旬刊),2013(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