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化为导向的历史古城导识系统应用研究

2019-09-08牛丽

北方文学 2019年24期

牛丽

摘要:目的是于历史古城地域文化,对公共设施导识系统提出以文化遗产为导向的设计思路,为人文景点的导识系统开发提供借鉴。方法是通过实地调研从古城导识系统现状入手,针对问题提出建立明确的文化设计路线,从而构建整体性的系统策略。结论是作为公共设施服务系统肩负着功能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承双重作用,以遗产文化为导向设计的导识系统能够有效区分城市文化,并提升城市的品牌文化形象。

关键词:遗产文化;历史古城;导识系统

一、古城文化与导识系统的关系

从视觉传达的角度来说,导识系统不仅局限于指向功能,还可拓展城市的新功能,是城市信息可视化的方法[1]。也就是说,导识系统包含城市的文化、环境、发展方向、民俗风情等多种元素的地域信息,通过其设计方法将系统内容传达给受众者。所以,导识系统的设计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一方面是功能设计,一方面是文化设计。其中文化设计是能够根本上引导整体设计的高度发展,让设计上升到人文普化、精神价值的层面。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亨廷顿指出,文化具有的“独特性和特殊性”是“它们长期的历史延续性”。他在《文明的冲突》中阐述了世界上许多国家被动或主动转向自己的历史和传统,试图在文化上寻找特色,自我定位,已是目前存在的不争事实。亨廷顿认为“国家间的竞争则是体现在文明的差别上”。每个国家与每个城镇都有属于自身特殊的文化与功能,是一个区域内的文化标志,也是设计创新的源泉,是区分城市与城市间最有效的方法。社会不仅需要一套系统来规范活动区域,而且在规范作用的前提下实现功能最大化。以人文景区的导识系统而言,为游客提供完整系统的信号传递,短时有效地明确个人与景点的位置,并作为当地文化品牌形象的公共标识为当地居民提升文化认同,为外来游客展现地域文化风俗,传播城市形象起到重要作用。一套完善的导识系统对城市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有积极的影响[2]。因此,对导识系统特色化、地域化研究利于推进公共设施的良性发展,它是人们与环境信息交流的桥梁,更是文化传播的载体。

以平遥古城为例,随着2015年晋中市进入创建5A级景区重要阶段,古城升级后面临黄金假日等旅游高峰更为捉襟见肘,作为景区公共设施导识系统,它的完善与补充是对世界文化遗产的传播有重大的意义。在其导识系统设计的基础上进行剖析,以古城独有的地域遗产文化为导向,重新构建文化设计思路,让导识系统在更高更远的层面发挥普化作用,推动平遥品牌的发展,增强平遥古城5A级景区的城市形象。

二、导识系统设计思路及问题剖析

对古城现存导识系统进行分类归纳,分析导向牌中核心元素表达方式,以此探索背后的文化设计思路。

(一)导识系统核心元素分析

符号。基于符号学理论中提出的“能指”与“所指”相关概述,“能指”是符号的直观形象,是感官直接感受到的内容;而“所指”是符号在观念意识上的指向,即符号所蕴含代表的意义内容[3]。在当前导识系统的设计中,依次提取造型元素,用符号学理论分析元素背后深层文化,对文化的理解与应用较为直接,设计手法主要采用移植,即直接借用,缺少设计新意。(见图1)

色彩。导识系统的色彩设计不能脱离客观环境,需要尊重不同地域的居民对本地环境提炼出色彩的喜好特征,这样才能使标识和城镇环境融为一体[4]。古城导识系统应用暖色系,定位标识与指向标识色彩连贯,但解说标识和服务标识有些不协调。(见图2)

材料。当前导识单体主要以木材、金属、石质为主。木材是自然材质中最无距离感的材料,同时也是最易成型的材料。古城公共设施中使用材料最频繁的就是木材,主要应用在定位标识中。金属是一种潜力性的材料,具有可塑性的特质,古城的现代公共设施基本都有金属的影子,在标识系统中主要体现在指引标识中,同时也与木材或石材结合而存在,形态多样。石材同木材一样历史时间久远,因本身材料过于沉重而不易加工,优势是不易受到自然的破坏,文化味道浓郁。在古城中石材的应用较为统一,平遥县政府采用石材用来标注文物保护单位标识。(见图3)

(二)问题提出

设计以文化为基础,文化的附加值决定了设计的多元化发展。平遥古城的文化特质在表达上呈现出强烈的地域特点,但在文化符号的选取和表达上有所欠缺,没有形成完整的符号系统,而单体符号设计手法采用移植图形直观展示,缺乏深层文化内涵的提炼。另外公共设施是建立在充满文化底蕴的环境中,需要考虑与环境的协调,从视觉感知上融入到古城色彩中,适当弱化自身吸引力,而衬托古城主体,在形态和色彩的选取上与本体建筑需要一定意义的区分,才能使游客对古城新旧元素有一定识别。基于这点来说,当前古城标识在视觉连贯性上,因不断增减,设置时间不统一,形式风格多样,色彩上忽而鲜艳忽而古朴。

从导识系统的信息传递角度看,色彩与图形符号恰恰是对文字最有意义的阐释。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城市来说,导识系统的符号设计不仅在不同文化背景和层次的人群中起到沟通作用,还能通过符号的直观形式传递着古城独有的文化特质,是展现平遥晋商文化的形象手段。因此,基于当下古城的符号设计,可以立足平遥古城文化遗产城市的属性,深入挖掘典型的文化遗产元素,建立明确的文化设计主线,提升系统的完整性。

三、导识系统核心要素设计方法

(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并存设计

导识系统在对文化传承的表达上,应体现历史的延续传承和时代精神的发展。导视系统是空间环境的组件,二者相互影响。公共设施导识系统的设计应延续古城独有的晋商文化,提取原有文化代表性符号,挖掘新时代特征,更新再造形成具有时代精神的文化韵味形式,运用设计手法将古城蕴含的文化精神和表层形成的物象结合起来,赋予导识系统特殊文化的功能,反映平遥晋商的民族文化,展现导识系统现代审美的特点。

(二)形象的统一性与差异化处理

导识系统依附于古城而存在,它是整体古城景观价值的一部分。对于整个系统来说,每个个体设计需要与整体系统相协调,整体系统又作为公共设施与古城风格相协调。从遗产环境的角度来看,导识系统属于城市建设新元素,其作用不可掩盖古城本体占主要位置,而要作为环境中的一份子进一步强调或者提升古城本体的价值,将古城的文化内涵在系统要素中得到清晰表述,系统的设计需要顺从原有古城文化内敛特质的要求,与古城共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威尼斯宪章》提到“補足缺失部分,必须保持整体和谐一致,但又必须使补足部分跟原来部分明显有别,防止补足部分使原有艺术和历史见证失去真实性”[5]。在对平遥的相关现代设计中,应尽量做到新旧形式视觉差异且整体统一,这就要求在导识系统设计前深刻领会古城文化的思想内涵,明确设计主导路线,灵活运用文化元素进行恰如其分的表述。

(三)视觉表现与游客文化认知的契合

古城导识系统设计要有效连接景点,通过视觉力的表现来引导大众的时代观念,促进古城的文化传播。因此,导识系统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视觉在文化空间语意上的表达,考虑游客的文化认知程度,注重游客的视觉心理接受情况,建立易于信息导引和视觉表达相协调的符号体系,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不同文化層次的人群对信息得到共同的认知。

(四)空间秩序的层次化表现

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书中说道:“标识原本只是带有引导功能的信息‘指示,但只要这种标识在空间中存在,就必然依赖于一定的载体,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载体,字和箭头等符号都将飘浮在空中,无所适从”[6]。对于导视系统载体来说,不仅是展示文化符号和信息内容的媒介,其整体形象也是一个巨大的指示符号系统。当人们在认知空间时就会对眼前的事物进行视觉层次的划分,所以古城的导视系统需要在造型设计上依据特定空间环境进行明显的层次划分,帮助游客在建筑物中推导空间结构,而不是停留在盲目寻找道路的过程中。因此,导识系统的科学导向是设计的根本,展示形式需要考虑游客的视觉心理和游览行为,建立层次化、直观化的系统为游客增加方向感和内心安全感,使游客空间的认知更加明确,在主要集中区域能够快速分散和聚集人群,让信息在无形的传递过程中变得井然有序,并利用视觉语言的刺激加深游客对古城文化的标识化印象。

四、结语

我国是文化遗产的大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文化遗产学的研究重点,更需要现代设计的力量将文化的内涵与价值展示出来。导识系统作为古城的公共设施,肩负着功能的传播与文化的传承双重作用。在导向功能的基础上,围绕古城独有文化遗产,由表及里,从物质层面到非物质层面,挖掘以“遗产文化”为特色的设计路线,用于指导元素融合与创新,这是城市与城市之间文化区别的有效方法,提升系统整体性,增强系统的地域文化特征。

参考文献:

[1]王鑫.城市信息视觉化研究[D].湖南:中南大学,2008:9-12.

[2]张彤军.城市文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81-83.

[3]胡飞.艺术设计符号基础[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7.

[4]陈堂启.城市公共设施人文化设计的文化发掘和设计[D].天津科技大学,2009,6.

[5]马炳坚.<威尼斯宪章>与中国的文物古建筑保护修缮[J].古建园林技术,2007,03:34-38.

[6](日)原研哉著,朱锷译.设计中的设计[M].北京: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