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苔丝狄蒙娜的悲剧性及女性意识

2019-09-08赵婷婷

北方文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女性形象悲剧

赵婷婷

摘要:苔丝狄蒙娜是一个充满了悲剧色彩的女性。一方面,她敢于反抗父亲的权威,积极争取自己的爱情;另一方面,在蒙受污蔑之后,为自己的丈夫猜疑,消极反抗,最终死在自己的丈夫手里。在表面上体现当时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她自身的矛盾性,当我们深入文本内部,发现她的悲剧性既来自男性对她的压制,也有她的自我压制和规范。

关键词:苔丝狄蒙娜;悲剧;女性形象

《奥赛罗》中,苔丝狄蒙娜的形象深入人心,我们将文本重心放在她的身上,从文本的表层结构上看,我们可以看到以下几个层面:1.苔丝狄蒙娜是一个善良美丽的女性。2.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顶撞自己的父亲,和奥赛罗在一起。3.苔丝狄蒙娜被伊阿古污蔑,被奥赛罗怀疑。4.苔丝狄蒙娜为凯西奥说话,惹得奥赛罗嫉妒心更旺。5.苔丝狄蒙娜面对奥赛罗的指责不进行辩解,最终死去。从这些结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苔丝狄蒙娜表层性格特征的双重性,但我们从文本深层结构中去解读,可以看到男性话语世界下,男性对女性的书写和定位、女性被压制的状况以及伊丽莎白时期的女性自我的发现和自我束缚。本文从他者和自我两种眼光去分析苔丝狄蒙娜的悲剧性。

一、男性眼中的女性

从《奥赛罗》中奥赛罗、伊阿古和勃拉班修三个男性的角度出发,可以看出不同身份下的男性对女性的认识和社会对女性的压制,女性作为被凝视的客体,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和多重社会关系中的生存境遇。在此基础上,进而分析出苔丝狄蒙娜如何走向悲剧。

首先,女性在社会中处于“被看”的位置上,是被男性建构出来的,作为是男性的附属品而存在。所以,我们所看到的女性通常是美丽贤良的母亲和邪恶妖娆的巫女两种类型。而在莎士比亚的笔下,大多数女性不论善恶,必要的一点品质就是她在男性眼中一定要有如女神一般的美貌。苔丝狄蒙娜是一个犹如天使一般的女性,莎士比亚没有对她的美貌进行正面描写,而是通过不同男性口中的对她的评论把她的优点全部展现出来。第一幕中,在罗德利哥眼中,她美貌、智慧,会因为无法娶到她而嫉妒;在父亲眼中,她幽娴贞静,胆小怯懦,注重名誉;丈夫奥赛罗眼中,她富有同情心,能够包容作为异族人的他,因此,奥赛罗更是不忍心让她失望。从这三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男性作家在刻画女性时,往往按照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去描写,女性要在外貌上让男性动心,其次才是因为品德和精神方面的特质。

其次,在丈夫奥赛罗眼中,苔丝狄蒙娜可以满足他一定的心理需求。很长一段时间内,无论是社会生活还是文学作品中,女性一直作为男性的附属品出现,她作为男性的陪衬,一定要能够满足男性的虚荣心与世俗性。从表面上看,苔丝狄蒙娜反对父亲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爱情。换一种角度,她的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奥赛罗的虚荣心。奥赛罗作为一个异族人,他被当时的社会所排斥,即使他有着不低的官职,可以带领军队,但是依然被社会的一些权贵看不起。对他而言,他能够得到这样一个至真至善的女性的仰慕和她的爱情,这个女人也能够为了他去反抗父权,并且愿意陪伴他出征,一定程度上为他赢得了社会地位和荣誉感。我们可以从话语策略上看出,当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苔丝狄蒙娜的语言明显减少,她会称奥赛罗为“我的主”。一个女人将丈夫视为自己的主,这些行为都让奥赛罗心中产生一种满足感。奥赛罗是一个世俗的男性,他要求女性的绝对忠贞与服从。同时,奥赛罗对于苔丝狄蒙娜也有着一种恐惧,她的社会身份和种族也在提醒着奥赛罗,他们是不相配的。奥赛罗从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无法触及到的社会现实和种族差异,这也为后面奥赛罗的怀疑埋下了伏笔。

另一方面,伊阿古对苔丝狄蒙娜的诋毁主要就在她的贞洁上,因此奥赛罗妒火更加旺盛,最后将她杀死。这一点一方面体现出了基督教文化背景下对女性贞洁的要求,女性是要为男性奉献和付出,承担着生育和取悦男性的功能。女性的欲望不被允许,只能忠实于自己的丈夫。这种对女性贞洁的极端要求,一直延续到18、19世纪的文学作品中。另一方面反映出在男性社会下,夫权有着绝对的权威性,女性不能去反抗,只能顺从,她的存在要符合男性对女性的需求,女性首先是男性的女性,才能是自己的女性。因为“男人从不就女人的本身来解释女人,而是他自己为主相对而论女人的:女性不是天然进化发展而形成的一种人类。”(1)这样我们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莎士比亚乃至其他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不是如麦克白夫人一样狠毒凶残的女巫形象,就是如苔丝狄蒙娜一样的天使形象。当苔丝狄蒙娜不是独立出现时,她的命运一定会和她所依附的男性相聯系在一起,在奥赛罗将要走向死亡之前,她必定会先死去。苔丝狄蒙娜对男性服从的意识从另一个层面上体现了男性对理想妻子的要求。

其次,对女性的评价一定是由男性为主导的,而从伊阿古的语言中,可以反映出莎士比亚和当时时代的男性对女性的贬低与歧视。苔丝狄蒙娜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规范中走向悲剧。伊阿古最初将苔丝狄蒙娜称作“母羊”,他不是将她作为一个“人”来看待。他认为女性的任务就是“去奶傻孩子,去记油盐账”;他明知苔丝狄蒙娜善良热情,但是还是诋毁她,在奥赛罗面前大肆渲染,说他们两个有私情。对于自己的妻子爱米莉亚也是不屑一顾,认为她是愚蠢的,只会坏自己的事。伊阿古对奥赛罗步步紧逼,他在诱导奥赛罗,同时他的所想也是奥赛罗内心的想法。伊阿古虽然是作为一个反面人物出现的,但是奥赛罗对他的评价一直是“正直”“忠心”的,并且相信他,直到最后妒火中烧,丝毫不听取自己妻子的解释。苔丝狄蒙娜一直处于被动的状态,她的行为是在男性的带领下,一步步完成的,她的话语是无力的。当奥赛罗在追问她时,她只是在强调自己是清白的,却不去说明原因,自始至终无法为自己辩解。这些说明了在莎翁观念里,男性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女性没有自己的声音,她不能为自己正名,也无法对他人做出评价。女性的存在是为了充当男性的陪衬,她身上的一切标签都是男性贴上去的,而且女性一直是受男性支配的,她是一个孤立的存在。

最后,从勃拉班修角度来看,父权对女性的压制也是很重要的。勃拉班修作为苔丝狄蒙娜的父亲,他要求女儿对自己的绝对服从,当女儿选择了奥赛罗后,他便抛弃了自己的女儿。一方面是父亲的权威对苔丝狄蒙娜的制约,他要求女儿按照自己的要求来成长和绝对的服从;另一个方面是,他的等级观念很强。他不止一次地提到奥赛罗的“摩尔人”身份,并且强调他是“奴隶和异教徒”。勃拉班修的话语中反映出在当时的社会中,等级观念和种族意识十分强烈。在以勃拉班修为代表的男性社会的压迫下,苔丝狄蒙娜走向死亡也是不可避免的。

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我们发现“苔丝狄蒙娜作为“第二性”的存在,是男性眼中的女性。换句话说:“女性形象却始终只是男性成长故事中的配角,只能阶段性地出没在男性主体舞台的不同场景之中”(2)。苔丝狄蒙娜是在以男性为代表的社会压制下最终走向悲剧。

二、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苔丝狄蒙娜在社会中深受压制的女性的代表,也是一個新女性的代表。而她的悲剧性不仅仅在于社会,更在于她自身的性格无法使她自立。

苔丝狄蒙娜是一个有反抗意识的女性,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她勇敢地反抗自己的父亲。她说:“我不顾一切跟命运对抗的行为可以代我向世人宣告,我因为爱这摩尔人,所以愿意和她过共同的生活”(3)。苔丝狄蒙娜身上反映出了处在当时时代的女性中,有一部分人的自我意识已经开始觉醒。她不在乎奥赛罗的摩尔人身份,看中的是他的品德与能力,愿意将自己的爱情和一切奉献给他。文本中,苔丝狄蒙娜从第二幕开始出现,在这一幕中,她说话的机会虽然不多,但是每次都是大段的,表明了自己对奥赛罗的爱情和与父亲抗争的决心。苔丝狄蒙娜出现的中这反映出了文艺复兴时期女性也初步具备了人文主义思想,她们有自己的思想,要求得到尊严和追求自由爱情的权利,向男性社会的权威和社会中的种族观念发出挑战。我们发现虽然苔丝狄蒙娜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臣服于自己的丈夫,但她在死前说“我是无罪而死的”,这是她终于发觉要为自己辩护,发出的最后一声呐喊,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和的觉醒以及莎士比亚的思想中有对女性的一丝赞许:女性可以为自己发声。女性不是一个可以被男性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物品,她们可以不被封建婚姻制度束缚,是自由的,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同时我们发现在人文主义时期已经有一部分作家开始注意到女性这一个群体,有一定的进步性。

但是,当一个女性开始有自我意识,想要去向社会反抗,为自己而活时,她要摆脱自身的束缚,走出自我,否则就会走向死亡。

第一,苔丝狄蒙娜的性格上集单纯性和盲目性与一体。她对奥赛罗的爱慕成就了她自己的爱情,但也将她送进了坟墓。她勇于追求自己的爱情,但是这份爱情的基础并不牢固,她过于盲目追求爱情,在只是听了奥赛罗的征战的英勇事迹以后有了就奥赛罗的从崇拜之心,并决心为这个男性背弃不去,甚至背上不贞的坏名声。苔丝狄蒙娜自己也表明这些故事如果是由另一个人来讲,让也会爱上那个人。她对奥赛罗的品行等方面没有真正的了解过,两个人也没有过真正意义上的交谈。在这种不牢靠的关系下,预示着他们的爱情最终会走向悲剧。苔丝狄蒙娜自身太过于单纯,她的思想很简单,当凯西奥劝说她帮忙求情,她肯定地答应了。她的手帕丢失时,奥赛罗已经开始怀疑她,但是她将话题一转,继续为凯西奥说话,明显引起了奥赛罗的不快,加重了奥赛罗的嫉妒之心,推进了自己的死亡。她为凯西奥说话是为了帮助自己丈夫,明显体现出她心目中丈夫至上的观念,她将自己限定在男性话语秩序。在此之前,她陪伴奥赛罗出征,这些行为都说明了她是一个好妻子的典型。“一个好女人,没有丝毫的统治欲,把‘爱、崇拜和顺从视为最高的乐趣,进而奉为她的职责。她将带着愉快的心情默许那样一种由上帝和自然建立起来的夫妻秩序”(4),苔丝狄蒙娜不为自己考虑,她以奥赛罗的利益为出发点考虑问题。所以,她的爱淹没了她的理智,这个时候她已经变得更为盲目了,不似之前面对父亲和一众长老时的冷静和思辨。

第二,从一定意义上讲,苔丝狄蒙娜自己并没有走出男性的笼罩,她一直将自己束缚在男性的身旁。在当时的社会中,她最终走向了社会的规训之下,当她向父亲反抗取得成功后,她投入了自己丈夫的怀抱。这一行为表明,她只是从父权制中走入了夫权制的阴影之下,蕴含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她仍然生活在男性权威之中,她开始将奥赛罗当做自己生活的全部。这时候的苔丝狄蒙娜朦胧的女性意识已经开始逐渐消退。同时,她性格中怯懦的一部分也初露端倪。她向奥赛罗提出要同他在一起,更多是她心理上对男性的依赖,之前更多的是依靠父亲生存,但是现在只能依靠丈夫。可以说“女性从来都是胆怯的,因为长期以来,她们都处在半奴隶的状态,只有极少数的女性随时准备站出来向自己心爱的男人申诉她心里真正所思考的、所感受、所体验的一切”(5),所以从苔丝狄蒙娜死前和奥赛罗的对话中,就可以看出来。在后面三幕中,她的话语是对奥赛罗问题的回应。当她和伊阿古交谈时,她还会为女性辩护,可当她与奥赛罗交谈时,他们两个人的对话一直处于一问一答,她的答案便是充满了对丈夫的敬意。直到最后,奥赛罗步步紧逼,而苔丝狄蒙娜却只是回答,她不为自己辩护,只是屈从于事实。苔丝狄蒙娜这点和爱米莉娅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对待手帕这一问题上,伊阿古让爱米莉娅将手帕偷出,爱米莉娅发出了一连串质疑,为什么偷?有什么用?苔丝狄蒙娜却后知后觉,丝毫不把这个当成一件重要的事情。当奥赛罗问起时,她也将话题转到了凯西奥的问题上,事后也不寻找。她将奥赛罗视作自己的“主”,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个性,她不为自己争辩,等待死亡的来临,即使她在临死前发出“我是无罪而死的”呐喊,事实已经无可挽回。因此,我们发现表面上苔丝狄蒙娜自身在性格上的胆小和顺从促使她走向悲剧,但更深一层,是她自身将自己压制在男性统治之下,即使她突破了父权,最终仍会走进夫权,一步步迈入悲剧。

我们从文本中发现,苔丝狄蒙娜身上的性格具有多重性。她面对爱情时,她的态度是强硬的,她勇敢地为自己的爱情与父权进行斗争;面对丈夫,她是怯懦的,没有话语权。这些都与她心理上对男性的依赖以及自我限定和规范造成的。她在摆脱父权的压制后,她自身需要一个更有力量、更有能力的男性作为她的支撑。她将自己压制在一个很低的地位时,最终导致苔丝狄蒙娜虽然有反抗意识,但是仍然走向了悲剧,并加深了人物自身的背景性。

三、结语

从以上两部分的分析中,我们发现,苔丝狄蒙娜的悲剧是由男性的压制和她对自我压制的原因所致,但很大程度上是来自各方面男性对她的压制。可以说当有一方的力量在压制她时,她自身也在束缚她,压制她自己。莎士比亚在塑造女性时,赋予了她们美好的性格,但是由于时代所限,也会不可避免的带上的男性视角与阶级观念,他试图创作出一个新女性,但是又处处压制她,让她处在男性的可控范围内,对她做出不同的评价。更重要的一点,苔丝狄蒙娜并没有真正具备女性意识。女性意识真正的觉醒,不是为了爱情的反抗,是要有自立的心,她开始发现自己,不再以男性为权威,当她面对男性时也能够不卑不亢,掌握话语权。这样才能使自己不再沦为男性社会下的牺牲品。

注释:

西蒙·德·波伏娃(晓宜、张亚莉等译):《第二性》(上卷),中国广播出版社,1988年,第4-5页。

戴锦华:《涉渡之舟——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9页。

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奥瑟罗》,大众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第25页。

施旻:《英语世界中的女性解放》,九州出版社,2004年,第54页。

多丽丝·莱辛:《金色笔记》,译林出版社,2014年,第4页。

参考文献:

[1]梁工.莎士比亚与圣经[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索天章著.莎士比亚:他的作品及时代[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80.

[3]张泗洋等.莎士比亚引论[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1989.

[4]陆谷孙.莎士比亚研究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5]卞之琳译.莎士比亚悲剧四种[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

猜你喜欢

女性形象悲剧
伟大的悲剧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连环悲剧
泄洪的悲剧不能一再上演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猫的悲剧
近视的悲剧
一曲悲剧英雄的赞歌——《伟大的悲剧》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