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邵武金坑红色小镇

2019-09-05何建斌

铁军 2019年9期
关键词:苏维埃政府中央红军中央苏区

何建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金坑处于中央苏区战略咽喉要道上,是中央苏区通往各苏区的必经之路:往南到泰(宁)建(宁)中央苏区,可直通中央苏区首府瑞金;往北经光泽、资溪可达闽浙赣苏区;往西至中央苏区东北大门黎川;往东可直通邵武连接闽北苏区从而沟通崇安红军。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彭德怀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的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在这里进行武装斗争,开展土地革命,帮助当地建立苏维埃政权,扩红扩苏,留下了光辉的足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央红军第三次攻打邵武城时,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为中央纵队,1932年12月13日由驻地出发取道黎川中站、毛家隘,邵武金坑、沿山向邵武城推进,毛泽东亦在此纵队行军中,应周恩来要求留下协助工作。金坑乡共形成了11处革命遗址,每一处遗址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成为省内外游客敬仰和缅怀先烈的红色圣地。

金坑自古为闽赣边界商贸重要通道,物产丰富,产金产银,明清时期尤其繁荣,商贾云集,争相大兴土木,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全乡现存儒林郎、九阶厅、天主教堂、李太簪宅、观音阁、思诤公祠等明清建筑达130余幢,且相对集中在乡所在地的金坑村,形成金坑特有的古建筑文化。全乡土地总面积133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海拔398米,森林覆盖率72.9%。

绿意盎然,古色古香的金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是耀眼的一片红。

红色脉络 1931 年6 月28日,红一方面军红三军团某部首次进驻金坑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筹款。7月12日接受毛泽东提出的主力部队“千里回师赣南”的正确主张,参加第三次反“围剿”。同年12月红军某团从江西黎川再度进驻金坑,组建金坑区、乡苏维埃政府。

1932 年2 月,国民党邵武县保安队三四十人勾结大刀会60余人,乘红军撤离之际攻打金坑,区、乡苏维埃领导人被捕,苏维埃政府组织遭到严重破坏,被迫停止活动。

1933 年4 月,中央苏区闽赣省成立后,邵武划入闽赣省管辖。8 月,金坑区苏维埃政府恢复,并成立金坑、隘上、湖溪、山隔、重下五个乡苏维埃政府。

金坑文昌阁

1933 年4月26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召开第40次常会,决定成立中央苏区闽赣省。5 月,为了扩大后的中央苏区、中央红军战斗供给和生活保障,在金坑设立红军银行。7月,闽赣省在光泽上观建立东方县。8月,随着中央苏区闽赣省、东方县机关迁到金坑办公,一度呈现出省、县、区、乡四级苏维埃政府都在金坑办公的局面。10月,中央红军在金坑设立兵站、红军医院。

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前沿阵地 1933年9 月28 日,中央苏区东北大门黎川失守,金坑成为中央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重要前沿阵地。10月4日,彭德怀、滕代远为便于观察敌情,指挥作战,率军团部进驻邵武金坑,仍在文昌宫设立红三军团指挥部。6日,红三军团并红五军团一部在黎川东北的洵口,与敌第八纵队第六师第十八旅的3个团遭遇,经激战全歼该敌,活捉旅长葛钟山及官兵1200余人,取得了洵口大捷。12 月12日,红三军团及红五军团一部在彭德怀指挥下,以1.4万余人对国民党兵4万余人在黎川团村展开血战,击溃敌12个团的兵力,俘敌千余人。据《彭德怀自述》中《团村战斗》记载:由于主力红军分离作战,未能集中优势兵力,只打了个击溃战……倘若红一、三、五军团能靠拢协同作战,……就完全有可能打破第五次“围剿”,而历史上也就没有二万五千里长征了。

邵武金坑黄土关阻击战 12月20日,国民党为横断闽赣苏区,命江西“剿匪”军第十四师霍揆章部,九十四师李树森部,于20日从金坑西面黎川县熊村镇进占金坑黄土关,并相机向金坑进攻。驻守金坑的彭德怀、滕代远指揮的红三军团第六师为掩护兵站、医院的安全转移,与国民党第三路军发生激战,特别是红六师第十七团负责阻击敌人行进,掩护光泽牛田后方,以5个连的兵力配合友军2个连,在团长王松青的带领下,依靠土堡和游击战术与敌人3个师的兵力相持了3天3夜,使红军主力部队和医院伤员以及兵站大量物质转移到安全地带。

苏区精神 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深刻地指出:“在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责任编辑 姚定范)

猜你喜欢

苏维埃政府中央红军中央苏区
从抑制到相对宽松:苏维埃政府对富农政策的转变
广东原中央苏区参照西部政策的来由
论中央苏区的选举机制及其成效
访三合区苏维埃政府旧址
最危急的关头:中央红军进军贵州
长征歌谣的民间性与变异性
倾尽全力抓好振兴发展广东原中央苏区的大事
正视差距 急起直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