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磨时代精品—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

2019-09-04

上海艺术评论 2019年3期
关键词:艺术节想象力舞台

中国艺术节闭幕,余温未散,余响未歇。19个剧场,102场演出,38台剧目参与第十六届“文华大奖”角逐,全国优秀书法篆刻作品展览和全国优秀摄影作品同台展览。创造的激情与天才赋形于象,用全新的形象与气质,给城市注入全新的活力——在上海这座国际都市,十二艺节仿佛奏响时代的寰宇虞韶。而汗水与泪水的涓汇、灵感与天赋的奔涌,并不因奖项而有别,演创的投入与专注,表现的力度与美感,并不以荣誉而分殊。本期《上海艺术评论》特别选择的几部剧评,都是评论家观而有感、有感而发的文字,是发乎性情和学理的动议,可谓“有温度的评论”“有深度的评论”——其中既有《谷文昌》《重渡沟》等获奖作品,也有《醒·狮》《历史的天空》《北平无战事》等优秀之作,这些点燃上海舞台的力作,接续着中国文化的心源,播撒着审美造化的种子。

不仅舞台包罗万象,一切想象都观照着芸芸众生。上海国际电影节已开幕,本期呈献给读者的也有关于电影的思考。类型电影通常与商业化相切,然而也可跳出商业化、庸俗化的藩篱,带给人高层次的精神体验——悬疑与犯罪中可见人性的多面,奇幻带来想象力的迸发,科幻激发对未来的构思。人类依赖想象力完成对生活的创造,电影依赖想象力打开我们可以触及的精神空间。

在艺术形式中,从现实到想象再到现实的经验,是美与真互鉴互化的过程。美在真之中栖居,真在美之内升华。我们能从纪录片中读到这样的“真”,未必是面面俱到的“真”,却是立足现实,有着深刻挖掘和反思的“真”。一段过往,一座城市,一些小人物的生活,一次奇妙的历险,从如影历历到触手可及,这是记录带来的力量。文字的记录,图像的记录,正因为有记录,我们能从细微处见大风貌,从烛照中见大境界,在新兴木刻作品中,我们也能看到“五四”运动的弘毅理想,刻刀中的率直与张力,在黑與白中构成明与暗的交错,像启蒙的旋律:生动、明朗、倾注关怀。作为《新青年》诞生地的上海,不断汇集东西方的文化精粹,“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再谱华章,春的气息扑面而来。时光的流变,文化的振兴,为旋律赋予灿烂的色彩:畅快、灵动、富有生机。

从国内到国外,从剧院到影院,从大师展览到艺术空间,有灵魂的作品被创作、展出、搬上舞台,这些作品成于心灵,走向万有,激荡着厚重的文化意蕴和人文情怀。希望《上海艺术评论》的文字,带着读者们走出视野所及的生活片段,走向无远弗届的艺术呈现。

猜你喜欢

艺术节想象力舞台
A Glimpse of the Art Festival遇见艺术节
台上
想象力
画与话
加拿大担任今年北京艺术节主宾国 派百人艺术团
澳大利亚瀑布音乐艺术节
6月,尽情发挥你的想象力
我们的舞台
知识漫画
物质及其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