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黑龙江省区域技术追赶能力研究

2019-09-04张汝根武振铎

商业经济 2019年7期
关键词:比较分析黑龙江省

张汝根 武振铎

[摘 要]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逐渐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经济发展缺乏驱动力,技术追赶能力逐步落后,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和质量滑坡引起了各界的重视。通过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三项主要一级指标排名变化分析黑龙江省技术追赶能力的变化情况,并与国家平均水平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黑龙江省整体技术追赶水平偏低,基于现实情况黑龙江省应处于技术追赶阶段,并针对黑龙江省技术追赶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比较分析;技术追赶;技术吸收能力;科技意识

[中图分类号] F74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19)07-0009-03

Abstract: In the past 40 years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gradually lagged behind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with insufficient driving force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gradual weakening technology catching-up capability. The decline in the speed and quality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Based on the ranking changes of three primary indicators in China's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Report, namely, the output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tivities,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high-tech and the promotion of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hanges of technological catching-up capacity in the province and compares them with the national average level. The analysis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technological catching-up in the province is low. Based on the actual situation, Heilongjiang province should be in the stage of technological catching-up, so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improve the technological catching-up ability of the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 Heilongjiang province, region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comparative analysis, technological catching-up, technological absorbing abil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wareness

進入21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东部沿海地区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其他地区的发展却相对缓慢,由此造成我国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发展水平的差距逐步扩大,东部及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环境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其他地区。对于黑龙江省而言,黑龙江省在建国之初以及改革开放之前为南方省市提供了大量的资源,过度消耗自身的资源储备、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南方省市依靠改革开放引进技术和经验率先完成了技术追赶并处于自主创新的阶段。而2018年黑龙江省GDP全国排名为25,第二产业占比24.6%,同期国家平均第二产业占比为40.7%,显然黑龙江省的定位应该处于技术追赶阶段,应通过以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为主线,进行技术追赶、优化创新环境、促进产业升级,以此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和质量。

一、技术追赶理论概述

Pintoetal(2010)通过确定:技术创新、人力资本、经济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可用性四个主要影响因素来为区域发展创造一条途径,并通过知识活动为更多元化的区域经济提供支持[2]。陈雁丰等(2018)指出演化经济学的技术追赶理论可以较好的指导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技术追赶[3]。而且在新古典理论经济学的理论里提出世界上各个国家的收入差距会逐渐缩小,但是对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而言,这一差距仍然较大且需要自身来改变这一现状。确实,落后国家通过从发达国家引进技术可以获得比发达国家更快的经济增长,并使得落后经济最终收敛到发达经济(林毅夫等,2015)[4]。技术追赶理论认为:落后国家具备后发优势,借鉴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引进先进的技术、设备、人才等等,在一个较高的起点上推进工业化进程,从而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风险、解决资金短缺等问题。基于学者们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技术追赶在理论上是满足的。

自2002年起,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小组开始发布评价我国30个省市地区的创新能力报告《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该报告从知识创造、知识获取、企业创新、创新环境和创新绩效五个方面来评价区域创新能力。如下将基于《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对黑龙江省创新能力、技术追赶能力进行分析。

二、黑龙江省区域创新能力水平分析

通过参考目前较权威的指标体系——《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中的指标评价,将其用来衡量分析黑龙江省的区域创新能力水平。

评价报告根据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将全国划分为四类,2014年-2016年黑龙江同其余14个省份一样均处于第二类即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高于50%,整体来看截止2016年的数据黑龙江省在全国仍处于第二梯队。但是黑龙江省处排名于下降趋势,2016年全国平均综合科技创新指数同比增加2.06%,黑龙江省同比下降2.37%。全国排名从14名下降到16名,在全国范围内也处于中后阶段。

从图1可以看出综合指标值在下降,5个指标中,四个指标在2016年的指数值均处于同比下降状态,科技活动投入同比下降0.11%、科技活动产出同比下降6.94%、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比下降7.92%。除了科技创新环境有所改善之外,黑龙江省的各项创新指标均是在稳步下降。并且,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目前黑龙江省最为薄弱的部分,科技活动产出是下降最明显的指标。

三、黑龙江省技术追赶能力分析

(一)技术吸收能力

后发优势的假设提出,落后地区追赶先进地区的速度与其所拥有的初始的技术水平等等因素紧密相关。当其他的条件基本一定时,落后的地区与先进地区差距越大,其可能进步越快。技术吸收能力是提升技术追赶能力的重要决定因素,主要通过科技活动产出、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这三项一级指标的排名变化来判断实际的技术追赶能力。

指标排名为升序排名,因此指标值越大在全国范围内越靠后。可以发现科技活动产出这一指标排名2014年在全国的排名还较为靠前,但是至2016年一直在下降。高新技术产业化这一指标排名稳定在全国最后5名。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从2014年的13名下降到2016年的第18名。

(二)科技意识

一个地区对于科技创新发展的主观意识反应出该地区对于科技创新的态度和投入,因此科技意识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创新追赶能力。注重发明创造、具有较强的专利意识是反应国民科技意识的重要方面,而一个地区的科技创新发展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政府、企业、民众的是否有足够的科学意识。

如图3所示,指标排名为升序排名,因此指标值越大在全国范围内越靠后。科技意识的4个度量指标中3个指标排名均在下降,其中有R&D活动的企业占比重(%)从2014年的第26名下降至2016年的第27名(排名在其后的分别是青海、广西、西藏和吉林)。万人吸纳技术成交额(万元/万人)在2016年有缓慢提升从2014年的排名第22上升至2016年的19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平均工资比较系数(%)从2014年的11名下降至2016年的第23名且每个年度都同比上年呈下降趋势;万名就业人员专利申请数(件/万人)从2014年的第13名下降到2016年的第16名。由此可见黑龙江省的科技意识水平也在缓步下降,同时对技术追赶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四、黑龙江省提升技术追赶能力对策建议

(一)改革调整完善企业体制机制

因为历史的沿革在国有企业众多的地区,对国有企业进行体制改革,消除垄断,引入竞争机制,通过改变干部任免制度和考核机制,消除国有企业短期行为等(龚刚等,2016)[5]。国有企业是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企业所有制问题非常值得重视。当然国有或国有控股并不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唯一因素,但是也要重视中小企业私营企业对于提升经济活力、促进就业、实现技术创新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前文分析可以发现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目前黑龙江省最为薄弱的部分,科技活动产出是下降最明显的指标,所以要以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推动黑龙江省快速转型,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科学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完善优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注重研发投资和市场管理等等。通过发展有活力有竞争力积极创新的中小企业加以改善。

(二)积极学习交流先进技术经验

经济赶超有三个阶段:准备阶段、追赶阶段、前沿阶段。与之对应的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三个动力依次为规模效率、技术效率、技术创新(李俊江,2017)[10]。一个地区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创新可能会打造出革命性的技术或者科技,从而推翻传统型的行业或者技术;也可能是效率的提升、技术的改进。无论哪一种创新都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助力。因此积极推动本地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学生、学者,企业的研发人员、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等前往先进地区学习先进管理经验,从而结合当地现实情况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找出解决所在部门、所在地区的解决对策,敢于打破陈规积极推动自身进步。

(三)培育科技创新技术追赶环境

肖利平(2015)提出技术追赶速度的大小受自主创新、吸收能力、制度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自主创新水平的提高是落后地区成功实现技术追赶的一个重要渠道[6]。

良好的科技创新技术追赶环境在于制度上对人才和企业的关注、物质上对于人才的资助、社会环境对于人才和企业的吸引。全国各个地区无论是中心城市或者是地级市都在实施优厚的人才政策,因此提升黑龙江就业环境在全国的竞争力是必要且紧迫的。

(四)紧跟国家战略步伐实现振兴

实现振兴并非一蹴而就,体制沉疴与环境制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黑龙江省的整体竞争力。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各个区域的中心城市,以及正在形成的城市带对于人才的吸引力极大,如何在全国范围内留住人才,提升科技创新技术追赶的整体环境,在就业、医疗、教育、社会保障等等方面綜合提升是必要且相辅相成的。

党的十九大提出把“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作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方略。这为我国区域发展和区域政策指明了方向,也是对后进地区的督促,而且同时提到了区域协调发展的“四大板块”基础之一东北振兴。黑龙江省作为东北地区重要的战略支点,要紧跟国家战略步伐,抓住一带一路发展机遇,形成该地区内生的经济增长机制,实现振兴。

[参考文献]

[1]丁锋.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与经济增长[J].管理现代化,2018,38(5):42-45.

[2]PINTO H,GUERREIROJ. Innovation regional planning and latent dimensions: the case of the Algarve region [J].The Annals of Regional Science,2010(2) :315-329.

[3]陈雁,张海丰.超越新古典技术追赶理论:演化经济学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18(2):186-190.

[4]林毅夫,张鹏飞.后发优势、技术引进和落后国家的经济增长[J].经济学(季刊),2005(4):53-74.

[5]龚刚.论新常态下的供给侧改革[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13-20.

[6]李俊江,孟勐.技术前沿、技术追赶与经济赶超——从美国、日本两种典型后发增长模式谈起[J].华东经济管理,2017,31(1):5-12+2.

[责任编辑:潘洪志]

猜你喜欢

比较分析黑龙江省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经管类本科生就业期望与实际就业的比较分析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