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镁让晚熟杂柑更“美”

2019-09-04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张跃强龙泉杨敏

中国农资 2019年34期
关键词:晚熟柑橘肥料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张跃强 龙泉 杨敏

晚熟杂柑因其优异的口感品质与恰当的上市时间,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四川是我国晚熟杂柑的优势产区,在具有“中国晚熟杂柑之乡”美誉的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柑橘生产历史悠久,是晚熟杂柑的重要产区。近年来,由于杂柑类柑橘的经济效益高,农户对中微量元素的投入越来越重视。但中微量元素主要以叶面肥补充为主,镁的补充则主要来源于有机肥。生产中对于需求量大的钙、镁等元素的投入不足与酸性土壤上钙、镁的淋洗量大形成巨大反差。

四川晚熟杂柑产区的缺镁土壤以酸性红黄壤为主,土壤施镁宜选用碱性镁肥,将施用镁肥与土壤改良相结合。可以用氢氧化镁30-40 kg/亩、氧化镁20-30 kg/亩、白云石粉60-120 kg/亩、钙镁磷肥40-60 kg/亩、含镁石灰50-65 kg/亩等含镁肥料。这些含镁肥料与有机肥混合,施在柑橘根系主要分布层效果最佳;含镁石灰、氢氧化镁和氧化镁也可在树冠滴水线附近挖5-15 cm深的浅沟施用后覆土;如果土壤疏松,还可以直接撒施在树冠滴水线附近,但宜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施用。硫酸镁和硝酸镁可以土施,也可以配制成1%左右的溶液叶面施用,一般在春梢叶片展开后,每隔10-20天喷施一次,年生长周期内连续喷施3-5次,也可以用0.5%氧化镁进行连续喷施,效果较好。缺镁严重的柑橘树,建议采用土壤施镁与叶面喷镁相结合,缓效镁肥与速效镁肥相结合,预期矫治效果更佳。

本课题组自2017年开始通过建立丹棱科技小院,开展相关研究推广工作。2018年在丹棱晚熟杂柑主产区布置镁肥效试验5个,重点研究了镁营养在四川晚熟杂柑产业提质增效上的作用。试验处理包括农民习惯施肥(N-P2O5-K2O:35-27-34kg/亩),优化施肥(N-P2O5-K2O:25-14-28 kg/亩),以及分别在两个处理基础上补充镁肥,镁肥类型为改性硫酸镁(pH值10左右、27%MgO),用量为30 kg/亩,折合氧化镁8.1 kg/亩。3月份采果后及6月份膨果期各施用15 kg/亩,土壤湿润时沿滴水线撒施或沟施。

综合5个试验点的结果表明,优化施肥尽管大幅度减少了肥料投入,但其产量与农民习惯施肥相当。在农民习惯施肥或优化施肥基础上,补施镁肥均能显著提高柑橘产量,平均增产达到7.7%。施用镁肥后,土壤交换性镁含量显著提高,单果重和挂果量增加是增产的主要原因。此外,施用镁肥后柑橘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固酸比等指标都有增加的趋势,优化施肥条件下更为明显,因此通过减施氮磷钾肥及增施镁肥能实现减肥、稳产和提质。

对2018年试验中的肥料投入进行统计,不同农户采用的复合肥价格5000-8000元/吨不等,并有向高端复合肥、水溶肥发展的趋势,而优化施肥采用的是常规复合肥,市场价格在4000-4500元/吨。在这种情况下,优化施肥依旧在减少肥料用量的情况下与农户产量相当,说明农户盲目追求高价肥料并不能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综合5个试验点的增产情况,平均产量为3100 kg/亩,施用镁肥平均增产为7.7%,说明镁素营养的缺乏是限制丹棱柑橘产量提升的主要因素之一,施用镁肥可以很好地提高农户的经济效益。每亩每年可增加收入约1900元,以丹棱县平均每户7-8亩的柑橘种植面积计算,仅施用镁肥一项技术,每年每户农户增收约14000元。

当前,四川晚熟杂柑主产区的土壤镁素缺乏严重,特别是在红黄壤母质的柑橘园中,严重限制了柑橘的产量提升与农民的收益增加。在柑橘上镁肥多点施用试验表明,施用镁肥在显著提高柑橘产量的同时,口感、可溶性固形物等品质得以保持,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尽管试验结果受地块土壤养分、树体营养、环境条件、人为管理等因素的影响,但多点的试验结果表明,在四川晚熟杂柑主产区缺镁的柑橘果园施用镁肥,改良酸性缺镁土壤,对于区域柑橘产业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一地块中,施用镁肥(图左)后柑橘叶片颜色更加浓绿,最终果实产量提高2233%%。

猜你喜欢

晚熟柑橘肥料
晚熟
晚熟苹果摘袋五忌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2019年3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晚熟脐橙映峡江
2018年12月肥料购、销、存统计
肥料是否正规 教你快速辨别
“五及时”柑橘冻害恢复技术
2016年春黄岩区柑橘冻害调查
《浙江柑橘》(第32卷)2015年总目次